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应天门,一座特殊的博物馆悄然落成。
这是《率土之滨》十周年之际,官方送给玩家的神秘礼物,名为“率土玩家故事博物馆”。馆内没有那些价值连城的文物,只有由无数率土玩家捐赠的各式物件:为作战购置的第一台手机、同盟颁发的纪念币、与率友的合影、手写的阵容攻略笔记...
![]()
虽然它们哪怕在普通人眼里,都是那么的不起眼,但背后那一则则平凡而不普通的故事,却又足以让它们价比千金。
像是展柜里那份游戏攻略笔记,就是一位80岁老爷爷为了努力学习《率土之滨》的最好见证。他的孙子是《率土之滨》的忠实玩家,为了让祖孙有共同话题,老人从零开始摸索游戏规则,对着教学视频一笔一画记笔记。后来孙子出国留学,老人又和已经五十岁的父亲一道,践行了那份“别落下进度”的嘱托。三代人隔着时差与距离,在虚拟的十三州沙盘上成了并肩的盟友,让陪伴有了新的模样。
![]()
在笔记旁边的,是一篇的心碎檄文”。它是一位女玩家在盟战时因为控制不出情绪而发出的,本以为世界频道看到的玩家会趁机选择吃瓜和调侃,但他们却反倒用自己的方式纷纷安慰起来。有人私信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有人深夜守在游戏里陪他聊天,就连敌对的玩家都选择放下手头的事情,送上应有的关怀。这些玩家的行动如同冬夜里的火种,把心碎的碎片重新焐热。
![]()
还有这张来自某位大山里的少年的,泛黄褶皱的机票。由于路途不变,少年在学生时代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直到在《率土之滨》里,他跟着盟友打下洛阳,同盟的家主送了他人生第一张机票。当飞机载着他越过银白的山峦与碧绿的河流,这个爬了十八年山的少年,终于用自己的眼睛“开”到了山外的世界。游戏对他而言,不是消遣,是一扇看世界的窗。
![]()
《率土之滨》已经走过了十年春秋,它见证过玩家的青春,有人在这里结识了一生的挚友;见证过责任的成长,有人从新手变成独当一面的领袖;见证过被认可的温暖,有人在游戏里找到从未有过的尊重。它不仅是一款游戏,更是陪伴万千玩家的忠实伙伴。
下一个十年,或许会有新的展品走进这座博物馆,而它们也很可能和自己的“前辈”一样,是看起来毫无价值的老物件。但无论展品如何更迭,那其中蕴含的连接人心、超越身份的力量,却会一直延续下去。就像此刻,那些静默的物件在展柜里发光,它们不只是物品,是故事,是情谊,是无数人曾真实活过的证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