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一月,鹏城书香四溢,第二十六届深圳读书月如约而至。深圳图书馆紧扣本届读书月“AI时代 爱阅读”的年度主题,聚焦“文化交流”“时代主题”“湾区联动”“文化传承”“数智阅读”“创意阅读”“阅读关爱”等方向,精心策划近300场具有学术性、思想性、互动性、趣味性、创新性的文化活动。其中,重点主题活动共计35项,旨在为市民带来多元丰富的阅读体验,并通过多样化、创新性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市民的阅读热情,营造全民共享、浸润心灵的浓厚氛围,充分彰显图书馆作为市民终身学习场所和全民阅读重要阵地的责任担当。
国际交流,传递文化新声
深圳图书馆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加强文化对话,持续推进“文化精品走出去”与“优秀文化引进来”,促进文明互鉴,不断提升深圳文化国际影响力,为城市文化开放注入新活力,助力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
11月1日,深圳图书馆联合俄罗斯文学史博物馆、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等机构共同打造的“列夫·托尔斯泰与他的世界”深广佛联展正式启幕。展览以文学为媒,续写中俄文化交流的新篇章,通过丰富的图像资料生动呈现托尔斯泰的人生历程与创作成就。当日下午,特邀俄罗斯国家文学史博物馆副馆长巴维尔·叶甫盖耶维奇·佛京举办主题讲座,带领读者深入探索俄罗斯文学的宏伟殿堂,探讨近代俄罗斯文学如何在西欧文学借鉴与中世纪文献遗产中融合生成。当晚,深圳图书馆与深圳交响乐团联手打造的“交响四季:秋之曲”音乐会将在北馆报告厅奏响,本场音乐会曲目编排精巧,融汇东西:既有《节日序曲》的激昂嘹亮与《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的辉煌壮丽,也有《天鹅湖》的经典优雅与《花之圆舞曲》的绚烂诗意。压轴之作,则是广为流传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深圳之窗——图书馆走出深圳”项目也将于11月5日落地日本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设立“深圳之窗”文献专区,集中展示深圳地方特色文献。此外,深圳图书馆携手深圳交响乐团共同策划的原创展览也将在日本东京歌剧城音乐厅展出,聚焦“深圳之声”,呈现深圳交响乐团发展历程与丰硕成果,推介深圳著名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多维度展现深圳城市形象与发展成就。
寻迹历史,谱写时代华章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恰逢第十五届全运会举办。深圳图书馆以文献为载体,生动呈现深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实践与发展成果,带领读者追寻历史来源,探寻城市未来之路。
![]()
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深圳图书馆在中心馆六楼精心打造深圳改革开放主题文献区,同步推出“改革开放样本:馆藏深圳经济特区主题文献展”,从文献视角系统回溯特区的发展历程,生动解码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样板间”的成长密码,让观众在珍贵文献中触摸特区发展脉络,感知改革开放的时代脉动。
“珠江潮涌,湾区律动——第十五届全运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运会暨第九届特奥会主题文化展”也将于11月1日正式启动,通过主题展览区、数字发布区、沉浸式阅读区、文创展示区四大特色板块,全面弘扬体育精神,营造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迎全运浓厚氛围。
科技赋能,数智引领未来
科技与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引擎。深圳图书馆立足丰富的馆藏和数字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数智阅读和创新创业活动,以科技书写阅读新篇,以创新驱动未来发展。
深圳图书馆联合美团重磅推出“阅读航线——知识外卖新体验”活动,为市民打造智慧阅读新体验。11月15日起,读者只需通过美团/美团外卖APP及小程序搜索“无人机送书”,即可零运费下单书刊阅读盲盒,以“知识外卖”的创新形式,实现“文化+生活”的破圈融合,让阅读融入日常场景。
![]()
读书月期间,深圳图书馆还将邀请科技专家与人文学者开展“直面人工智能时代——科技理性与人文关怀”主题对话,围绕碳基与硅基生命关系、科技向善等议题展开多元讨论,诚邀公众共绘AI时代科技与人文有机融合的思想图景。
“智享阅读・市民AI素养提升计划” “圳在创业”民生创益挑战营也将同步启动。“AI素养提升计划”将融合线上互动、线下体验、专题培训搭建智慧学习平台,既深入探讨AI前沿议题,也提供实操指导,助力市民提升人工智能素养。“民生创益挑战营”将围绕创新创业主题,通过剧本演绎、行业专家分享,让参与者沉浸式感受创业挑战与机遇,激发市民创新创业热情。此外,“悦读智愈:数字时代的灵魂SPA”图文展也将于11月25日开放,以“数字阅读疗愈”为核心,通过“图文叙事+实物展陈+数字资源”构建多感官疗愈场景,引导公众探寻数字时代的科学生活方式。
湾区共读,共绘人文图景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纵深推进,城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长期以来,深圳图书馆始终致力于推动湾区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本届读书月期间继续以“湾区共读”为载体,携手湾区城市精心策划多项特色共读活动,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助力人文湾区建设。
“翰墨流芳:书法中的经典传承——郑培凯先生书法艺术展”“潮起珠江,思启华章——郑观应《盛世危言》版本流变与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专题展” “广府芸编映鹏城——《广州大典》中的深圳印迹”将于 11月1日起陆续开展。“书法艺术展”从“先秦秦汉”“晋唐”“宋元明清”三大板块,展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郑培凯先生的经典书法作品;“郑观应《盛世危言》展”将集中呈现该著作早期刻印等多时期珍贵版本,系统呈现其流传脉络与思想体系。“《广州大典》中的深圳印迹”则聚焦典藏古籍中的新安往事,以文献为桥,贯通古今、承续文脉、展望未来,为双区建设发展续谱新篇。
![]()
“书法与古诗词审美”主题讲座、“拨开云雾看澳门文学”主题讲座暨“澳门姐姐讲故事”亲子阅读分享会也将于11月15日与读者见面,届时郑培凯先生将分享书法与古诗词审美艺术,“澳门笔会”理事长廖子馨女士将与市民交流澳门文学发展历程、特色与创作心得,澳门儿童阅读推广团队也将为深圳小朋友带来生动的绘本讲读阅读活动。
此外,还将举办“活水源头:大湾区史志研究赋能文旅融合研讨会” “馆校联动赋梦未来:深圳图书馆‘未来邮局’——湾区学子梦想启航仪式”,前者探讨地方史志研究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推动大湾区“9+2”城市群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后者邀请粤港澳大湾区学生代表致信十年后的自己并举办梦想信件入库仪式,引导青少年畅想未来、规划人生,增强人文湾区建设责任感。
传承经典,赓续城市文脉
城市的文化根脉,承载历史,更指向未来。深圳图书馆在珍藏鹏城记忆的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城市经典在当代焕发新生,成为连接往昔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地方文献是城市文化的结晶,是涵养文化底蕴、塑造城市气质的重要载体。深圳图书馆长期致力于搜集、整理与保存本土文献,构筑城市记忆的文本基石。为扩大文献捐赠的示范效应和影响力,深圳图书馆将举行深圳地方文献捐赠入藏仪式,以此体现对地方文献的珍视和对捐赠者的尊重与感谢。
本届读书月期间,特邀杨宏海、南翔、胡野秋、南兆旭、陈日飙等深圳学人,开展“深圳移民文化45年融合创新实践” “光影书韵:文学与电影的对话”“我的落脚之地——深圳地名趣谈”“深圳十二讲:超级都市里的隐秘王国——深圳的动物世界”“筑美深圳”系列讲座:城市栖居——“好房子”的N种可能等多场城市主题分享活动,从文化融合、地名、生态、建筑等多维视角,探寻深圳从边陲小镇到世界窗口的成长历程,探讨理想人居与城市美学,带领市民解码“移民之城”的独特基因,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圳模式”。此外将举办“蔚蓝边界:深圳红树林生态与人文主题文献展”“阅读艺术——版画手工书特展”,透过文献解读红树林的自然密码,回顾深圳守护实践,展望全球生态协作前景;同时展现版画与书籍艺术的融合创造力,深化市民对艺术介入生活、书籍连接思想的认知。
全城联动,共赴书香盛宴
深圳是“图书馆之城”,阅读是这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深圳图书馆持续推动全民阅读,努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城市风尚,为公众提供舒适的阅读服务和多元化的阅读选择。
一年一度的“阅在深秋”公共读书活动将于11月15日-16日在深圳图书馆中心馆水幕广场举办。第九届活动以“读吧!深圳”为主题,聚焦“AI科技+文化阅读+图书馆特色服务”的总体思路,联动全城图书馆及社会阅读组织,搭建创意文化阅读区、“每天息屏一小时”草地亲子阅读区,并开展主舞台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打造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龄共享的户外阅读嘉年华,展现深圳全民阅读新生态。现场还将举办第四届深圳“图书馆之城”阶梯换书大会和第三届家庭经典阅读朗诵大赛决赛。换书大会继续围绕“书籍是人类进步阶梯”主题,精选哲学、文学、旅游及儿童绘本等各类图书,与市民读者共赴一场秋日图书交换之旅;家庭经典阅读朗诵大赛以“家庭共读”为核心,鼓励亲子共诵经典,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在诵读中增进情感,在经典中启迪心灵。
此外,“少儿智慧银行”之第九届小博士百科知识挑战赛决赛也将于11月29日举行,通过知识竞答与互动环节,激发青少年求知热情,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让他们在挑战中感受知识魅力、收获成长喜悦。
创新阅读,打造丰富场景
阅读场景创新是全民阅读深入推进的关键。深圳图书馆以多元创意活动为抓手,搭建覆盖不同群体、融合多种形式的阅读平台,全方位满足市民文化需求,在润物无声中推动全民文化素养提升,共筑城市文化高地。
“传古拓今,墨韵承薪——深圳图书馆古籍保护与宣传”活动如约于读书月与读者见面,通过雕版印刷体验、线装书装帧教学等互动形式,让读者感知古籍修复的“匠人精神”和中华典籍的版本之美,推动文献保护与传承。
深圳图书馆也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分龄分众阅读推广服务。聚焦青少年群体成长推出“圳少年·有话说”——中学生脱口秀(第二季),围绕“阅读”主题,让中学生分享人生体验与成长思考,展现阅读对青少年独立人格塑造的助力;面向女性群体全新策划“知行 她·四季沙龙”系列阅读活动,首期“她和她的家庭”,聚焦妇女与家庭核心议题,通过书目荐读与专家对谈,探讨婴幼儿科学照护与父亲角色成长,促进友好家庭建设;针对青年群体推出共赴新程:深圳图书馆“青年夜校”主题分享会,通过专家对谈、成果展示等环节,助力青年群体掌握前沿技术工具、拓展跨区域视野、提升职业竞争力;面向法律爱好者举办“第四届青年律师讲书人大赛”,推动法律文化普及;面向特殊群体开展“残健同行畅读无界”无障碍阅读推广计划——国际助残日主题活动,通过主题讲座、手语教学、盲文触摸等活动,增进公众对残障人士沟通方式的了解。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谢湘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