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克勒在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型号是belt knife, 许多消费者因军事发烧原因入坑后,发现很难从这个矮胖朴素的外观上获得足够的战术满足感(想想上个世纪的MOD MK5),再加上80CrV2碳钢爱生锈,导致把玩性也大大下降,两相叠加难免产生“就这?”的感觉。
![]()
温克勒winkler belt刀具
![]()
上个世纪的MOD MK5
当然也有硬吹的,和你聊手感、聊feel,这群人你不制止的话,话题很快就会滑向阿美咔叽OOTD……
我没有多少用刀干的活儿,刀不少,所以不喜欢这种圆刀腹的泛用型(我觉得这种“一把刀包打天下”都是厂商骗初哥银子的伎俩),但是最近温克勒的官方账号复活,发了些访谈,聊到belt的起源和演变,让我想法有所改观,所以借机聊几句这个在今天早已不再重要,却是每个男人都想扯几句的话题——军刀。
以前谈过,丹尼尔-温克勒最早是做历史扮演cosplay刀的,后来被老兵凯文-荷兰德拉下水,先做战斧再做军刀,从高定锻打做到工厂量产——在这一过程中,量产军刀的起步是在2006年,第一款就是今天的belt,起因是给海军特战单位做量产斧子的时候,对方要求顺带做一把刀。
这把刀一开始叫NSW field knife,后来成为了belt knife的原型。
![]()
(图左belt,右NSW)
彼时的军刀世界是个什么光景?曾经“列入移交”的巴克184的沉重阴影远去,丛林王的8寸刃在军中显得不从心,若是掏出父辈的兰德尔,大概率会有上校拍拍你的肩膀:小伙子你是不是对新时期全球反恐战争有什么不同想法?第一批进入阿富汗的人带的是零售价不到一百美元的冷钢,海豹公发品充斥着大小SOG海豹刀(就是同一时间各位在反恐精英里用那种),以及更便宜的glock,如果你想坚持支持美国货,那么只能购买碳钢卡巴和它的表兄弟们(安大略,卡米卢斯)。
![]()
安大略给海军做的碳钢潜水刀mk3
当然也有无处不在的营销和公关——Mike Glover在阿富汗被发了一把strider的直刀,只是又重又厚他从没用过;Shawn Ryan听说CIA发strider的折刀,结果等他人去了局子里又不发了……
扯远了,回到2006年,彼时彼刻,当NSW的弟兄们找丹尼尔团购刀子的时候,他们提了哪些要求?
第一条,别太长。
兰博刀的祖宗丛林王刃长8寸,卡巴1217刃长是7寸——进入21世纪这俩都嫌长了,ABS的创始人之一Bagwell就曾经说七寸刃在野外能干的事情五寸刃都能干,如果你觉得的老头懂刀不懂军队,那么你猜他是在哪里说这话的?这是80年代他在《Soldier of Fortune》写专栏时说的,就是那本著名的办大事专用雇佣兵杂志。
![]()
丛林之王,战争已经结束了兰博
回到刀子上,丹尼尔给NSW做的这把刀刃长4寸半,手柄基本上保留了全尺寸,而不是等比缩小(卡巴手柄4.75寸,NSW手柄4.5寸,但是前者刃长7寸,后者刃长4.5寸)。刀尖居中,刀片表面黑色涂层消光,没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把刀的刀腹没有后来的belt圆润,保留了一些军刀穿刺性能。温克勒后来出过一款针对军警单位的spike,单刃,没有大肚子,近直线的三角刃型,就有点早期NSW field的意思。
belt为什么把NSW搞大了肚子?丹尼尔自己给了解释——当兵是两三年的事,玩刀是一辈子的事,你从伊拉克阿富汗回来,那个尖刀就不好用了,不如带个大圆肚子刀,你回老家打猎野营还能用得上。
这里插一句,为什么NSW没有做FS那种尖刀?其实温克勒后来给陆军和海军都做了双刃匕首,但这一款可能更偏生存多用途,所以做了单刃。至于刃宽,是我自己的联想——不久前Shawn Ryan采访了老SOG Dynamite Dick,老头讲当年用卡巴摸哨的经验——大宽刃,从脖子侧面展开作业,效率很高。我看了眼评论区,几名退伍多年的老转在下面留言,说他们在跨单位联训中就被SOG的子孙单位这样教育过,要么跑要么追,几天几夜的奔袭拉扯,然后就在拂晓打盹时被人摸到脸边上,手指顶住大动脉:你已经死了。
第二条,重量。
NSW不想刀太重,排除掉7寸8寸刃,我觉得这条就是在内涵strider,或者busse,或者CR(特别A2棍子刀时代),甚至TOPS——为什么说TOPS,因为丹尼尔针对这一条的解决方案是做渐薄的锥形柄,这方案看起来是简单,但是加工很麻烦,要用磨床,废工时,废砂带,其他厂商很少有这么干的,我记忆中上次念叨这么做刀的还是Bob loveless和他的徒弟们,那刀是什么价位?成天搞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温克勒后来自也烦,有些小的型号直接在tang上打圆孔减重,有的提供两种减重方案供你选择。
![]()
Belt的渐薄龙骨
![]()
BOB loveless的渐薄龙骨
你要说卡巴的老鼠尾不是更轻?的确,但是老鼠尾不结实,NSW有一条要求就是全龙骨。
卡巴的老鼠尾是直接不热处理硬化的,所以特别软,你都不用大力干什么活儿,用手把刀片平着压在桌子上,另一只手横着掰柄,就能把它给折散架了,你要说不应该横着撬,其实军刀一大重要用途就是撬木头弹药箱,还要犟的话,我只能说它竖着掰也没有冷钢折刀的超级背锁结实。
![]()
掰弯的卡巴
回到全龙骨上来,其实这条和重量是互相影响的——卡巴或者说mark2军刀的老鼠尾不是没有人注意到,多少年前Strider就用3V钢板切过全龙骨的这个型了,这几年辛德勒也切了,生怕没有文玩的feel,还用金属给你做了三明治护手,但是没人会替你考虑重量,毕竟,吹牛是虚的,加工成本可是硬的。
![]()
Strider卡巴格斗刀
![]()
辛德勒卡巴
第四条,手柄。
NSW要求用压缩颗粒橡胶——我以前写过这个,美国做猪圈地垫的材料,好处是结实、防滑,坏处是加工报废率高,缝隙存水,不容易干,边角还容易撕裂,不好盘不好养,不适合文玩爱好者。后来温克勒自己也想明白了,民用市场不推这个材料了,只有少数实用型号保留,你点菜,我再做。
![]()
凯文找Winkler做的双刃陆军型,胶柄,渐薄龙骨,后来海军找他做了NSW海军型,样子很像,短了1cm,刀柄曲线弧度大一点
从第一把NSW到最后的belt,手柄的形状也是有一些变化的,从最早的大圆屁股改成扁扁的三角大屁股,再到最后你看到这样最小的屁股,算是中庸了,其实大圆和大三角都相当舒服,让Shawn Ryan念念不忘的strider折刀SMF和SNG最成功的设计,就是那个形状简单但是抓握非常舒服的三角柄——其他人,纵使你是比尔哈希这样的手感大拿设计师,照着样子抄,只要他为了避嫌,把屁股稍微做小一点,持握的感觉一下就打了折扣。
![]()
从第一把NSW到现代belt的演变:左1是初版NSW,左2是丹尼尔为了绕开军用型号做民版做的初代改型,左3是早期民版belt,左4现代belt,留意屁股形状的变化
![]()
Strider SMF和斯巴达的SHF,后者的屁股小一点点,手感差了很多
钢材,80crv2碳钢爱锈,纸面数据比1095耐锈好,但因为温克勒黑色氧化涂层不像卡巴tops那种,体感非常爱锈,淋一场雨或者贴身带出一身汗,四五个小时不清理就会大片出锈了,如果你能想开,清理一下,它锈锈也就那样,也别觉得处理食物恶心,擦擦就行。要说恶心的事多了,罐头内壁喷涂的塑料涂层富含Bpa,而且都是高温罐装的,吃了影响体内激素分泌,生的小男孩牛子和菊花越长越近,这不比碳钢恶心多了?
这钢相比其他碳钢,好处是韧性更好(不如5160),坏处是保持性差些,大概就是比5160好,比1095差,所以你拿来大量切木头,会发现刀子容易钝。我想温克勒最终选它的原因是韧性比1095好,刀锋保持又比5160好,算是这两者取了个中。
![]()
脆断的1095钢材刀
最后就是它容易磨,其实1095也容易磨,这种好磨指的是你在不舒服的情况下,很容易能用小块的劣质油石或者粗瓷碗等就便器材迅速把刀磨出锋,不是能拿出几块能啃一切的金刚板,或是5000、10000目的高档磨料精益求精。
此外,好磨的刀也容易改刃,我个人是觉得温克勒的刀刃留厚和刃角都是有点大的,切东西不是那么舒服,所以改个大刃角+宽刃线,又好看又舒服。如果你不喜欢belt的大肚子,也可以磨掉了改个直刃线。其实木柄也很容易磨,它的木头是不浸树脂的,如果能想开,小锉刀很容易就能修型,可玩性会增加不少。
刀型上的一些细节,拇指防滑槽和食指那个窝不说了,都不太重要,最后的最后说一说锯齿。NSW定刀的时候要求了锯齿,很多当兵的都喜欢这个元素,感觉是兰博刀后遗症。凯文-荷兰德后来做operator的时候都要求做了半齿,丹尼尔也满足他了,但你如果不是丹尼尔的哥们,就不见得有这个待遇——温克勒自己不喜欢做锯齿,原因就是废工时,但他会告诉你这样损失了切割刃什么。其实我觉得应该加上,因为温克勒刃厚角度大,切割不怎么地,有齿的话能好点。凯文设计那个operator就是个窄窄长长的小单刃,凯文自己说这东西就是单刃的匕首,如果你要用它来切个缰绳、尼龙扁带,会发现有锯齿能好用些。
![]()
凯文设计的Operator,我见过户外爱好者吐槽这个刀切割能力很差,其实没错,这刀就是个单刃的匕首
温克勒的锯齿做的很草率,感觉就是把刀子用台钳夹住了,直接用小圆锉一条一条啃的,丹尼尔没有拍过制作流程,但是CR可是拍过视频,他们就是这么干的,两家啃出来形状基本都一样。
这个话题就讲到这里,豹豹需要一把什么刀,温克勒给出的答案是任务导向,有人不以为然,这很正常,也有很多人喜欢,希望你们在看到背后的故事后,依然喜欢。
最后赠送一些关于豹豹刀的额外八卦。
众所周知,本世纪之初,还有两把豹豹刀的名气曾如日中天过(豹豹自己有个展示柜,把他们用过的破刀都装一个盒子里),一个是Strider,一个是疯狗,ST的事乱七八糟说不清,我们说说阿狗,准确的说是阿狗的一生之敌Mission——另一家用A2钢和贝塔钛,做了几款和阿狗atak看起来很像的刀的厂商。
![]()
沧桑的豹豹阿狗atak
MISSION的人曾经在BF内涵过阿狗,说不管你什么硬铬涂层,在真实世界里就是会从刀刃开锋的地方开始往里锈,导致刀刃和涂层最终剥离,甚至是刀条子直接从柄里面脱出来。你要说不影响使用的话,豹豹驻扎的那个环境是什么,海边,刀子放在海边,一个白天刀锋上就能起一层氧化,早上能切开的东西晚上就切不开了。再加上储存环境可能是某种水面或者水下载具里潮湿的金属舱,你在平常世界看不到的锈蚀,在这里都有可能发生——这也正是Mission为什么给豹豹做钛刀的原因。
是的,国内群众熟悉的“地表最强中直”,Mission的A2,在厂商这里只是为了给钛刀摊低成本的配套设施——以当年的制造成本来说,一把钛刀的成本是钢刀的8倍还是多少,但是实际销售不能这么干,反正大多数人不需要钛刀,那么就只好苦一苦买钢刀的兄弟了,反正你们得到地表最强中直也会感到开心,还不开心的话,你们再看看价格翻三四倍的阿狗?
![]()
MISSION的钛刀
Mission那个发言的家伙是个嘴很损的人,他一点也不介意相关言论被搬到爱狗论坛,相反还很期待阿狗出来对线——他曾经公开炫耀某豹豹军官在办公室里缠着他要用一把军版狗和他交换一把钛刀。我没有看到豹豹使用钛刀的测评,但是看过一个在极地科考站工作的家伙,说他在科考站待了两年,经常用钛刀开贝壳,凿冰块。cliff stamp曾经测过他家钛刀,评价很高,韧性极高,远超普通钢刀,刀刃保持体感类似某种440,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很多低端潜水刀连用哪种钛合金都没琢磨明白就来做钛刀了,更别提热处理,这是市场主流,所以你要理解群众一般认为“钛刀软”的问题。(Mission出过折刀,钛柄和钛刃是两种钛合金)
当然,尽管Misson的人这么吊,我还是要说,钛刀的加工太难了,加工硬化、粘刀,否则很难解释他们家钛刀为什么开刃都是歪的,甚至是S形的拧转,这种东西你就没法高速劈砍切什么了,基本只能当锯子硬干。整这么麻烦,换来的唯一好处就是——不锈。顺便说一句,尽管钛刀难加工,但对用户来说,打磨却并不困难,你可以直接用200目左右的金刚板甚至钢锉来磨刃,坏处只有一样,磨得粗,下肉快。
只是不管阿狗和mission如何互相看不起,这都是本世纪初的江湖恩怨了,后来出现的钴合金、LC2000N等氮钢,还有现在的magnacut,刀钢防锈能力大幅提升,在钛刀上花心思的性价比已经不那么高了。
只是此时,敏锐的你一定发现了华点——温克勒的碳钢不怕锈吗?
也许是新时期反恐战争不怎么下水吧,我只能这么解释了。说到底,我只是一个老军宅,偶尔翻翻历史,豹豹一天三变的,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