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运业脱碳进程正陷入一场激烈的利益博弈。
欧盟等国力推的全球航运排放税提案,美国与沙特的联合反对,竭力维护航运业对石油的依赖。
就在国际谈判陷入僵局之际,法国维拉公司推出的100% 风力驱动货轮 “海洋飞机” 横空出世,以复古未来主义的创新姿态冲击传统航运格局。
这艘零排放货轮为何能被视作直戳美国、沙特石油命门的关键力量?
法国维拉公司的 “海洋飞机” 是融合了精英海洋赛事技术的实战型创新。
其设计灵感源自法国环球帆船赛等顶级赛事,三体船结构在海洋赛艇领域统治40年的优势被成功转化,相比传统单体货轮,同等尺寸下航速提升30%至40%,每小时14海里的平均航速让跨大西洋运输仅需13天,兼顾了海运的成本优势与空运的时效体验。
这艘长67米、高61米的货轮,用原生铝材与碳纤维打造的船体极致轻盈,240平方米太阳能电池板搭配氢能发电装置,为七个温控货舱提供持续电力,2-8℃与15-25℃的双恒温模式,让药品、奢侈品等敏感货物的冷链运输万无一失。
![]()
更关键的是其99%的碳减排量与无压载水箱设计,彻底杜绝了传统货轮重质燃料油(HFO)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污染,以及有毒液体泄漏风险。
要知道单艘传统集装箱船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超200吨,而全球航运业3%的碳排放占比,背后是每艘货轮每年相当于数百万辆汽车的污染物排放量。
“海洋飞机”的商业前景已得到市场验证。2024年获得超4000万美元启动资金后,首艘船舶在澳大利亚完成部件制造,于菲律宾组装,预计2026年秋季启航,定期往返于美国新泽西州与法国诺曼底、波尔多之间,年运输量可达48000吨。
![]()
日本武田制药、法国 SMCP 集团等企业率先签约,核心原因在于全球跨国企业ESG考核的收紧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已正式生效,高碳运输的货物将面临额外碳税,零排放航运成为企业规避成本的最优选择。
维拉公司的野心不止于高端市场,董事长迈克尔・费尔南德斯 - 费里明确表示,长远目标是 “从奢侈品包袋转向大米包装袋”。
这一规划精准切中航运业的核心需求,全球90%的贸易依赖海运,大宗商品运输的绿色转型才是脱碳关键。
![]()
为实现这一目标维拉计划2028年前再建4艘同型船,打造每周一班的跨大西洋固定航线,而法国公共投资银行的背书与美国罗德岛海洋健康组织的支持,为其规模化扩张提供了资金与技术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绿色新政中专门针对航运业的200亿欧元绿色基金,已将维拉这类零排放航运项目列为重点扶持对象。
美国与沙特对全球航运排放税的反对,本质是维护石油在航运业的垄断地位。
数据显示航运业消耗的石油占全球石油需求的6%,其中美国航运业的石油消耗占其国内石油需求的12%,而沙特石油出口中20%的目的地正是全球航运企业。
一旦零排放航运规模化普及将直接切断这一巨大的石油消费场景,对依赖石油出口的沙特和以石油产业为重要经济支柱的美国而言,无疑是直击命门的冲击。
反观法国的布局恰好踩中了全球航运转型的政策窗口期。
国际海事组织2027年生效的净零排放法规,虽将目标定在2050 年,但欧盟已提前加码,计划 2030 年禁止重质燃料油在欧盟港口使用。
“海洋飞机” 的横空出世,不仅为私营企业主导行业转型提供了范本,更绕开了国际谈判的利益纠葛 。
![]()
法国 “海洋飞机” 的乘风破浪,不仅是一次航运技术的突破,更是对全球能源利益格局的重塑。
从奢侈品运输到大宗商品贸易,从单点创新到行业共振,零排放航运正在将环境责任转化为基础服务。
这场以风为动力的变革,终将推动全球航运业摆脱石油依赖,为碳中和目标注入持久的蓝色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