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4 万公里 “海燕” 试射:核污染风险,如何应对?

0
分享至

2025年10月26日,俄罗斯 “海燕” 核动力巡航导弹完成 14000 公里试射的消息,让这款 “能无限续航” 的武器走进了公众视野。

它既展现了军事技术的突破,也带着一个更贴近普通人的隐忧 —— 飞行中的核污染风险,正成为全球不得不共同面对的新课题

不同于我们常听到的常规巡航导弹,“海燕” 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的 “动力心脏”。它搭载了一台微型气冷核反应堆,不需要像传统导弹那样依赖化学燃料燃烧推进。

只要反应堆稳定运转,就能通过核裂变产生的高温加热吸入的空气,形成高速喷流推动飞行。


这也意味着,理论上它拥有 “无限续航” 的能力 —— 这次试射,它就连续飞行了约 15 小时,航程足以覆盖大半个地球。

从性能上看,“海燕” 的设计思路很明确。它能贴着 50 至 100 米的低空飞行,速度维持在 800 至 1300 公里 / 小时,既能躲开雷达的探测,又能随时调整飞行轨迹,从意想不到的方向接近目标。


对比美国 “战斧” 巡航导弹 2500 公里的航程、数小时就耗尽燃料的局限,“海燕” 在续航和突防灵活性上确实有显著突破。

更值得关注的是,它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和 “先锋”“锆石” 等武器形成搭配,共同构成了一套覆盖不同场景的威慑体系


但光环之下,核污染的风险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

核动力系统在飞行过程中,会持续释放放射性废气。这也就意味着,哪怕导弹没有击中任何目标,只是在空中飞行,这些放射性物质也可能随着气流扩散,甚至飘到其他国家的上空,造成跨境核污染。


早在 2019 年 8 月,俄罗斯北德文斯克试验场曾发生过一次爆炸,导致 5 名核专家死亡,当时西方就普遍认为,这次事故与 “海燕” 项目的相关试验有关。

也正因如此,美国军方给它起了个 “飞行的切尔诺贝利” 的外号,直观地指出了它的环境风险。


其实,类似的技术探索并非首次。上世纪冷战时期,美国就启动过 “冥王星” 计划,研发的核动力巡航导弹和 “海燕” 思路相似,设计射程同样超万公里,还能携带多枚核弹头。



1964 年,美国甚至成功测试了核动力冲压发动机原型,但最终还是选择终止项目。核心原因很简单:当时的技术无法解决辐射泄漏问题,而且导弹飞行时,很可能先对本国领土造成核污染,道德和安全风险远超过了武器本身的价值。后来随着更安全的洲际弹道导弹出现,这个项目就彻底被搁置了。

如今 “海燕” 的试射,让核污染这个老问题有了新的讨论维度。

对普通人来说,我们更关心的是:这种带着放射性物质飞行的武器,一旦出现故障或意外,会不会影响到周边地区的空气、水源?如果未来类似武器增多,全球范围内的核污染防控体系,又该如何升级?这些问题无关立场,只关乎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安全。


目前俄罗斯也表示,“海燕” 还需要完善使用规程和部署设施,尚未进入服役阶段。但无论这款武器最终会如何发展,它都已经把 “飞行核污染” 的挑战摆到了所有人面前。


如何在技术进步与环境安全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建立更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如何让这类武器的发展不威胁到普通民众的生活 —— 这些答案,需要全球科学家、环保组织和各国共同探索。

毕竟,地球的生态环境没有国界,核污染的风险也不会只停留在某一片土地上。“海燕” 的航程有 14000 公里,但人类对核安全的思考,需要走得更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遭遇全网尬黑,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遭遇全网尬黑,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18 14:22:40
科创信息被立案调查,受损股民可要求赔偿

科创信息被立案调查,受损股民可要求赔偿

深蓝财经
2025-11-18 08:44:00
张怡宁参加婚礼哭了,64岁丈夫一直咳嗽,看着很老,还是袁立前任

张怡宁参加婚礼哭了,64岁丈夫一直咳嗽,看着很老,还是袁立前任

一娱三分地
2025-06-11 20:53:37
第一财经不愧沪上媒体的脊梁

第一财经不愧沪上媒体的脊梁

新浪财经
2025-11-17 13:51:58
苹果:iOS26.1更新后必关10个设置,关闭后省电25%+流畅度翻倍。

苹果:iOS26.1更新后必关10个设置,关闭后省电25%+流畅度翻倍。

小柱解说游戏
2025-11-18 11:28:19
一旦爆发核战争,只有10分钟自救!14亿中国人,必须学会自救方法

一旦爆发核战争,只有10分钟自救!14亿中国人,必须学会自救方法

扶苏聊历史
2025-10-26 11:35:03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未来最难的一批人是他们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未来最难的一批人是他们

财话连篇
2025-11-17 18:41:50
两金一银!唐钱婷全运会50米蛙泳摘金

两金一银!唐钱婷全运会50米蛙泳摘金

澎湃新闻
2025-11-17 19:12:27
随着樊振东全运夺冠后反遭网暴,彻底揭开体坛最恶心一幕!

随着樊振东全运夺冠后反遭网暴,彻底揭开体坛最恶心一幕!

田先生篮球
2025-11-17 22:11:55
为什么有钱人移民都不来中国,明明治安比美国好?

为什么有钱人移民都不来中国,明明治安比美国好?

boss外传
2025-11-17 18:35:03
晚了!山西狗主反杀案大逆转,双方都后悔了,郭某妻子终于低下头

晚了!山西狗主反杀案大逆转,双方都后悔了,郭某妻子终于低下头

娱乐帝皇丸
2025-11-17 09:52:28
上位靠睡、赶走原配!刚拿金鸡奖影后的宋佳,私生活传闻有多离谱

上位靠睡、赶走原配!刚拿金鸡奖影后的宋佳,私生活传闻有多离谱

萧鑟科普解说
2025-11-18 10:02:39
中企正式宣布!计划2026年量产光刻机,外媒:ASML最怕的来了

中企正式宣布!计划2026年量产光刻机,外媒:ASML最怕的来了

白梦日记
2025-11-17 21:14:05
深圳一18楼高层惊现黑白蛇!男子情急泼开水......

深圳一18楼高层惊现黑白蛇!男子情急泼开水......

深圳晚报
2025-11-18 14:44:54
拨乱反正!中日关系恶化的背景下,韩国宣布:中国排在日本前面

拨乱反正!中日关系恶化的背景下,韩国宣布:中国排在日本前面

博览历史
2025-11-17 18:16:50
日本通告全球,不会收回涉台言论,中方划下落弹区,禁航72小时

日本通告全球,不会收回涉台言论,中方划下落弹区,禁航72小时

墨羽怪谈
2025-11-17 16:48:20
40分+18板+10助+9帽!联盟第1!文班亚马伤停数周,DPOY有悬念了

40分+18板+10助+9帽!联盟第1!文班亚马伤停数周,DPOY有悬念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18 16:47:16
危险的信号!美国只消耗全世界7%的铜,却囤积了40%多的铜库存!

危险的信号!美国只消耗全世界7%的铜,却囤积了40%多的铜库存!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17 21:56:19
吴石案里漏网的佣人,竟是顶级地下交通员,她拒绝金条选八块钱

吴石案里漏网的佣人,竟是顶级地下交通员,她拒绝金条选八块钱

普览
2025-11-18 05:33:16
0胜3负,掘金暴露最弱一环!约基奇离再次发火,可能已经不远了

0胜3负,掘金暴露最弱一环!约基奇离再次发火,可能已经不远了

移动挡拆
2025-11-18 17:17:21
2025-11-18 21:04:49
中国先进制造技术论坛 incentive-icons
中国先进制造技术论坛
领先工业媒介和产业服务平台!
3620文章数 2680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旅游
时尚
公开课

数码要闻

ICY DOCK艾西达克推出4盘位PCIe 5.0 U.2/U.3固态硬盘抽取盒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旅游要闻

高原银发旅行热 西藏不再是远方

从百元到大牌,《新闻女王2》的职场穿搭,每种预算都能找到参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