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原理
该装置基于电磁感应与电流测量技术实现实时监测。电缆线芯通过交变电流时,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其周围产生交变磁场,金属护层因磁场耦合产生感应电压。当护层存在绝缘缺陷或接地故障时,环流值显著增大。装置通过钳形电流互感器非接触采集接地线电流信号,经信号调理电路放大、滤波后,由高精度模数转换模块(12位以上分辨率)进行数字化处理。数据通过光纤、4G/5G无线通信或RJ45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系统采用傅里叶变换与小波分析算法解析电流幅值、相位、谐波含量等参数,实现稳态异常与暂态扰动的双重识别。
![]()
二、技术优势
- 实时监测与精准预警:装置支持1毫秒级采样周期,可实时监测各相电流,设定多级预警阈值。当环流超过设定值时,系统通过短信、APP推送、监控平台弹窗等方式发送警报,并利用GIS地图精确定位故障点,响应时间控制在30秒内。
- 环境适应性强:采用CT感应取电与光伏取电双模式供电,配备锂电池组,确保-55℃至85℃极端温度环境下稳定运行。设备防水等级达IP68,可适应高湿度、盐雾腐蚀等恶劣条件。
- 故障诊断与自修复:内置防电磁干扰模块与零误报算法,通过波形分析与谐波检测精准识别绝缘破损、多点接地、换位失败等故障类型。设备具备自我诊断功能,可自动检测传感器状态、通信链路及电源模块,异常时触发自动修复机制。
- 运维效率提升:替代传统人工巡检模式,实现24小时在线监测。通过数据可视化平台生成曲线图、柱状图等报表,支持周/月/季/年多维度统计分析,为运维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 安全性与可靠性:采用非侵入式安装方式,避免破坏电缆本体结构。系统支持多通道数据同步采集,可同时监测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综合评估电缆运行状态。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超过3年,年故障率降低62%以上。
三、应用价值
该装置广泛应用于城市电网、工业园区、变电站及跨海电缆工程。在高压电缆场景中,可有效预防因环流引发的绝缘老化、局部过热、短路事故。以某省级电网为例,部署后年均减少停电损失超8000万元,故障定位时间缩短至分钟级。在分布式光伏并网场景中,可监测谐波分量,保障电能质量。
四、技术参数
典型设备支持电流测量范围0-5000A,精度±0.5%,采样频率1kHz。通信模块兼容4G/5G无线专网及以太网,数据传输延迟低于2秒。电源模块采用太阳能与锂电池组合供电,续航时间30天以上。设备体积小巧,便于现场安装调试。
该装置通过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运维模式转型,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