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
![]()
10月27日,“人民城市·杨浦大师课”第七讲在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举行。复旦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侯体健教授以“宋型文化与宋代文学风貌”为题,带来一场深入浅出、意蕴绵长的传统文化讲座。
从陈寅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观点出发,他系统阐释了宋代“文官政治”与“士大夫精神”所共同塑造的“宋型文化”特质。宋代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一座高峰,更在政治结构、知识传播、文人生活等方面形成了独特风貌。
从欧阳修的《蝶恋花》到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从辛弃疾的《沁园春》到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侯体健还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引领听众品味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的艺术魅力,感受宋词中所蕴藏的丰富情感与精神气骨。
侯体健认为,宋代文人的理性精神、审美追求与家国情怀,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价值取向。理解宋代文学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溯,更是与千年文脉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原标题:《解读“宋型文化”密码,这场大师课意蕴绵长》
栏目主编:唐烨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肖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