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袋大豆能搅动四国风云,美国失势、巴西坐地起价,眼看中国要被“卡脖子”,阿根廷突然甩出零关税王炸。
这场大豆博弈,中国到底藏着什么后手?
![]()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一爆发,巴西大豆就踩着机会站上了中国市场的C位。
在此之前,巴西对华大豆供应占比刚过一半,也就56%的样子,可美国大豆一退出,这个数字直接飙升到71.6%,巴西顺理成章成了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
![]()
这波红利让巴西豆农彻底赚翻了。
马托格罗索州的种植园里,以前开皮卡的农户换成了豪华SUV,有的甚至直接买了私人飞机,在圣保罗郊区,新盖的别墅一排接一排,全是靠卖大豆赚来的。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更乐观,早早放话2025年对华出口肯定能破1.1亿吨,创个历史新高。
![]()
可手里的订单一多,巴西卖家的心就飘了。
他们觉得中国没了美国大豆,又离不开自己,干脆开始坐地起价。
巴拉那瓜港的大豆报价,比美国墨西哥湾的货足足贵了66.1美元一吨,这溢价是近四年最高的。
到了10月,溢价更是疯涨到270美分一蒲式耳,简直是明着宰客。
![]()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南美收获季快结束时,巴西已经卖掉了四分之三的库存,剩下的四分之一非但不赶紧出手,反而全囤了起来。
他们算盘打得精,就等着中美贸易摩擦继续,把价格再炒高一波,好多赚一笔。
![]()
荷兰合作银行的分析师早警告过,美国大豆加关税和运费后价格快追上巴西了,这溢价根本撑不住,可巴西卖家全当耳旁风。
他们没想到的是,中国早就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了。
![]()
就在巴西卖家捂着四分之一库存、等着大豆价格再涨一波的时候,阿根廷那边突然放出了大招,这一招直接打了巴西一个措手不及。
9月22号那天,阿根廷经济部突然宣布,把大豆出口税从原来的26%直接降到0,这个政策一出来,整个国际大豆市场都炸了锅。
![]()
要知道,之前阿根廷大豆因为出口税高,到岸价一直比巴西的贵,根本抢不到多少中国订单。
可现在税一免,成本一下就降了下来,阿根廷大豆的到岸价直接比巴西的便宜了70美元一吨,价格优势一下就凸显出来了。
而且不光是便宜,阿根廷还承诺,只要中国订单敲定,15天内就能从罗萨里奥港发货,绝不会耽误时间。
![]()
这对比巴西那边囤货惜售的态度,差距一下就拉开了。
中国买家的反应速度更是快得惊人,完全没给巴西反应的时间。
政策宣布当天,中国几家大型粮油企业就直接联系阿根廷出口商,当天就敲定了10船大豆订单,每船大概6.5万吨,算下来就是65万吨。
可这还没完,第二天一早,又追加了10船订单,同样是65万吨,两天时间里,130万吨大豆订单就全转到了阿根廷名下。
![]()
这130万吨订单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中国每个月从南美进口大豆的量大概在400万吨左右,这一下子就占了月均进口量的三分之一。
而且跟巴西大豆比起来,阿根廷大豆的性价比高得离谱。
当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是每蒲式耳13.5美元,阿根廷大豆的报价只比期货价溢价2美元。
而巴西大豆的溢价都快到270美分一蒲式耳了,换算过来比阿根廷的贵了不少。
![]()
卓创资讯的分析师专门算过一笔账,用阿根廷大豆来压榨,每吨能赚200元人民币。
可要是用巴西大豆压榨,每吨反而要亏200多块,一赚一亏之间,差了400多块,换谁都会选阿根廷的货。
![]()
可能有人会问,中国之前一直从巴西买那么多大豆,怎么说转单就转单?
其实这背后是中国早就定好的采购逻辑——“巴西主导、多国补充”。
也就是说,平时主要从巴西进口,毕竟巴西的大豆产量大、供应链相对成熟。
但同时也不会把所有订单都交给巴西,而是会跟阿根廷、乌拉圭、俄罗斯这些国家保持合作,谁的价格稳定、谁的合作态度好、谁划算就跟谁多合作。
![]()
就像之前乌拉圭的大豆出口量,这两年已经涨了30%,俄罗斯远东地区种的大豆,今年11月也能批量发货了,这些都是中国“多国补充”策略的一部分。
毕竟大豆是重要的农产品,不能把供应全依赖在一个国家身上,万一对方像巴西这样坐地起价,手里有其他选择才能不被动。
![]()
中国这一手退路打的巴西措手不及,之前喊得震天响的“2025年对华出口破1.1亿吨”目标,这下彻底成了泡影。
当中国130万吨订单流向阿根廷的消息传到巴西,整个大豆产业直接陷入了混乱。
![]()
最先扛不住的是港口,圣保罗港和巴拉那瓜港堆着的200多万吨大豆,原本等着中国买家来提货,现在全成了滞销货。
码头工人每天就看着这些大豆在仓库里堆着,之前忙得连轴转的装船机,现在大半都停在那儿落灰。
![]()
港口滞销直接拖累了下游企业,里约热内卢有家做大豆加工设备的工厂。
之前因为订单多,还扩招了20多个工人,现在客户都取消订单,工厂只能裁员,老板天天愁得睡不着觉,说再这样下去,工厂都要关门了。
还有些小的出口商更惨,之前囤大豆的时候借了银行贷款,现在货卖不出去,贷款到期还不上,资金链直接断了,有的只能低价变卖仓库里的存货,赔得底朝天。
![]()
最打脸的还是那些之前囤货惜售的豆农。
收获季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不慌不忙,觉得手里有货就有底气,就算中国买家压价也不怕,反正等着涨价就行。
可现在订单没了,价格还跟着跌,之前能卖到600美元一吨的大豆,现在520美元都没人要。
不少豆农只能苦笑承认,当初真是太贪心了,要是早点按正常价格卖,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
![]()
巴西当地媒体也忍不住批评,说大豆产业这次是“因贪心失去了稳操胜券的市场”。
《圣保罗页报》专门写了评论,说中国是巴西大豆最大的买家,这些年双方合作一直很稳定。
可这次卖家非要坐地起价,还囤货炒作,根本没把长期合作当回事,现在订单被阿根廷抢走,完全是自找的。
![]()
其实巴西失去的不只是130万吨订单,更重要的是中国市场的信任。
之前中国买家愿意从巴西多进口,一方面是因为巴西大豆产量大,另一方面也是看重长期合作的稳定性,觉得双方能互相配合。
可这次巴西卖家的做法,让中国买家不得不重新考虑合作的可靠性——毕竟谁也不想跟随时可能抬价、还不守信用的供应商长期合作。
![]()
而且现在全球化时代,根本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供应商”。
除了阿根廷,乌拉圭这两年一直在扩大大豆种植,对中国的出口量已经涨了30%。
俄罗斯远东地区也种了不少大豆,今年11月就能批量发货到中国。
就连加拿大,也在想办法恢复对华大豆出口。中国有这么多选择,自然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
![]()
这次的教训对巴西大豆产业来说,应该是够深刻了。
短期暴利看着诱人,可要是因此丢了长期的大客户,最后只会得不偿失。
毕竟做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只有守住诚信,保持合理的价格,才能把合作长久地做下去,贪心抬价最终只会砸了自己的饭碗。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