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垫砖操作的学徒到优衣库全球供应商,从三张桌子的小餐馆到爱心助老送餐中心,李长虹用半生时间诠释了“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深刻含义……
清晨六点的朱泾镇,天光微亮,上海广缘大酒店的后厨已经灯火通明。穿着白色工服的师傅们正在精心准备当天的食材,红烧肉在锅中咕嘟作响,时蔬被仔细清洗切配,这是李长虹坚持了11年的“爱心助老送餐”项目的日常开端。从2014年至今,38万份热饭热菜,从这片灶台出发,准时送到了朱泾镇19个社区的老人手中。
农家屋里长出反哺新芽
李长虹是上海永太服装(金山)有限公司和广缘大酒店的掌舵人,也是大茫村村民口中那个“没忘本的孩子”。这个从农家屋走出来的企业家,人生起点写满了艰辛。16岁时,李长虹的父亲病逝,一家五口挤在不足20平米的农屋里,家徒四壁,围坐吃饭时也只有三张矮凳。“我习惯了站着,把凳子让给弟弟们。”他说。
作为长子,为了养家糊口,他辍学进了大队服装厂,从最基础的剪线头学徒做起。“在家练功的缝纫机是借来的,布料要走去十几里外的镇上买。”就在最困难的时候,老书记经常来关心他的生活,乡亲们也时常送来自家种的蔬菜,老师傅们手把手教他技术。
1997年,李长虹怀揣着对服装行业的热爱,带领35名同乡创办永太服装。从一家乡村小作坊起步,他秉持“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信念,用心经营,逐步将永太发展成为优衣库的全球核心高端外套生产基地,如今,工厂规模达到了36500多平方米,员工数量达800余人,年产量达140万件,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
连续多年,永太生产的高档外套以稳定的质量和良好的信誉,实现了零次品、零投诉、零延期的优异记录,赢得了客户的广泛信赖。
与此同时,他创办的广缘大酒店也从最初只有3张桌子的小餐馆,发展成为服务社区的综合性高端酒店。两家企业的稳健发展,为他践行公益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员工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在企业管理中,公司不仅为所有员工足额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甚至对达到退休年龄但社保未缴满15年的员工,仍继续聘用直至缴足年限;组织全员健康体检、建起咖啡吧和健身区,并安排优秀员工旅游,还设立专项助困资金,及时帮扶生活有困难的员工。如此全方位的保障,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尤为难得。
![]()
永太的人员流动率长期低于1%,许多员工即便到了退休年龄,仍不愿离开这个温暖的“大家庭”。2022年,永太荣获“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次年,李长虹也被授予“第一届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先进个人”称号。
在企业工作多年的肖师傅感慨道:“有件事让我特别难忘。那年缝纫工老徐突发脑溢血走了,留下媳妇带着两个上小学的娃娃。李总二话不说就站了出来,不仅帮着料理后事,还承诺,两个孩子读到哪,就供到哪。这一供就是十几年。”
11年38万份餐食的温情守护
2014年,朱泾镇在调研中发现一个令人揪心的现象:全镇有近200名独居、高龄老人面临“吃饭难”问题。这些老人中,有的行动不便无法买菜做饭,有的舍不得花钱外出就餐,还有的因身体原因需要特殊饮食。当镇党委、政府找到李长虹商讨助老送餐项目时,尽管深知其中的困难与挑战,他仍然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重担,广缘大酒店也由此成为了全市首家开展爱心为老送餐的企业。
自那时起,广缘坚持“零利润”为全镇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爱心助老送餐服务。各居委会主动承担起配送任务,将热乎的饭菜送到老人家中,在传递爱心的同时,也通过每日的“敲门行动”及时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
面对亲友和同事对亏损的担忧,李长虹说:“就算亏钱,也不会影响酒店正常运转和员工待遇。”十一年来,这份温暖从未间断,累计配送助老餐已达38万份。为了这份坚持,运行至今,酒店贴补金额达370多万元,但李长虹从未后悔。2016年,他荣获第七届“上海市慈善之星”称号。
事实上,助老送餐项目运行以来,面临着诸多挑战。李长虹为此专门开办了自己的农场,确保食材新鲜可靠。“老人家的健康开不得半点玩笑,我们必须从源头把关。”他还经常带着厨师团队走进老人家里,细心询问口味偏好,实时根据用餐反馈调整菜单。
项目刚开始时,有老人不信任,临源居民区的祝阿姨就是其中一个。第一次收到餐盒时,她反复检查饭菜,还特意向居委会询问情况。可半个月后,祝阿姨却主动联系酒店,表达感谢。
从“名誉村主任”到乡亲的“自家人”
2019年,李长虹被聘为大茫村“名誉村主任”。大茫村位置偏远,老人们去市里看病要转几趟车,来回就得耗上一天时间。李长虹几番联系,最终成功牵线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线上坐诊,自掏腰包在村里建起了远程医疗点。现在,村里七八十岁的老人家,溜达着走到村活动室,通过视频就能找市里的专家看病。
![]()
知道老年活动室是乡亲们最爱聚的地方,他从2008年起免费供应茶叶,17年来光茶叶的供应支出就达40多万。如今,活动室里总是茶香四溢。
村里的网线像蜘蛛网一样杂乱,存在安全隐患,他主动与村委会对接推进“理线清网”项目。看到大学生就业难,他设立专项创业基金,给年轻人创业的底气。如今,他通过镇上“传帮带”项目认下的徒弟,已经将产品卖向了海外。据统计,近年来,李长虹个人为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资捐物500多万元。
爱心传递,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夕阳下,广缘大酒店的送餐车仍在镇上穿梭。李长虹常常站在老年活动室的窗边,看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作为朱泾镇商会会长,在李长虹的带动下,朱泾镇30多位非公企业家相继加入了“名誉村居主任”行列,他们为村里修路装灯,给小区建文化广场,掀起了一股企业反哺社区的热潮。儿子李斌也成为了一名“名誉居主任”,时常与他探讨基层治理的创新之道。“我爸常说,自己做的还不够,公益不是一时的事,要一代代传下去。”李斌说。
在李长虹影响下,永太员工们也自发参与公益行动。朱泾镇第一敬老院经常收到署名“永优普工”的匿名爱心包裹,后来才知道是永太子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
从三张矮凳的农家小屋到撑起一片公益天地,从乡村小作坊到国际供应链,李长虹用半生时光证明:最珍贵的成功,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把温暖传给了多少人;最动人的坚守,不是站得多高,而是没忘记自己从哪里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