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楼市筑底期:改善房成香饽饽,富人越买越贵

0
分享至

楼市现状分析:政策托底与改善型需求崛起普通刚需族现在该不该买房?说说我的建议未来五年,哪些城市的房子最保值?

当前楼市就像大病初愈的病人,虽然还在咳嗽发烧,但已经能下床走两步了。最明显的变化是,现在买房的都是改善型需求,大家不图便宜,专挑120-144平米的大房子。一线城市豪宅卖得特别火,上海有楼盘开盘就抢光。不过普通二手房还在降价,已经连续三年多没涨过价了。这种分化格局越来越明显,有钱人越买越贵,刚需客继续观望。



最近总有人问我,现在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咱们用大白话聊聊楼市的真实情况。先说整体形势,楼市就像个高烧病人,温度从41度降到了38度,虽然还在发烧,但总算不那么吓人了。从2021年到现在,新房销量确实在下滑,不过今年开始有点企稳的迹象。国家出了不少政策托底,就像给病人打强心针,效果虽然有限,但至少没让病情恶化。现在买房的主力军变了。以前是刚需的年轻人买婚房,现在变成了改善型需求当家。啥叫改善型?就是家里房子旧了、小了,想换个更大更舒服的。数据显示,120-144平米的大户型卖得最好,这说明大家买房更看重居住品质了。最有趣的是豪宅市场。上海这些地方,千万级的房子居然开盘就抢光,就像不要钱似的。但普通二手房可就惨了,价格已经连续41个月下跌,房东想卖房得不断降价。这就形成了'强者恒强'的局面:好地段的豪宅越卖越贵,普通房子越来越难卖。为啥会这样?因为开发商也学精明了,现在只敢在核心城市拿地,偏远地方根本不敢去。就像开饭店,大家都挤在繁华地段,郊区馆子自然没人光顾。不过要提醒的是,豪宅市场这么火,可能也有点透支未来的需求。就像吃补药,短期内精神焕发,长期还得看身体素质。普通老百姓买房,还是得量力而行,别看着别人抢豪宅就跟风。总的来说,楼市正在经历深刻变化。不再是闭着眼睛买房都能赚钱的时代了,以后得好地段、好房子才值钱。就像买股票,垃圾股没人要,绩优股永远抢手。



那咱们普通刚需族到底该不该现在买房呢?我说说掏心窝子的建议。首先得搞清楚啥叫刚需。就是你现在不买房,日子就过不下去那种。比如要结婚没婚房,孩子要上学没学区房,或者工作调动必须换城市。要是属于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该买就买,但得擦亮眼睛。现在买房跟五年前可不一样了。以前是抢到就是赚到,现在是选错就砸手里。我有个朋友去年在郊区买了套房,当时觉得便宜,结果现在想换工作都难,因为离市区太远,每天通勤三小时,人都快熬废了。所以刚需买房,第一要看地段。最好是离你工作单位近,或者交通特别方便的地方。别光图便宜,住进去才发现生活成本更高。再说说价格。现在二手房价格确实在跌,但你要分地方看。核心地段的房价降得少,有些甚至还在微涨。偏远地方的房子倒是便宜,但可能还会继续跌。这就跟买菜一个道理,好摊位的新鲜蔬菜永远不愁卖,蔫了吧唧的再便宜也没人要。我建议刚需族可以重点关注这些地方:地铁口1公里内的房子,重点学校周边的学区房,还有成熟社区的老房子。这些房子抗跌性强,就算将来想换房也容易出手。千万别被那些打着'未来发展规划'旗号的新区给忽悠了,谁知道这个'未来'要等多少年?贷款这事也得好好盘算。现在利率是低,但你要确保未来20年月供不会成为负担。我有个简单的算法:月供最好不要超过家庭月收入的40%。要是超过这个数,日子就会过得紧巴巴的。记住,买房是为了让生活更好,不是给银行打工的。现在开发商为了卖房,各种促销手段层出不穷。送车位、送装修、送家电,看着挺诱人。但你要算总账,把这些优惠折合成现金,看看是不是真划算。有些开发商先涨价再打折,玩的就是心理战。看房的时候要多长个心眼。最好是雨天去看,能发现漏不漏水;晚上去看,能知道周边吵不吵;周末去看,能感受小区停车难不难。这些都是住进去才会发现的痛点,提前考察能避免很多麻烦。对于结婚买房的年轻人,我建议量力而行。先买个小的过渡,等经济条件好了再换大的。别一上来就背几百万的贷款,把两个家庭都拖垮了。我见过太多小夫妻,因为房贷压力天天吵架,最后感情都吵没了。要是买二手房,更要仔细。不仅要看房子本身,还要看邻居素质,物业服务水平。这些软环境比硬件更重要。好的物业能让房子保值,差的物业能让好房子都贬值。最后说说时机。有人说再等等还能降价,这话不全对。好地段的房子降价空间有限,而且合适的房源不是随时都有。要是遇到心仪的房子,价格也合适,该出手时就出手。总想着抄底,往往错过最好的机会。记住,买房是人生大事,但也不是一锤子买卖。重要的是选个适合自己现阶段需求的房子,别被市场情绪带着走。你是买房自己住,不是炒房赚钱,舒服实用最关键。说到底,楼市再怎么变,好房子永远有人要。关键是你要想清楚:这房子是不是你真需要的?能不能负担得起?住着舒不舒服?把这几个问题想明白了,买房的决定就不会错。



那咱们接着聊,未来五年哪些城市的房子最保值。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不是所有城市都凉凉,有些地方反而会更值钱。先说结论吧,未来房子保值主要看三点:人口往哪流、产业强不强、配套跟不跟得上。这就像挑对象,得看对方有没有稳定工作、身体好不好、家里条件咋样。第一梯队肯定是北上广深这些超一线城市。别看现在房价已经很高,但人家底子厚啊。北京中关村的码农、上海陆家嘴的金融精英、深圳南山区的科技新贵,这些高收入人群扎堆的地方,房子永远不愁没人接盘。最近有个数据挺有意思,深圳南山区一套90平的房子,月租金能到1万5,算下来年收益率接近3%,比存银行强多了。不过要特别注意,这些城市内部也在分化。比如北京,通州的房子和西城的房子能一样吗?通州虽然也是副中心,但西城有顶尖学区啊。所以记住一个规律:核心区>近郊区>远郊区。这就好比王府井的商铺和六环外的商铺,租金能差十倍。第二梯队是强二线城市,比如杭州、成都、南京、苏州这些。这些城市有个共同特点:新兴产业多,年轻人爱去。杭州的阿里巴巴、成都的电子信息、苏州的生物医药,都是吸引人才的磁铁。我有个朋友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买了套房,三年涨了40%,为啥?因为那边聚集了无数互联网公司,员工年薪几十万,买房根本不差钱。特别要提成都,现在已经是西南地区的绝对中心。去年成都人口净流入20多万,这些新成都人总要买房租房吧?而且成都生活舒服,火锅好吃,年轻人去了就不想走。这种有吸引力的城市,房子想贬值都难。第三类是新一线城市里的特色选手。比如合肥,靠科技创新逆袭的典型。从当年的江淮汽车到现在的科大讯飞,合肥押宝押得准,现在成了“芯屏汽合”的重镇。还有武汉,九省通衢的位置摆在那儿,光谷的生物医药、光电产业越来越强。这些城市就像潜力股,现在买入可能收益最大。不过要提醒大家,选城市也要看具体区域。同一个城市,高新区和老城区的命运可能天差地别。举个例子,郑州郑东新区的房子和火车站周边的老破小,五年后的价格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所以要跟着产业规划走,政府重点发展哪里,钱就往哪里流。再说说哪些城市要谨慎。资源型城市比如某些靠煤矿起家的地方,产业单一,年轻人外流严重。还有那些远离都市圈的四五线城市,除了本地人自住,基本没有外来人口接盘。这些地方的房子,就像过季的衣服,越放越不值钱。最近还有个新趋势:都市圈概念越来越重要。比如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东莞、佛山这些城市已经连成一片了。在上海周边,昆山、太仓这些地方也因为轨道交通的便利,成了上海人的置业选择。这就好比主城区的房价太贵,大家就在地铁能到的卫星城买房,既享受了大城市的配套,又省了钱。最后给准备买房的朋友几个实在建议:第一,尽量买品牌开发商的项目。现在楼市分化,小开发商可能交不了房,大开发商至少靠谱些。第二,学区、地铁、商业配套至少得占一样。这三样就像房子的三条腿,少一条都可能站不稳。第三,别贪便宜买偏远地区的所谓“洼地”。洼地可能永远都是洼地,甚至变成坑。第四,如果是投资,算好租金回报率。如果租金连月供的一半都覆盖不了,那就要慎重了。总之,未来买房得像选股票一样精挑细选。垃圾股会退市,垃圾房产也会无人问津。但核心城市的优质房产,就像茅台股票,短期可能有波动,长期肯定增值。记住一句话:房子是用来住的,但好房子永远是硬通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袁世凯的10房老婆都啥来头?3个青楼3个朝鲜美女,个个美到逆天

袁世凯的10房老婆都啥来头?3个青楼3个朝鲜美女,个个美到逆天

老达子
2025-11-20 06:55:02
谋求突破“无核三原则”?日本自民党正式启动修改安保战略

谋求突破“无核三原则”?日本自民党正式启动修改安保战略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20 16:25:50
北京未来两天晴朗干燥 下周一将迎雨雪降温

北京未来两天晴朗干燥 下周一将迎雨雪降温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20 13:43:06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麦小柒
2025-10-31 20:53:15
媒体人:四川男篮在全力推动股权转让;已向中国篮协申请延期准入评估

媒体人:四川男篮在全力推动股权转让;已向中国篮协申请延期准入评估

懂球帝
2025-11-20 15:00:09
吴艳妮谈全运会决赛失金:这场比赛三人破13秒,对中国女子100米栏是个激励

吴艳妮谈全运会决赛失金:这场比赛三人破13秒,对中国女子100米栏是个激励

红星新闻
2025-11-19 22:32:37
台湾名师区桂芝大声质问和痛斥国民党“反共”、丧失“中国”党魂

台湾名师区桂芝大声质问和痛斥国民党“反共”、丧失“中国”党魂

文史旺旺旺
2025-11-18 19:36:13
水亦诗住三层别墅卫生差,亲妈忙前忙后干活,公婆却全程坐着不动

水亦诗住三层别墅卫生差,亲妈忙前忙后干活,公婆却全程坐着不动

冷紫葉
2025-11-18 13:33:58
天上人间付红琼被执行死刑,押法场时高喊:这辈子值了

天上人间付红琼被执行死刑,押法场时高喊:这辈子值了

纪实录
2024-11-07 22:02:36
不应该把精力放在防农民工“返乡滞乡”上, 要放在防经济滑坡上

不应该把精力放在防农民工“返乡滞乡”上, 要放在防经济滑坡上

三农雷哥
2025-11-19 17:18:15
郭士强看人真准!CBA得分王就这水平?4战18投1中,三分球11投0中

郭士强看人真准!CBA得分王就这水平?4战18投1中,三分球11投0中

萌兰聊个球
2025-11-18 15:15:42
有钱人终成眷属!霸王茶姬张俊杰大婚,迎娶400亿“光二代”千金

有钱人终成眷属!霸王茶姬张俊杰大婚,迎娶400亿“光二代”千金

雷科技
2025-11-20 15:44:33
李连杰的事,越来越玄乎了

李连杰的事,越来越玄乎了

听风听你
2025-11-15 00:00:50
国家的钱是从哪来的?主要有四大收入来源,每一份都有你的贡献

国家的钱是从哪来的?主要有四大收入来源,每一份都有你的贡献

一只番茄鱼
2025-11-19 09:18:23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9 14:50:17
新加坡外交专家提醒中国:近些年,中国有一个最大的战略失误!

新加坡外交专家提醒中国:近些年,中国有一个最大的战略失误!

领悟看世界
2025-10-05 18:42:23
中方第18波报复来了,联大接到通知,日本没资格入常,高市恐完蛋

中方第18波报复来了,联大接到通知,日本没资格入常,高市恐完蛋

时时有聊
2025-11-20 10:55:58
1800亿灰飞烟灭,"中药茅"神话破灭,谁还在买760元一粒的片仔癀

1800亿灰飞烟灭,"中药茅"神话破灭,谁还在买760元一粒的片仔癀

法老不说教
2025-11-12 19:22:24
热搜爆了!胡彦斌易梦玲马尔代夫拥吻 16岁年龄差跨界恋情引热议

热搜爆了!胡彦斌易梦玲马尔代夫拥吻 16岁年龄差跨界恋情引热议

行者聊官
2025-11-20 09:04:39
同样三房太太,霍英东的规矩有多狠?严禁二房三房合影,子女不准碰生意,大房赢麻了

同样三房太太,霍英东的规矩有多狠?严禁二房三房合影,子女不准碰生意,大房赢麻了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7 12:46:52
2025-11-20 19:44:49
奶妈和宝贝
奶妈和宝贝
专注写关于孩子,母亲,养育
36文章数 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头条要闻

媒体:中日之间交锋继续 全世界都是"当事方"

头条要闻

媒体:中日之间交锋继续 全世界都是"当事方"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数码要闻

路由器卖1299元还能爆,华为「日照金山」出圈全靠长得好看?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旅游要闻

一折玩转沪苏浙皖 "长三角畅游护照"重磅首发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