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德国总理默茨公开宣称“断供不可接受”,其经济部长却盛赞荷兰的接管行为“非常明智”。
就在他们为“国家安全”辩护时,大众、宝马的车间正因缺少芯片而面临停产,欧洲政客的言论与企业的现实,出现了惊人的割裂。
为何会出现这种双标?谁来为欧洲工人的饭碗负责?
![]()
![]()
2018年,法国工业巨头阿尔斯通因美国《反海外腐败法》被罚7.72亿美元,最终解体,这幕悲剧的导演,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司法部。
六年过去了,相似的幽灵正笼罩在欧洲大陆的上空,这一次,目标是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
荷兰政府用一项尘封70年的法律,冻结了安世的全球资产,一夜之间,这家由中国资本盘活的企业,又回到了“白人血统”的手里。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德国政客竟为此鼓掌叫好,经济部长斯文·舒尔茨甚至用“明智且无罪”来为这场“合法的抢劫”辩护。
![]()
然而,他们似乎忘了一点,阿尔斯通的悲剧,并非简单的商业失败,而是欧洲在面对美国长臂管辖时的无力与屈辱。
如今,欧洲非但没有汲取教训,反而学会了用同样的手法,对待自己的合作伙伴,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明智”?
当舒尔茨们为“安全”高谈阔论时,德国的工业心脏却在因缺少芯片而痛苦呻吟。
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的流水线,已经随时可能按下暂停键,每天超过400万欧元的损失,像一把钝刀,割在欧洲经济的动脉上。
![]()
机械制造商们正在疯狂清点库存,医疗设备厂商也仓促寻找替代方案,这,就是欧洲政客口中那个“明智”决定带来的现实冲击。
他们谈安全,谈规则,谈未来,唯独不谈汉斯的饭碗,不谈那些因为“政治正确”而可能失业的普通工人。
这种割裂,与其说是双标,不如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迷失,欧洲,正在自己挖坑给自己跳。
这幽灵,来自历史,也来自现实,它拷问着每一个欧洲政客的良知。
![]()
难道,阿尔斯通的宿命,真的要成为欧洲工业无法摆脱的循环吗?
一切并非偶然,就在荷兰动手的前一天,由其牵头的“欧洲半导体联盟”刚刚在布鲁塞尔签完宣言。
这个联盟的旗号是“维护科技生态安全”,但背后的驱动力,却是欧洲日益加深的焦虑。
美国的阴影更是无处不在,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的文件早已证实,今年6月,美国官员就向荷兰施压,要求更换安世的中方CEO。
![]()
9月29日,美国商务部更是精准地发布了“50%穿透性规则”,把闻泰持股超50%的子公司全纳入管制。
第二天,荷兰就火速出手,时间点卡得如此之准,这哪里是自主决策,分明是被绑上了别人的战车!
欧洲的政客们,似乎患上了“战略失忆症”,他们忘了,安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辉煌,靠的正是中国市场和中国资本。
2019年,是闻泰科技耗资340亿元,将濒临破产的安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
短短五年,安世的营收飙升至147亿元,为荷兰贡献了1.3亿欧元的税收,成为全球车规级芯片领域的关键玩家。
更重要的是,安世的核心生产环节,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东莞,70%的封装测试产能都在这里。
欧洲拿到的,不过是一个总部的空壳和一堆股权文件,真正的生产命脉,他们根本没碰着。
这种状况,德国人看得最清楚,德国《商报》的数据冰冷而残酷:欧洲86%的制造业依赖安世。
![]()
航空航天业的依赖度更是高达98%,机械制造业95%,医疗技术86%,这意味着,安世一断,整个欧洲工业体系都可能瘫痪。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自己深度依赖的合作伙伴,为何要痛下杀手?
答案只有一个:在欧洲政客眼中,地缘政治的幻想,已经压倒了经济现实,他们宁愿相信遥远的“主子”,也不愿相信身边的事实。
这种“合法的抢劫”,抢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股权,更是欧洲自己的未来。
![]()
他们以为自己抢到了宝贝,殊不知,抢到的是一把没有子弹的枪,一个随时可能反噬自己的烫手山芋。
这背后,是欧洲更深层次的困境:在经济上,他们急需“回血”来缓解内部压力;在政治上,他们又必须依附于美国来获得安全感。
这种矛盾,让他们的行动变得投机而短视,最终只能陷入“跟错队”和“伤害自己”的恶性循环。
反噬的连锁反应
中国的反制,来得又快又狠,直击欧洲的软肋。
![]()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一纸禁令,安世中国生产的特定元器件,禁止出口。
这一下,就打中了欧洲的要害,因为安世全球绝大多数最终产品,都由中国工厂生产。
荷兰抢到了总部的控制权,却拿不到货,这出滑稽戏,让全球汽车业为之震动。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警告最为直接:芯片库存最多撑4周,供应链一旦中断,欧洲汽车产业链可能面临3个月以上的停摆。
![]()
仅大众一家,单日损失就高达400万欧元,宝马、奔驰更是纷纷告急,16家车企联名警告,停产迫在眉睫。
更让欧洲政客坐立不安的,是中国手中的另一张王牌——稀土。
中国将半导体制造所需的钬、铥等重稀土元素,纳入了严格的出口配额管理。
而全球85%以上的高纯度稀土供应,都来自中国,荷兰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品。
![]()
一时间,欧洲政客们口中的“明智”和“安全”,在现实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荷兰自己,也早没了当初的硬气。
10月21日,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主动致电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一改之前的强硬姿态,明确表示“愿与中方密切沟通,寻找建设性解决方案”。
这可不是突然讲礼貌,而是国内的压力实在顶不住了。
![]()
荷兰本土23家为安世提供晶圆原材料的中小企业,因为供应链被切断,10月份的订单量骤降60%。
荷兰半导体供应商协会已经组织请愿,要求政府恢复安世的正常运营。
再看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原定的访华行程,突然取消,官方解释是“双方不够时间”,
但所有人都清楚,这是中德贸易关系紧张的最直观体现,中国的订单正在缩水,往来越来越少。
![]()
安世中国的反应,更是彰显了底气:宣布“独立运营”,员工薪资由中国公司直接发放,拒绝执行荷兰总部的非法指令。
所有交易停用美元结算,全面改用人民币,甚至要把欧洲的ERP系统,全部换成国产软件。
这一套组合拳,打的是“去西方化”的战争,也是一场关于供应链主权的保卫战。
欧洲这才惊觉,他们面对的,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而是一个拥有完整反制工具箱的强大对手。
![]()
这场闹剧的代价,最终由谁来承担?不是高谈阔论的政客,而是那些在流水线上辛勤工作的普通人。
他们的饭碗,因为一场遥远的政治游戏,而变得岌岌可危。
说到底,这场闹剧的本质,是欧洲政客在玩火自焚。
他们把地缘政治当成干预经济的正常借口,将自身利益置于他人利益之上,彻底摈弃了公平与公正。
![]()
他们口口声声喊着“去风险化”,实际上,却在为自己制造更大的风险。
欧洲以为在学美国的霸道手法,却选错了对手,也看错了时机。
当年美国肢解阿尔斯通时,目标企业没有扎根中国的产能依托,
但安世不一样,它早已将自己的命运,和中国的供应链、中国市场,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
这种深度绑定,是新时代的“相互确保摧毁”,谁动用“核武器”,谁的经济维生系统就会先瘫痪。
欧洲的政客们,显然还没从旧世界的梦中醒来,他们还在用“后殖民式”的思维,处理新时代的问题。
他们以为,抢了安世的控制权,就能掌控一切,却忘了,真正的力量,在于创造价值的能力,在于拥有不可替代的供应链,在于手握对方需要的王牌。
如今,欧洲骑虎难下,他们既需要安世的芯片又需要中国的稀土,连飞利浦、壳牌都离不开中国的市场。
![]()
如果真的闹到鱼死网破的地步,或许是谁都讨不到好,但欧洲失去的,可能会更多。
因为欧洲丢掉的,可能不只是一个企业的控制权,而是整个工业的竞争力,是重新定义全球化规则的权力。
最有意思的是,欧洲一边在为荷兰的强盗行为辩护,一边又在打造一个名为“反胁迫工具”的武器。
这种又想当裁判,又想当运动员的玩法,暴露了其内心的虚弱和战略的投机。
![]()
对于现在的欧洲来说,如果芯片只缺个一二十天,或许还造不成太大的影响,顶多是经济发展放缓。
但要是他们的政客继续这么没常识,这么脱离现实下去,那他们的经济,可能真的就完了。
因为一个没办法真正独立的政治实体,怎么可能搞好经济呢?
![]()
把安全命脉完全交到美国手上,无异于把自己的未来,变成了别人后花园里的试验田。
欧洲,是时候清醒了,是时候在“公平与公正”之间、“平等与互惠”之间、“尊重和理解”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了。
否则,迷失在别人设定的棋局里,最终只会沦为别人实现战略目标的棋子和牺牲品。
![]()
合法的抢劫最终只会反噬自身,欧洲政客的“明智”恰恰是其战略短视的最好证明。
全球化已进入“相互确保摧毁”的新阶段,回归公平与互惠才是欧洲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当政治凌驾于常识之上,谁又能为下一个“安世”的悲剧负责?这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