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政府通过冻猪肉储备收储、放储双向调节机制,核心目标在于平抑市场价格波动、保障市场供应稳定,进而兼顾养殖户利益(避免猪价过度下跌导致亏损)与消费者权益(防止猪价大幅上涨增加生活成本),最终增强市场预期与信心。政策实施遵循“动态灵活调整”原则,需根据猪价走势、供需格局优化储备规模与投放/收储时机,提升调控精准度与实效。
![]()
从2021年至2025年10月,华储网累计发布51次冻猪肉收储信息,收储行为集中于猪价持续下跌阶段,形成对市场的托底支撑。
2022年3-6月,处于猪价连续下跌周期,为抑制跌势、稳定养殖端信心,共发布16次收储信息,是近年收储频次最高的时段,凸显“急跌急托”的调控思路。2023年,全年仅发布5次收储信息,其中7月7日为中央储备冻猪肉轮换收储,体现“常规轮换+按需托底”的结合,反映当年猪价波动相对平缓。2024年1-2月,为全年猪价最低区间,累计发布7次收储信息,通过阶段性收储吸收市场过剩供给,避免猪价跌破养殖成本线。2025年,共开展13次收储,其中10次为轮换收储、3次为新增收储交易,轮换收储占比提升。
从成交数据来看,收储初期市场参与积极性较高,前几次成交率多达到100%,短期能够快速提振市场情绪,对猪价形成阶段性支撑;但随着收储频次增加,市场参与热情逐渐减退,后续成交率下滑,对猪价的提振作用相对有限。这表明,短期收储可缓解猪价急跌压力,但长期走势仍取决于供需基本面(如生猪存栏量、出栏节奏、消费需求等核心因素)。
![]()
从2021年至2025年10月,华储网累计发布44次冻猪肉放储信息,放储行为主要集中于猪价持续上涨阶段,通过增加市场供应平抑涨价压力。
2021年1-3月、2022年9-10月,均处于猪价快速上涨周期,为抑制价格过快走高,共发布9次放储信息,通过释放储备冻猪肉补充市场供给,缓解供需紧张格局。2024年,全年开展15次放储,以临期猪肉出库为主,且多数放储伴随同量收储操作(即“出库轮换”);尽管当年猪价处于高位,但低价冻品放储未对市场造成明显冲击,主要因放储以轮换为核心目的,新增有效供给有限。2025年,共进行9次放储交易,与2024年逻辑一致,均为临期储备产品的轮换操作,体现储备资产“保鲜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双重目标。
储备调控的核心价值在于“逆周期调节”,收储精准对接猪价低迷期,放储聚焦猪价上涨期,有效缓解了市场的极端波动,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调控效果存在“短期性”与“局限性”,收储、放储对市场的影响多集中于短期情绪层面,长期需依赖供需关系的实质性平衡,无法替代行业自身的产能调节与消费复苏。
免责声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Mysteel无关。本报告版权归Mysteel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