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英国教授: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他是一个文明却“伪装”成国家

0
分享至

最近几年,一句话在网上被反复引用——“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这句话出自英国学者马丁·雅克,一个研究中国超过二十年的西方教授。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时,都会一愣:什么意思?国家不就是国家,文明又怎么“伪装”成国家?

可当你细想,就会发现这话背后有着惊人的洞察。西方看中国,看的是GDP、军力、制度;而马丁·雅克看的是文明的“底色”。在他眼里,中国的崛起不是一场经济奇迹,而是一场五千年文明的复苏。

那,这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让西方如此不安?



马丁·雅克1945年出生在英国考文垂,从小研究政治和经济。早年他还是英国共产党的一员,写文章抨击资本主义;后来在剑桥大学深造时,他开始对亚洲产生兴趣。真正改变他人生的,是他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

那是1993年,他发现这里的“国家”跟西方完全不一样。西方人谈国家时,想的是边界、选举、政府;而中国人谈国家时,想到的却是家、传统和祖宗。



比如在英国,一个人说“我是英国人”,指的是一种公民身份;但在中国,说“我是中国人”,往往还带着一种文化归属感——那是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故事、语言和礼仪。

他越研究越震惊:原来中国并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而是一个“以文明为核心、用国家作外壳”的存在。

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开始,中国的版图、朝代、民族都在变,但那套文化、语言、价值观,却从未断过。



罗马帝国、古希腊、古埃及,这些辉煌的文明早已变成历史课本里的符号。拉丁语成了死语言,古罗马分裂成几十个国家。

但中国不一样,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今天的小学生还能认出来几笔;两千年前的儒家思想,今天的家庭教育还在讲“孝顺”“礼貌”。

这就是马丁·雅克所说的“文明的连续性”。他发现,无论是元朝的蒙古人,还是清朝的满族人,最终都被汉文化吸纳、同化。忽必烈修《宋史》,乾隆祭孔修书,这种文明的包容力,世界上几乎找不到第二个。



而西方的国家逻辑,是“打得过就存在,打不过就灭亡”。文明断了,国家就散了。中国却不同,它像一棵深扎在土地里的树,枝叶可以被风折断,但根始终没断。

马丁·雅克在书中写道:“中国不是一个国家在崛起,而是一个文明的回归。”

这种回归不是偶然的,它是历史的必然——当一个五千年未断的文明重新苏醒,全世界都必须重新理解它。



西方人一直有个根深蒂固的想法:只有“民主选举+市场经济+基督教文化”才算文明国家。但中国偏偏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而且还越走越稳。

马丁·雅克认为,这正是“文明型国家”的力量所在。中国的制度并不是照搬西方,而是把几千年的政治智慧与现代治理结合在一起。

比如,“选贤任能”的传统从隋唐科举制延续至今。中国没有照搬“普选制”,而是强调让有能力、有品德的人管理国家。这种制度根基在儒家思想——“君子以德服人”。



在西方,政府是被监督的对象;而在中国,政府更像“大家长”。民众信任政府,因为在他们心里,“国家”是“家”的延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脉相承。

还有“一国两制”的实践,也体现了中国文明的包容性。西方习惯于“一国一制”的思维,而中国却能在一个主权下容纳不同制度。

这并不是政治权宜,而是源自“和而不同”的文明观念。中国人看重的不是形式上的统一,而是文明内核的和谐一致。



再看文化层面,中国社会的核心始终是“关系”而非“契约”。

西方社会讲“个人”,中国社会讲“家庭”。春节时,千万人赶回家团圆,这种“回家”的执念在西方人看来不可思议。可在中国人心里,家不仅是住所,更是身份和归属。

这种文化的力量,还表现在社会稳定上。西方靠法律维持秩序,中国靠文化与人情维系。老人摔倒了有人扶、邻里吵架有居委会调解,这些不是制度强制的结果,而是文明的惯性。



马丁·雅克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中国的稳定不是靠警察,而是靠文化。”几千年来的“礼治”思想,让中国社会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秩序感”。

这就是中国文明的独特之处——它不靠外在的强制,而靠内在的自觉;它不崇拜个体自由,而追求整体和谐;它不排斥差异,而追求共存共荣。

这样的文明,在历史上几乎没有被打断过,也正因为如此,它在现代社会中表现出惊人的韧性和适应力。



在马丁·雅克看来,中国真正“可怕”的地方,不在于经济强大,而在于它的文明能自我更新。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曾一度赶超世界,但后来泡沫破裂;而中国不同,它不是靠短期繁荣,而是靠文化根基和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后,中国吸收了西方市场经济的理念,但并没有“全盘西化”,而是融入自身的传统文化。比如“共同富裕”的概念,本质上就是儒家“均贫富”“讲仁义”的现代表达。

如今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制造国、第一大贸易国。但在马丁·雅克看来,这些数字背后,更重要的是文明的“复兴力”。



“一带一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不是简单的投资项目,而是文明交流的延续。古代丝绸之路靠驼队,如今靠高铁与港口;

古代中国带去丝绸、瓷器,如今带去技术、基建和发展理念。不同于西方的“殖民输出”,中国输出的是合作、共赢与信任。

非洲、拉美、东南亚许多国家因此焕发新生,它们看到的是一个“不讲意识形态,只讲实事求是”的伙伴。



同时,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也在悄然扩散。全球超过180个国家开设孔子学院,春节成了联合国假日之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中文、看中国电影、吃中餐。这不是征服,而是文明的吸引力。

马丁·雅克在一次演讲中说:“中国不需要打仗,就能改变世界观。”因为中国的理念不是“我赢你输”,而是“和则两利”。



这种文明自信,正在影响全球的价值体系。过去的国际秩序由西方主导,如今中国用另一种方式告诉世界:现代化不止有一种模样。西方的道路是“工业革命+殖民扩张”,而中国的道路是“勤劳+共建共荣”。

他认为,中国不是要取代谁,而是在告诉世界:你可以不做美国,也能成功。这,就是“文明型国家”的力量。



马丁·雅克的那句话,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西方看不懂的中国。在他看来,中国的崛起不是国家的胜利,而是文明的觉醒。这个文明不靠征服,不靠扩张,而是靠吸引与融合,在世界舞台上展现新的秩序。

五千年风雨不灭,文明血脉相连——这是中国最深的底气。当世界还在用“国家对抗”的思维看待中国时,它早已以“文明复兴”的姿态走上新的舞台。

或许,真正值得世界思考的问题,不是“中国为什么强”,而是——一个延续五千年的文明,当它再次崛起,会让世界变成什么样?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医生忠告: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这3样食物,患者要牢记,不能大意

医生忠告: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这3样食物,患者要牢记,不能大意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0-23 08:08:38
让你三观尽毁的事有哪些?网友:第一个最炸裂,太污了

让你三观尽毁的事有哪些?网友:第一个最炸裂,太污了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23 00:15:02
俄军步兵遭受巨大伤亡画面曝光!不计代价冲锋,尸体铺满道路

俄军步兵遭受巨大伤亡画面曝光!不计代价冲锋,尸体铺满道路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03 22:40:40
麦孔:劳塔罗打进一个真正队长般的进球,向队友传递他的决心

麦孔:劳塔罗打进一个真正队长般的进球,向队友传递他的决心

懂球帝
2025-11-06 07:53:08
中方狠招制朱拉尼,俄美英法难还击,阿萨德逆势翻盘?

中方狠招制朱拉尼,俄美英法难还击,阿萨德逆势翻盘?

林子说事
2025-11-04 05:43:58
巴萨旧将:我的两座欧冠总被开玩笑;亚马尔达不到梅西的高度

巴萨旧将:我的两座欧冠总被开玩笑;亚马尔达不到梅西的高度

懂球帝
2025-11-06 07:00:09
因香气被采到濒危!2023年,又耗时14年人工繁育5.5万棵

因香气被采到濒危!2023年,又耗时14年人工繁育5.5万棵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05 19:34:02
一位资深地产大佬对于万科现状的解读(1)

一位资深地产大佬对于万科现状的解读(1)

科学发掘
2025-11-05 11:47:58
冲上热搜!小米YU7全网首拆,结果令人太意外……

冲上热搜!小米YU7全网首拆,结果令人太意外……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5 15:55:51
印媒指出福建舰严重设计缺陷! 这回没瞎说: 福建舰确实存在这问题

印媒指出福建舰严重设计缺陷! 这回没瞎说: 福建舰确实存在这问题

福建平子
2025-11-03 10:21:52
勇士队巴特勒和格林伤情更新,斯蒂芬·库里缺席对阵国王的比赛

勇士队巴特勒和格林伤情更新,斯蒂芬·库里缺席对阵国王的比赛

好火子
2025-11-06 06:39:36
特斯拉撞死突闯国道的野猪,修车费超2万元、车主全责 交警:野猪不属于交通参与者

特斯拉撞死突闯国道的野猪,修车费超2万元、车主全责 交警:野猪不属于交通参与者

红星新闻
2025-11-05 16:04:24
今晨欧冠,阿根廷双锋闪耀:只踢半场均进球,还有更精彩的镜头!

今晨欧冠,阿根廷双锋闪耀:只踢半场均进球,还有更精彩的镜头!

老霍聊球
2025-11-06 07:52:04
央视提醒: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用8个方法激活它

央视提醒: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用8个方法激活它

诗词中国
2025-11-03 21:30:33
同事结婚我随2000,我儿子满月他送100,他负责的1000万项目黄了

同事结婚我随2000,我儿子满月他送100,他负责的1000万项目黄了

农村情感故事
2025-11-06 07:33:35
胡真舫,拟升正厅

胡真舫,拟升正厅

新京报
2025-11-05 20:12:43
新款保时捷911 Turbo S国内首发,2.5秒破百,272.8万起

新款保时捷911 Turbo S国内首发,2.5秒破百,272.8万起

汽车公告板
2025-11-05 18:43:01
女子出轨上司被公公现场抓到,公公答应保密,却要儿媳满足个条件

女子出轨上司被公公现场抓到,公公答应保密,却要儿媳满足个条件

林林故事揭秘
2025-01-18 11:46:56
石家庄警方:男子因工作纠纷持刀扎伤两名同事,已被当场控制

石家庄警方:男子因工作纠纷持刀扎伤两名同事,已被当场控制

界面新闻
2025-11-05 13:44:22
燃油车时代会很快结束?内行人预测:油价很可能是最后的关键!

燃油车时代会很快结束?内行人预测:油价很可能是最后的关键!

趣味萌宠的日常
2025-11-05 14:16:06
2025-11-06 09:16:49
刘浶开挖机
刘浶开挖机
5年开挖机的经验,记录开挖机的每一天。
1393文章数 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记者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被解雇了

头条要闻

记者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被解雇了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数码
本地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教育要闻

83岁还在学英语?ta们告诉你坚持的意义。

数码要闻

消息称华为 WATCH Ultimate 2 手表明日露出,预估 6000~7000 元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军事要闻

美国“福特”号航母驶往加勒比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