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客家地,梅州文脉长。” 这片孕育了客家文化的土地,以屋顶的灰瓦、丘陵的翠色、山歌的悠扬,构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画家卓志英以写生为笔,蘸取水墨与彩韵,将梅州的客家风骨与故园温情,凝注于尺幅之间,在传统笔墨与地域文化的碰撞中,铺展开一段关于乡愁与人文的视觉叙事。
![]()
卓志英 梅州写生作品
1
山林为幕:水墨晕染的自然静气
![]()
卓志英 梅州写生作品
梅州的丘陵山地,是卓志英营造宁静感的天然底色。她以浓淡相宜的墨色铺陈山林气象,远树以泼墨晕染,近木以点线勾勒,让层峦叠嶂在水墨的氤氲中显露出静谧的轮廓。如描绘山间村落的作品,远山以淡墨轻扫,似有若无的云雾缠绕其间,将梅州乡村山深人愈静的氛围具象为可感的视觉语言;林木的枝桠以灵动的线条穿插,却无丝毫躁动感,反倒在疏密交错中透出草木生长的悠然节律。
这种对自然的描绘,并非对景摹写,而是提炼出梅州山林的静气,墨色的层次变化里,藏着山风的轻拂、溪水的叮咚,让观者在笔墨间便能感知乡村自然的平和韵律。
![]()
卓志英 梅州写生作品
2
街巷为轴:日常场景的诗意定格
![]()
卓志英的写生,擅长在乡村街巷的日常碎片中捕捉宁静的肌理。
雨中撑伞的行人,脚步徐缓,伞影错落,将梅州乡村雨天的闲适凝固成画面;没有匆忙的喧嚣,只有雨打青石板的清寂。
庭院里的花木盆栽,或繁花簇簇,或疏叶离离,置于石阶、墙角,既是村民生活的点缀,又以草木的生机反衬出乡村空间的宁静质感,花开花落,岁月在庭院里缓缓流淌。
村道上的行人、檐下的晾衣绳、墙角的柴垛…… 这些看似平凡的细节,在她的笔下都成了宁静的注脚,让梅州乡村的日常充满了可触摸的温度。
![]()
卓志英 梅州写生作品
3
笔墨为媒:祥和意境的形式构建
![]()
卓志英 梅州写生作品
卓志英以写意笔墨的松弛感,为梅州乡村的宁静赋予了形式张力。
线条不追求工谨,而是带着“写”的意趣,或婉转、或朴拙,勾勒出民居的轮廓、草木的姿态,于随性中见出乡村建筑与自然的亲和感;
色彩运用克制而温润,暖棕、淡青、赭红等色调晕染在水墨基底上,既保留了乡村物象的本色,又通过水墨的调和让色彩归于柔和,如暮色中的村落,在暖光与墨色的交织里,透出归家的安谧;
黑白水墨的作品则更显纯粹,以墨色的浓淡层次塑造空间,将乡村的宁静提纯为一种视觉上的 “空寂之美”,却又因细节的刻画如枝桠的交错、屋瓦的排列而不失生活的烟火气。
![]()
卓志英 梅州写生作品
![]()
卓志英 梅州写生作品
卓志英的梅州乡村写生,是一场对宁静的深度摹写。她以笔墨为筛,滤出梅州乡土最本真的祥和质地,那是山林的静默、街巷的闲适、日常的悠然,在水墨的晕染中,成为现代人精神栖居的乡愁镜像。
从艺术价值而言,这批作品以独特的笔墨语言诠释了乡村宁静的当代意义;从人文价值来看,它为我们留存了梅州乡村生活的精神图谱。平实而论,卓志英以真诚的写生,让梅州乡村的祥和与宁静在纸间长存,这份对乡土日常的诗意凝视,既是对地域文化的温柔记录,也是对都市人精神乡愁的一次治愈性回应。
![]()
卓志英 梅州写生作品
![]()
卓志英 梅州写生作品
艺术家简介
Introduction to the artist
![]()
卓志英
Zhuo Zhi Ying
卓志英,中国国家画院方向工作室画家,广州国际艺博会签约画家,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资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雁江区美术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九寨天娇画院特聘画师,四川省资阳师范学校客座讲师,资阳市雁江区政协诗书画院特聘画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