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世界第二高楼默迪卡118商场内,中美新一轮经贸磋商在此举行。这是中美双方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前夕的关键接触。双方代表团谈了整整五个半小时,超出了原定时间。美国财政部发言人在会谈后迅速发表声明,用“非常有建设性”六个字概括当天的磋商。这种积极评价展现了美方对会谈的满意态度,也试图向外界释放乐观信号。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方代表团会后没有发表任何公开声明,也没有接受媒体采访。这种沉默与美方的积极评价形成了强烈反差。
![]()
从历史规律看,这不过是美国外交的“老配方”。每逢重大谈判,美方总爱用“建设性”“积极进展”这类模糊表述制造舆论假象,试图在心理层面压制对手。比如2024年中美在旧金山的贸易谈判,美方同样在会谈结束后迅速宣称“取得突破性共识”,结果后续却因关税豁免清单问题反复扯皮,最终不了了之。这种“舆论抢先”策略的本质,是通过塑造“美国主导谈判进程”的幻象,掩盖其国内政治压力的真实处境。
此次吉隆坡会谈的美方焦虑,在资本市场体现得尤为明显。就在特朗普扬言对华恢复加征高额关税的第二天,美国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五”,纳斯达克指数单日暴跌3.56%,七大科技巨头市值蒸发超5.5万亿人民币。
![]()
更讽刺的是美国农业州的抗议浪潮正愈演愈烈——全美2700多个城镇爆发示威,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迫使特朗普政府必须在APEC峰会前拿出一份“看得见的成果”,否则不仅中期选举堪忧,甚至可能引发执政危机。
然而,美方的“积极表态”与谈判实质进展存在明显脱节。根据中方公布的信息,双方仅就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禁毒合作等议题达成“初步共识”,而在半导体出口管制、稀土技术限制等核心问题上仍存在重大分歧。
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表态,恰恰暴露了美方的战略困境:既想通过施压迫使中方让步,又不敢承受贸易战全面升级的后果。正如美国智库“贸易伙伴关系”的研究指出,对华加征关税已导致每个美国家庭年均多支出1274美元,继续加码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与美方的高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方代表团在吉隆坡会谈结束后选择了“零发声”。这种看似反常的举动,实则是中国外交“听其言观其行”原则的生动写照。
从历史经验看,中国在重大谈判中的沉默往往蕴含着深层战略考量。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初期,美方动辄宣称“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中方却始终保持低调,最终通过精准反制迫使美方回到谈判桌前。此次吉隆坡会谈,中方同样用沉默传递了两个关键信号:其一,拒绝被美方的舆论节奏牵着走;其二,用实际行动证明“实力才是谈判的底气”。
![]()
这份底气,来自中国对全球产业链的深度掌控。就在会谈前夕,中国正式实施稀土技术出口管制,将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等关键技术纳入管制清单。这一举措直接击中美国“七寸”——美国国防部报告显示,其武器系统中92%的稀土永磁材料依赖中国供应,F-35战斗机每架需要约417公斤稀土材料。
更让美方头疼的是,即便美国与澳大利亚签署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协议,要建立独立稀土供应链仍需10-20年时间。这种“卡脖子”的威慑力,让美方在谈判中不得不有所收敛。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韧性也为谈判提供了坚实支撑。尽管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但2025年9月中国对美出口仍实现小幅增长,日均贸易额保持在10亿美元以上。
![]()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通过“双循环”战略逐步降低对美依赖——2024年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9.8%,东盟连续四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这种多元化布局,让中方在谈判中拥有了更大的回旋空间。
面对美方的极限施压,中方的反制同样精准有力。就在会谈结束后,中国宣布对美国丙酸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直接打击了美国化工行业的痛点。这种“以战止战”的策略,与当年板门店谈判中志愿军的“以打促和”异曲同工,如今的中国也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任何形式的施压都无法动摇我们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
![]()
吉隆坡会谈之所以备受关注,在于其特殊的时间节点——距离韩国庆州APEC峰会仅剩一周时间。这场被外界称为“铺垫会”的谈判,实则是中美两国为元首会晤进行的“火力侦察”。
从美方角度看,特朗普政府迫切希望通过吉隆坡会谈为APEC峰会营造“友好氛围”,从而在全球舆论场塑造“美国领导力”的形象。为此,美方在会谈中刻意释放“愿意妥协”的信号,比如暗示可能放弃对华加征100%关税。
![]()
然而,这种妥协是有条件的——美方要求中方在稀土出口、农产品采购等领域做出实质性让步,同时继续对中国半导体产业保持高压态势。这种“既要蛋糕又要吃相”的心态,暴露了美方的战略投机性。
中方则以“稳”字当头,将吉隆坡会谈定位为“摸底行动”。通过与美方的正面交锋,中方不仅摸清了对方的底线,更在关键议题上划出了红线。
中方正在通过多边机制对冲美方压力。在APEC财长会上,中国与东盟国家就数字经济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并推动建立区域稀土供应链联盟。这种“以多边对单边”的策略,不仅打破了美方的围堵企图,更在全球范围内重塑了经贸合作的规则。
![]()
从长远来看,吉隆坡会谈标志着中美博弈进入新阶段。美方试图通过“舆论造势+极限施压”的组合拳迫使中方就范,中方则以“战略定力+精准反制”从容应对。
这种博弈的本质,是两种不同发展模式的较量——美国试图通过零和博弈维护霸权,中国则致力于通过合作共赢推动全球发展。
吉隆坡的谈判硝烟尚未散尽,韩国庆州的峰会大幕即将拉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美两国用截然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各自的外交哲学:美方用“嘴炮”制造幻象,中方用行动书写答卷。
![]()
历史终将证明,真正的大国底气,不在于说了多少漂亮话,而在于能否在复杂博弈中坚守本心、行稳致远。未来的路或许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就一定能在变局中开创新局,在危机中育出新机。
参考资料:会谈5.5小时,传出六个字
![]()
中美吉隆坡磋商达成基本共识
![]()
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