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毕业生找工作时,会考虑劳务派遣岗位。以前很多人觉得,劳务派遣不如正式工,不仅不稳定,福利待遇也差一大截。
可现实是,事业编难考、央国企在缩招,大私企招人标准也越来越高,能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就不错了,总比毕业就失业、啃老强。
不过现在要注意了,劳务派遣要 “改名” 了,这可不是换个叫法那么简单,企业用工模式也在跟着变。
![]()
2025 年 7 月起,劳务派遣正式 “变身”,不是换名这么简单
根据人社部最新消息,从 2025 年 7 月 1 日开始,“劳务派遣” 这个说法就不用了,正式改成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还会按岗位性质分成三种类型。
这次改变,不是临时决定的,是用工市场发展到现在的必然结果。人社部 2025 年 3 月的数据显示,全国现在有 1487.6 万劳务派遣人员,比 2020 年多了 38.7%。
![]()
尤其是在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里,派遣工占比高达 17.9%,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更夸张,超过 25%。
以前的劳务派遣问题太多了:很多派遣工和正式工干一样的活,拿的钱却不一样。而且按《劳动合同法》规定:
劳务派遣应该是 “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 的岗位。
可实际上,不少派遣工在一个岗位干了好几年,完全不符合 “临时性” 的要求。这次改革,就是要解决这些老问题。
![]()
这次改成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 后,分成了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保障都不一样,比以前规范多了:
专业人才服务型:针对 IT、财务、法务这类需要专业技术的岗位。企业会通过第三方找高端人才,虽然是外包,但福利待遇基本和正式工一样,服务费用也高,相当于靠专业能力拿到了和正式工差不多的待遇。
业务流程外包型:像后勤、保洁、保安这些企业非核心业务,会整体外包出去。以前干这些活的派遣工,现在会变成外包公司的正式员工,不用再担心 “派遣” 身份带来的不稳定。
![]()
灵活用工服务型:针对促销、展会、项目支持这种临时性、季节性的工作。虽然工作模式还是不固定,但会有最低工作量保障,劳动权益也会更规范,比如不会随便被拖欠工资。
新规落地,这些人受益最大
这次改革不是 “一刀切”,对现有 1487 万派遣工来说,总体是利大于弊,尤其是两类人:一个是长期在同一岗位的派遣工,终于有了 “稳定保障”
![]()
二是高技能专业人才,有了薪资、福利的双提升。像 IT 工程师、资深财务、HR 专家这些高技能人才,以前可能因为 “派遣” 身份,待遇比正式工低。
现在新规明确,他们直接归入 “专业人才服务” 类别,不只是薪资可能上涨,还能享受专业培训津贴、项目奖金,职业发展空间也更大了。
比如以前做企业 IT 外包的工程师,可能没有培训机会,现在能拿到外包公司的培训补贴,考专业证书也有支持。
![]()
笔者寄语:
看到这,各位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就不能再只看 “岗位名称”,得看清背后的用工类型,避免踩坑。
问清楚岗位属于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 的哪一种。如果是 “专业人才服务型”,就可以考虑。如果是 “业务流程外包型”,避免签 “临时工合同”。如果是 “灵活用工服务型”,要问清楚最低工作量、工资发放方式,比如是不是按月发,有没有加班费。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