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对话郑永年:中国有能力塑造自己的国际环境

0
分享至


▲郑永年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3日落下帷幕。这场会议擘画了“十五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为下一个五年指明了方向。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5年前曾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在10月19日晚新闻联播中,郑永年表示,两个判断非常重要——一个是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一个是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在这样的国内、国际大环境情况下,我们要开启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这就需要顶层设计者有一种大的格局、大的智慧,有定力把中国这条大船继续平稳地往前开。”

如何判断未来五年国际形势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中国定力源于何处?郑永年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的采访。

对外如何应对风险?

我自岿然不动,不确定性中有确定性

红星新闻: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称,接下来的“十五五”,我国的发展环境仍然会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未来五年,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地缘政治形势,您觉得确定性有哪些,不确定性有哪些?

郑永年:“十五五”时期有确定性,有不确定性。确定的是,如这次公报所说,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我个人觉得,比起“十四五”,“十五五”期间的国际环境,我们能确定它有不确定性,这个有点拗口。

“十四五”期间不容易,“黑天鹅”太多,新冠疫情、拜登的“小院高墙”,以及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国际冲突,我们始料未及。

“十五五”反而有点确定了。从中美关系来说,是不确定性中有确定性。当然特朗普是不确定的,但特朗普在任是确定的。特朗普的套路我们熟悉了,重要的表现就是最近我们的稀土新规,我们是唯一一个拿出对等反制措施的。

所以,中美关系尽管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我觉得很多东西已经显现出来。一个确定的是,特朗普不会像拜登那样,召开一个“民主峰会”,围堵我们,特朗普似乎只在乎经贸上的斗争。

其他方面,当然也有不确定性。我们不知道俄乌冲突什么时候结束,巴以冲突会不会再来,其他地方会不会出现新的冲突。

另一方面,如公报所说国际环境面临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国内是确定的,我们的经济基础、制度优势是在的。虽然比起“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国际环境)有很大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准备更充足了。

红星新闻:如你所说,过去五年,“黑天鹅”有很多。您认为应该如何增强我们应对“黑天鹅”的能力?

郑永年: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都是把国际环境当成是给定的,是其他国家塑造好的,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应这个国际环境。拜登想塑造中国的国际环境,但他改变不了中国,就试图改变我们的周边。

但是我们现在不一样,我们现在已经有能力来塑造自己的国际环境。不止于此,像最近出台的对等的稀土新规,我们或许还可以为美国塑造国际环境。

不管台湾问题还是南海问题,我们现在有这个定力来应对“黑天鹅”,“我自岿然不动”。

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这个定力。比如,尽管美国这个第一大经济体现在搞封闭,反全球化,但我们强调开放、多边主义。这是有基础的信心,因为现在中国体量很大了。

红星新闻: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及“十五五”时期开放工作时说,要有效实施对外投资管理,健全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引导产供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中国既看GDP(国内生产总值)也看GNI(国民总收入),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你怎么理解?

郑永年:我们一定要拓展中国经济的外延,这也是正在发生的。任何一个经济体发展到一定水平,企业的国际化是必然的。我们早期可能有一些片面的理解,说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是不是资本外流?但我们现在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到这个程度,经济的、企业的国际化、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企业的全球化就是“中国人的经济”。到东南亚去,到中东去,到拉美去,互相强化,互相促进。

对内如何协调区域竞争?

体制机制改革,让大量新质生产力落地

红星新闻:中国特色的五年规划是规范产业发展的一个利器。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出台产业政策,避免“逐底”竞争?

郑永年:政府应当发展新的产业。内卷是对存量经济的竞争,新增的经济量还不多。是我们没有能力发展出新的经济活动?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有关方面也看到了,原因之一是有些经济领域监管过度,导致发展不足,经济活动潜力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比如城市里的各种服务业,有的是“城大市小”,甚至“有城无市”。

更重要的,围绕着第四次产业革命,比如创新药,就需要体制机制的改革。

人工智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融资。我们不缺资本,但我们缺耐心资本。无论是国资也好,民间私募基金也好,大家不敢投。政府还是需要体制改革,让大量的新质生产力落地。

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从西方技术的应用扩散转向原创,那么生产关系的一部分上层机制就要改革,改革也是这次四中全会的精神之一。新质生产力如果落不了地,拱手让给其他人,那多可惜?

另一块是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也是这次四中全会精神。这一块也需要体制机制改革。

红星新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强调了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你认为应该如何协调区域竞争?

郑永年:我们在国际层面对外开放,很清楚,要做规则、管理、标准的对接。但在国内反而提得少了。

要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就要实现规则的统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个系统工程。不仅要统一规则,还要改变对干部的考核。

长三角这几年三省一市经济一体化做得不错,它有很多统筹机构。成功案例旧金山湾区就有很多层面的协调机构,有政府的,有民间的,有NGO的。我想中国也应该一样。

一个区域各自为政,有的时候会变成恶性竞争;江浙沪地方政府之间不是没有竞争,但是是基于劳动分工之上的竞争,是好的竞争,不是大家一哄而上,不是低端的竞争。地方政府要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基于劳动分工之上的良性竞争。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编辑潘莉

审核 官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红星新闻 incentive-icons
红星新闻
成都传媒集团旗下的新媒体平台
193950文章数 13375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