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不仅改写了欧洲历史的关键篇章,更将一种古老热病的溯源推至两千年前铁器时代的不列颠。
1812年夏,拿破仑·波拿巴率五十万大军入侵俄罗斯。至寒冬降临,生还者十不存一。
![]()
史学家长期将这场军事灾难归咎于斑疹伤寒 —— 一种由虱子传播的致命疾病。但最新研究提出了不同结论。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运用先进DNA分析技术,对拿破仑部队士兵遗骸进行重新检测。
他们未发现斑疹伤寒的痕迹,却在士兵体内检出引发肠热病与回归热的病原菌。这两种疾病很可能加速了大军的溃败。
“运用当代科技检测埋葬两百年的谜团,令人无比振奋。”论文第一作者、巴斯德研究所的尼古拉斯·拉斯科万表示。
重新审视历史悬案
两个多世纪以来,学者们对拿破仑大军在俄罗折戟沉沙的原因争论不休。当时的军医与军官记载的症状均与斑疹伤寒相符。
此前在发掘遗骸时发现的体虱与斑疹伤寒病原体(普氏立克次体)痕迹,更强化了这一认知。
然而新研究对此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
拉斯科万的团队重新检测了立陶宛维尔纽斯一处集体墓穴的样本 —— 这里正位于法军撤退路线上。
通过古微生物基因组学技术,他们从13名士兵的牙齿中提取出DNA。牙齿因能完好保存生物分子,成为古代DNA最可靠的来源。剔除环境污染物后,团队对遗传物质进行测序分析。
结果出乎意料:样本中既无普氏立克次体,也无战壕热病原体(五日热巴尔通体)的踪迹。
取而代之的是两种其他病原体:肠沙门氏菌与回归热疏螺旋体。前者引发肠热病(含伤寒),后者导致回归热(一种以周期性高烧为特征的虱传疾病)。
古DNA揭示更深层历史
早前研究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古代遗骸中的病原体。但PCR技术对DNA完整性要求较高,而历经数百年的样本往往仅存微小片段,难以有效扩增。
拉斯科万解释:“古DNA严重降解为碎片,PCR技术难以奏效。我们的方法能撒开更广的网,基于这些微小片段捕获更广泛的DNA来源。”
这种广谱测序方法不仅锁定了病原菌,更揭示了惊人的进化关联:拿破仑士兵体内的回归热疏螺旋体菌株,竟与两千年前铁器时代不列颠发现的谱系相匹配。该古老谱系在欧洲延续数千年后,才被现代变种取代。
拉斯科万强调:“这展现了古DNA技术重建传染病历史的非凡能力,是现代样本无法企及的。”
多重因素导致军事悲剧
研究为这场著名军事灾难提供了新视角:法军从俄罗斯撤退途中,很可能并非毁于单一病因,而是多种传染病与饥寒、疲惫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对尘封两百年的谜题运用尖端DNA分析,研究者终于为历史上最惨烈战役中数万将士的真正死因投下新的曙光。
该项突破性研究已发表于《当代生物学》期刊。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