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防沙治沙工程对维护生态安全,减少风沙灾害,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来自深圳中学的多名学子分享了他们的治沙实践。今年夏天,他们在学校的组织下前往甘肃青梭公益发展中心四方墩生态林基地,在为期数天的实践中,完成了一次身体力行的生态守护。
![]()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学习并实践了种植梭梭树的技术方法。深圳中学高二学生袁文轩分享道:“种植梭梭前必须先铺设草方格或尼龙沙障固定流沙。一棵梭梭树从种下到能独立生存需要三年精心养护,但这一切值得,因为一棵成活的梭梭就能固定约10平方米的沙地。"一年前,袁文轩在家乡民勤第一次亲历沙尘暴,这场经历促使他今年暑假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从观察者变成了治沙行动的直接参与者。
甘肃青梭公益中心执行主任马俊河对此深有感触。 他表示:"近年来关心治沙工作的志愿者和民众越来越多,今年我们已经种植了上万亩梭梭林。但目前参与治沙工作的青少年学生并不多,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从小了解、关心并投身于这项意义深远的事业。”
![]()
实践结束后,同学们将治沙实践中的所思所学带回深圳校园。在参与学生的积极推动下,深圳中学成立了“根与芽”环保社团,创新地将沿海地区的红树林保护经验与沙漠治理知识相融合,通过摄影展、沙盘模拟等形式,向全校同学展示治沙工作的紧迫性与科学性。(中国日报深圳记者站陈虹,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