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时不时就有某某地又出土什么文物的新闻。在大众的认知中,如此宝贵的历史文物被发现的时候一定是浩荡且盛大的方式。
![]()
但是有这么一批文物,他们却是一件一件的被在垃圾堆里捡回来的。这些文物出土的方式相比一些其他文物就显得接地气了许多。
这个在垃圾堆里捡到3200件文物,甚至还有5件一级文物,后来这位山西老人,又被媒体亲切的叫做“中国第一垃圾淘宝人”。而这能够接二连三的捡到文物的又是何人呢?
第一淘宝人
雷毓祺出生于1928年山西省的一个普通人家中,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雷毓祺的成长可以说是艰难且不易的。
![]()
正是因为国家的动荡不安,早在雷毓祺心里扎下了报效祖国的信念。
因此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他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之中,成为党员后的雷毓祺更是时刻谨记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始终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奋斗。
怀揣着这样的初心,雷毓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想要为故乡建设出一份力,回到家乡的他在山西一家铜业公司任职,在他兢兢业业的努力下,过了不久便升职为副经理。
![]()
升职之后的他责任也变得更大,为了能够领导好自己手下的人,雷毓祺也在不停的学习,而就在一篇名叫《上海冶炼厂炉前炼选文物》的文章中,文物丢弃引起了他的注意。
要知道,在那些动荡的年代,文物固然珍贵但是却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于是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一些文物早已蒙上灰尘或四处遗散的看不出本身的样子。
这就导致许多人在一些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将这些文物当作垃圾丢弃了去。
![]()
而心思细腻的雷毓祺看到这篇文章后,更是想到自己的工厂,也许也有这样不小心被遗弃的文物。
但是文物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的,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人误伤了。
雷毓祺也是一样的,他对文物自然也是没什么了解,为了避免自己误伤文物,在之后的工作中他也会额外留一个心眼去注意一下。
![]()
正是有了这个念头,于是在一次工作的时候一个长相奇特类似于铲子但又不似这个年代的做工和材质的物品吸引了他。
这个东西看起来有着一定的年头,秉承着宁可闹个乌龙也不能错失一件文物的心理,雷毓祺将这个东西小心的包起来前去文物局验证。
雷毓祺的第六感果然没错,经过鉴定之后该物品确实是出土于西周的货币,其珍贵程度可达到一级保护的地位。
![]()
而这个消息无疑是给雷毓祺一个莫大的鼓励,可以肯定的是,自己所在的工厂确实会有失落的文物,这也坚定了雷毓祺想要继续找寻失落文物的决心。
3000多件文物的坚持
但是第一次的成功确实是有运气的存在,想要拯救如此多的文物,光凭借着运气可不太够。
![]()
而自己的力量也有些微薄,于是他成立了文物抢救的小组同时自己也自学关于文物保护的相关知识,在寻找和拯救文物的过程中也不断加强自己的认知,这样就能够在下一次的发现中避免手忙脚乱或者不小心破坏文物的行为。
尽管有了如此多的准备但是文物也并不是那么好发现的,这更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与执着,雷毓祺的行为在最开始的时候更是饱受质疑。
要知道文物出土是多么的严谨与困难,许多人并不相信凭着捡垃圾就能找回丢失千年的珍宝。
![]()
面对这些质疑雷毓祺也曾有过压力有过彷徨,但他从未想过放弃,任何一件文物的发现都会给予他无限的动力与前进的方向。
就这样,他坚持了20多年单的捡文物的生活,团队里的人也换了一波又一波,唯有他仍坚守在这个岗位上,风雨无阻。
而几十年的积累,经过雷毓祺手被拯救回来的文物也有3000多件,更是因为这个让雷毓祺有了“中国第一淘宝人”的称号。
![]()
后来,雷毓祺开始将这些文物和书籍捐赠给当地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他的行为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赞扬,许多媒体也开始报道他的故事。
雷毓祺捐赠的文物和书籍包括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献,例如明朝的历史文献、清朝的官方文件、民国时期的书籍等。
这些文物和书籍为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线索,也对当地的文化研究和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由于他在文物保护的领域中付出了如此大的努力,国家还曾奖励他4000元,要知道这笔钱在当时可并不是小数目,而且这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但是雷毓祺并没有将它独占,而是全部捐献给了当地的幼儿园,对于政府的其他奖励也是分享给自己的朋友同事。
而雷毓祺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代表案例,他的行为为普通人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提供了榜样和启示。
迷路的文物
其实不仅仅是这些文物,由于历史的动荡,我们国家许多珍贵的文物都飘落在一些不知名的地方,甚至有一些跨越大洋洲的文物再也没有回家的可能。
![]()
而另外一些文物也不断的被收藏家和文物保护者拍卖和发现。那么如此珍贵的文物为何又会变成现在的模样?
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由于战争、天灾、社会动荡等原因,很多文物在保存、传承、流传过程中失落或流失。
这些失落或流失的文物可能被遗弃或流入民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文物可能被遗忘或遭到破坏,最终被扔到废料厂等地。
![]()
又或是像影视剧或小说中所描述那样,在中国的一些地方,一些人会进行文物盗掘和贩卖活动,将盗掘的文物运往各地贩卖。
有时候,这些文物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贩卖,最终也会被遗弃在废料厂等地。
还有一点就是因为误解和忽视,由于一些人对文物的认识不足或者忽视文物的价值,可能会将文物当做垃圾扔掉,这也是一种文物保护教育的缺失。
雷毓祺的故事不仅让我们看见了文物的珍贵性和发掘的不易性。他的这种执着和奉献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与珍藏的。
可以说,他的一生多是在文物保护的奉献中度过的,对于他来说,中华文化几千年来的传承在历史的沉淀中更是珍贵与不易的。
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更是要保护和珍惜的,不仅是雷毓祺,身为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是要明白这些文物所承载的内涵与民族的发扬,这样中华文化才会生生不息的繁衍传承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