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辛安矿紧紧围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以“新三基”建设为抓手,聚焦安全高效生产,系统推进“四化”建设与“四新”应用,成功探索出一条以掘锚护一体机为主要装备的智能化快速掘进新模式,实现了安全水平与生产效率的“双提升”。
升级装备破解难题
“以前我们使用掘进机掘进,割完煤,还得往前抬钻机、拖风水管,工序繁琐不说,还影响施工进度。自从使用了掘锚护一体机,我们干起活来就轻松多了,而且掘进效率大大提高……”在该矿-280大巷煤柱运料巷,掘进区1105队职工分享着掘锚护一体机在掘进效率、劳动强度、施工安全等方面带来的显著变化。
为了最大限度对煤炭资源进行回收,该矿-280大巷煤柱运料巷沿断层掘进。由于受地质条件影响,巷道成型较差,并且随着后路运输线路的不断延长,运输设备也不断增加,日进5米左右,一直无法提升。针对这一难题,该矿引进了集破岩、装运、临时与永久支护等功能于一体的EBZ160M-2型掘进锚网支护综合机械化一体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掘进工序分离、人机混杂的作业模式,实现了工艺流程的优化。
该设备最大掘进断面26.8平方米,锚护范围覆盖宽4-6米、高3.4-4.2米,具有较强的断面适应性。在-280大巷煤柱运料巷,该矿打造了以掘锚护一体机为主要装备,融合智能集控、履带搬运、皮带拐弯运输等系统的快速掘进作业线,使设备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为安全高效掘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细化举措全力推进
在掘锚护一体机推广应用初期,并非一帆风顺——存在着职工操作不熟练、存在畏难情绪、配套设备亟须优化等问题。
面对这些难题,该矿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逐一解决。针对初期“只用截割、不用支护”、操作不熟、检修滞后等问题,采取“技术赋能+机制倒逼+激励引导”相结合的办法,邀请厂家技术人员驻矿指导,进一步提高维护与培训效果;井下不再配备普通锚杆机,全力推广应用新设备,同时加强职工操作技能培训,促进职工操作技能不断提升;完善激励制度,提高进尺单价与工资结算标准,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了从“要我用”到“我要用”的思想转变,钻臂使用率稳定在90%以上。
同时,该矿与设备厂家开展联合技术攻关。针对钻臂定位精度不高、夹持器力度不足等问题,进行结构改进与液压夹持器升级,有效提升了作业效率。面对复杂地质构造,创新采用“深孔预裂爆破+掘进机修整”工艺,攻克了岩巷适应性难题。
高效掘进成效显著
“以前使用传统掘进机,光支护就得单独安排6个人,现在掘锚护一体机全部搞定,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还消除了顶板暴露的风险。”该矿掘进区1105队长指着实时监测屏介绍,“目前工作面日进尺保持在7米以上,且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了100%。”
掘锚护一体机应用以来,带来的成效十分显著——“掘、锚、护”三位一体的集成优势,实现了破岩、装岩、支护等工序的连续作业;其核心模块包括截割臂、锚杆钻机群、临时支护及智能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掘进与支护工序分离所导致的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等问题,显著提升了巷道施工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具备无线遥控与手动双控制等功能,开阔了司机视野,安全作业系数进一步得到提高;掘进机锚杆钻臂使用摇杆操作,支持所有顶、帮的锚杆(索)施工作业,较原支护方式,迎头作业人员由8人减少至5人,还减少了人工搬运锚杆机、拆卸钻杆环节,不仅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而且故障率也大幅降低。
该矿在-280大巷煤柱运料巷掘进期间,通过充分发挥掘锚护一体机的作用,锚索施工时间减少了10分钟/根,锚杆施工时间减少了2分钟/根,支护效率提升了25%-40%,掘进效率提升了28%,每班可减少用工3人,创出了煤巷大断面月单进240米的好成绩,有效缓解了采掘接续紧张的压力,为矿井完成生产任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张研飞 王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