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0月22日,为联邦服务了50年的黛安·米勒,第一次为吃饭发愁,而在几公里外的白宫,特朗普正兴奋地宣布一项历史性的豪华工程。
虽然特朗普声称这项工程没有用政府的钱,但希拉里怒斥到:那不是你的房子,搞什么破坏!
这种荒诞的对比隐藏着美国怎样的政治危机?特朗普这场“秀”又有何用意?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作者-常
秋日停车场,75美元的愤怒
数百人排着长队,等待着分发救济食品的卡车,74岁的黛安·米勒站在人群中央,显得有些瘦小。
她为联邦和地方政府服务了足足50余年,这是她第一次,需要靠救济来度过难关。
“我也需要有饭吃,即使这会让我变胖”,她笑着说道,但那双眼睛里,却难掩愤怒的光芒。
她接过两个沉甸甸的箱子,一个装着新鲜果蔬,一个装着耐储存的食品,每个价值75美元,这仅仅是60万人的一个缩影。
 ![]()
自10月1日政府停摆以来,超过60万联邦工作人员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他们的工资降到了零。
有着33年公共服务经验的税法专家阿德里安满是挫败,房贷、水电费、手机费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倒下。
她愤愤不平:“国会议员和参议员薪资照发,我们却陷入无薪困境,他们该体验我们的感受!”
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美国陆军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安伯,处境更为艰难,正处于离婚进程中的她,为买房背负了2万美元贷款,停摆让她的生活雪上加霜。
 ![]()
就在这些为美国服务一生的公民排队领救济的时候,白宫东翼的建筑被砸开了巨大的窟窿。
挖掘机深入建筑内部清理碎石,水管喷水抑制扬尘,到处是混凝土碎片与裸露的金属缆线。
特朗普耗资2.5亿美元(后来增加到3亿)的豪华宴会厅项目,正式破土动工了。
他在社交媒体上兴奋地宣布:“我很高兴地宣布,全新、宽敞、美丽的白宫宴会厅已在破土动工。”他描述这是一个供贵宾娱乐的豪华场所,是他急需项目。
 ![]()
3亿美元,这是多少个75美元的救济箱?
答案是整整400万个。
一个足以满足400万困境中家庭一日之需的数字,却被用来建造一个只能容纳650人的宴会厅。
这种价值的荒诞置换,刺得人眼睛生疼。
 ![]()
一场“心里慌了”的强人表演
特朗普的“兴奋”与米勒的“愤怒”,在华盛顿的上空对撞。
但行为学分析却给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解读:特朗普很可能,心里慌了,这种看似强势的“创造性破坏”,并非源于权力的自信,而是源于内心的恐慌。
他正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国内,政府停摆已创史上第二长纪录,最高法院即将裁定他的“关税核弹”是否非法,这无异于一场政治死刑判决。
 ![]()
国际上,他引以为傲的24小时叫停俄乌战争的诺言成了空谈,普京在答应会面后,依然果断轰炸基辅。
他对朝鲜释放的“善意”,换来的却是多枚弹道导弹画出的“红线”。
他对中国急不可耐地单方面宣布“达成贸易协议”,更像是一厢情愿的自我安慰。
他需要一场胜利,一场看得见的胜利,来掩盖内心的溃败,修建一个比白宫主体还大的宴会厅,就是这场胜利的道具,他需要通过这种宏大的、物理性的建设,来证明自己依然掌控一切,依然“伟大”。
 ![]()
更有趣的是,这笔钱的来源也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特朗普嘴上说是“私人捐款”,但他却向美国政府索赔2.3亿美元,理由是“通俄门”等调查对他造成了“很大伤害”。
批准赔偿的官员,正是他前辩护律师,司法部副部长托德·布兰奇,这等于自己批给自己一笔钱,然后再“捐”给自己修宴会厅。
我赔我自己,一场完美的资本魔术。
 ![]()
这种恐慌,连他自己或许也是第一个观众,他用一场盛大的表演,试图说服自己,也说服世界,他还是那个无所不能的“王”。
失灵的舞台,被默许的剧本
特朗普的这场个人表演,之所以能上演,是因为他站在一个巨大的、失灵的舞台上。
美国的三权分立,本应是权力的缰绳,但如今却已松垮不堪。
从特朗普,到拜登,到佩洛西,政治家们越来越习惯于将“国家机器”当作谋取“政治私利”的工具,规则的破坏,已经不是偷偷摸摸,而是明目张胆。
 ![]()
白宫属于美国联邦政府指定的历史地标,没有特殊理由是不能改动的,更不要说拆掉。
但特朗普不在乎,也没有人能有效阻止他,规则正在失效,监督已经空转。
回想当年,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成为了美国第一个辞职的总统,面临着被捕入狱的风险,那是一个美国监管体系尚能运作的时代。
而今天,特朗普等人“公器私用”的性质,比水门事件恶劣得多,却能安然无恙,这充分证明,美国的监管体系,从上到下都已经失能。
 ![]()
美国国家历史保护信托基金会紧急呼吁“暂停拆除”,要求通过“法律要求的公众审查程序”,但这呼声显得那么微弱。
财政部甚至下达了封口令,禁止工作人员拍摄和分享拆除照片。
一个试图掩盖真相的政府,其公信力何在?
当决策层的精英们开始“消费国家”,而非“服务国家”时,这个国家的根基就已经开始动摇。
 ![]()
从1977年首次出现政府停摆以来,美国已上演21次类似闹剧,其中特朗普任期内就出现了长达35天的最长停摆,这已不是偶然,而是周期性发作的体制性顽疾。
谁在为这场表演支付代价?
舞台已经失灵,剧本正在上演,但最终的账单,却寄给了最不该收到的人。
黛安·米勒的愤怒,不止于眼前的窘境,这位毕生致力于民权事业的黑人女性,直指白宫的翻修工程:“这些钱本可造福民众,却用来修建豪华设施。”
 ![]()
她的语气坚定,将当前的国家困境归咎于特朗普,说出了那句震撼人心的话:“必须把那个人弄出去。”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愤怒,这是60万个被遗忘、被牺牲的普通人的呐喊。
当一个国家,让为它服务了50年忠诚雇员为吃饭发愁,却任由一个总统挥霍数亿满足其虚荣时,这个国家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公平和正义。
马斯克主导的“政府效率部”大规模裁员,更让这些联邦工作人员从履职者,变成了“被针对的对象”,他们的职业尊严被剥夺,他们对国家的信仰在崩塌。
 ![]()
这场民生危机何时落幕,仍未可知。
但可以预见的是,其深远影响才刚刚开始。
特朗普正在扮演一个“促使美国转向”的角色,但这却是一条死路,它导致美国出现日益严峻的价值观混乱,彻底跌下西方世界的神坛,而特朗普本人,很可能最终成为这场大戏的“祭品”!
白宫拆掉的,不仅仅是建筑,更是这个国家曾经坚守的原则和底线。
 ![]()
结语
白宫的宴会厅与停车场的救济箱,构成了这个时代最荒诞的隐喻,它拷问着一个国家的灵魂。
当政治表演的代价需要由最忠诚的服务者支付时,这个国家正在透支的,是自己的未来。
当一个74岁的老妇说出“必须把他弄出去”,这究竟是个人的愤怒,还是一个时代无法回避的抉择?或许,答案就在每一个不愿沉默的普通人心中。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