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书怎样对待领导的核稿
程玉松
起草文稿是秘书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而所起草的文稿还要经过办公室主任或更高层次领导的审核才能定稿。秘书能否正确看待领导的核稿,对不断提高文稿起草的质量,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至关重要。
秘书人员一般上进心、自尊心比较强,对领导的核稿结果十分关注。也十分敏感,以至表现出种种心态。
一是由衷敬佩。不少领导在核稿过程中,总是力求将其政策水平、文字技巧和思维能力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使秘书出手的“产品”在认识上实现更高层次的升华或者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对这样的核稿,一般有自知之明的秘书都会由衷敬佩。
实践中,很多秘书也正是从领导的核稿中仔细揣摩意图,研究写作技巧,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
二是盲目崇拜。一种情况是出于对领导的迷信,无论核稿结果如何,都不加分析地肯定、欣赏;一种情况是有意迎合一些领导爱听奉承话的心理,明知领导改得不合理、不准确,也抑制自己,少说为佳。
三是自我炫耀。因稿子被领导改动少,便产生一种自身劳动价值被承认的快慰感和满足感,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秘书以此作为骄傲的资本,飘飘然起来,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在同事中自我炫耀,贬低他人。
四是消极沮丧。因为稿子常常被领导改动较多,甚至“推倒”重来。便产生一种做了无效劳动、心血付之东流席的沮丧感,自尊心强的还会感到尴尬难堪。久而久之,则对文字工作产生厌倦情绪和悲观心理。
五是责备埋怨。对领导人的核稿结果不是从政策水平、领导意图、文字技巧诸方面去琢磨其缘由。找出自己的不足,而是从狭隘的私人感情去揣摩领导核稿的动机,甚至通过对文稿改动多少来衡量领导对自己的信任程度。当稿子改动较多,甚至出现“返工”时,常常埋怨领导存心与自己过不去,从而与领导产生心理上的隔阂。
六是固执己见。对领导的核稿结果难以接受,有的甚至明明知道领导改得在理,也强词夺理,坚持己见。
秘书产生对领导核稿的种种不正常心态,其原因有三:
一是对公文写作的特点和内在要求不甚明了,把公文混同于一般的文章和个人的创作;
二是对秘书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模糊,混淆了领导工作和秘书工作的主辅关系:
三是寻狭隘的个人利益和虚荣心左右,缺乏良好的心境和豁达大度的胸怀。
秘书如果不注意克服对领导核稿的种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应。自觉矫正自己的撰稿行为,将直接影响到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也直接影响自己的健康成长。
笔者认为,秘书正确看待领导的核稿至少要注意三条:
1.以领导意图为准绳来判断文稿质量的优劣,不以个人好恶论是非。
一般来说,秘书起草的文德属于公文范畴,是为了实现管理目的而制发的具有特定格式的文字材料。其内容、观点必须准确体现机关或组织的意图,而不能别出心裁,自以为是。这是公文区别于文艺作品和争鸣文章的原则界限,也是公文起草中必须严格遵守的一条纪律。
领导者核稿,既是领导者法定职权的体现,也是对公文形成的最后把关。一般来说,领导者总是以其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文稿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或者所代表的机关的意志和意图。
秘书必须随着领导意图的变化、发展和提高来进行文稿的写作和修改,而绝不能凭个天的认识水平和意志来决定、评判文稿的取舍和得失。
2.注意分析领导改稿的动因,不以改动多少论成败。
领导对公文的改动多少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一是决定于领导对所写文稿的重视程度。一般来说,起草的文稿越重要,领导的重视程度越高,核稿所花的精力也越多,当然改动量也就越大。
二是决定于领导的理论和文化素养高低。随着干部“四化”方针的实行,现在领导干部无论是理论素养还是文化素养都已非同昔比,有的甚至就是某一方面的学者、专家,他们对事物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而文稿如有不对味、不过瘾之处,必然要动“手术”,甚至推倒重来。
三是决定于领导对文稿内容的熟悉程度。由于领导清楚政策、熟悉情况,一般来说改动的量必然比较大。
四是决定于时间是否充裕,有的文稿因时间比较充裕,虽然初稿基础较好,但因时间比较充裕,领导往往“磨”的功夫就大些,自然改动也比较大。
五是决定于文稿的基础。有的起草文稿者对领导意图把握得较好,领导的改动自然就少;有的文稿与领导意图相去甚远,自然改动就多;但也有的文稿,因为秘书人员创造性地领会了领导意图,“想领导所未思,写领导所未讲”,写出了新意,领导看了受其启发,茅塞顿开,又加以发挥,这样改动当然就大了。
综上所述,文稿初稿的成功与否和被领导改动多少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并不完全取决于秘书个人的素质和初稿的基础,秘书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从主观上找原因。
如果属自身对领导意图领会不够而导致初稿不成功的,秘书应以积极的态度,仔细琢磨领导修改的原因,从而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深化领导的意图。
如果属政策把握不准确、文字基本功不扎实而导致初稿不成功的,秘书应发愤努力,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文字基本功训练,迅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如果属领导意图发生变化而导致初稿作出重大调整的,秘书应以领导的要求为转移,主动适应领导意图的变化。在这过程中,任何消极、埋怨的情绪都是不可取的。
3.加强自身修养,以豁达大度的胸怀看待领导的核稿,不凭个人意志说长短。
秘书对领导核稿的心态不单纯是一种简单的写作问题,而是一个秘书的素质,特别是自身修养的综合反映和具体体现。因此。秘书正确对待领导的核稿,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心境特别重要。
一是强化秘书角色意识。辅佐领导是秘书职业道德的核心,秘书任何时候都应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摆正自己的位置,默默无闻地当好领导的配角。
二是强化服务意识。领导对文稿的改动,秘书应无条件地服从、尊重,不允许说三道四。当然,秘书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力求使领导意图丰满、完善。
三是增强自制能力。秘书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镇定,特别是当劳动成果被领导否定时,必须稳住自己的情绪,虚心求教,从领导的核稿中汲取新的营养;或自我解脱,把领导核稿形成的压力变为工作的动力;即使领导对文稿的改动有不妥之处,也不应该出现与秘书地位不相称的情绪和言行。
四是保持豁达大度的胸怀。文字工作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复杂劳动,有时加班加点形成的“产品”,还难以得到领导的认可。这就要求秘书人员在平时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心境,以豁达大度的胸怀看待领导的核稿,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信息来源:本文来源于“网络”,由人事工作者编辑整理。
本文声明:本文章内容(含图片)仅限同行学习研究使用,如不慎侵害了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