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服新能源周报】第147
各位汽服同仁,大家早上好
汽服新能源周报,一周新闻全知道!
一周要闻:
1、京东汽车名称官宣;
2、德系豪车在华销量下滑,新能源车市崛起蚕食市场份额;
3、中国新能源车均价跌破16万,亲民车型成主流;
4、因电动工具起火,一汽修厂5年心血被烧光;
5、嘉兴小区地库奔驰电动车充电后起火,消防及时扑救;
6、蔚来李斌立下四季度盈利军令状:重点车型营销、供应链保供、高质量软件交付;
7、零跑汽车CEO朱江明:今年销量目标提前达成,明年将推更多新品,2-3款D系列以及两款A系列;
大事件
1、京东汽车名称官宣
10月23日,京东联合宁德时代、广汽集团推出的“国民好车”车型名称官宣,新车命名为“埃安UTsuper”。据介绍,该车搭载“广汽华为云车机”技术,配备500KM续航大电池,可充可换,此外还配备“倒车哨兵”功能,倒车遇障碍物可自动刹停。
2、德系豪车在华销量下滑,新能源车市崛起蚕食市场份额
10月17日,据快科技报道,德系豪华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正逐渐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宝马、奔驰和奥迪等品牌的销量均出现下滑。宝马在中国市场累计交付量同比下降11.2%,成为其全球唯一下滑市场。奔驰销量同比下滑18%,中国成为其下滑幅度最大的市场。奥迪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滑超10%。保时捷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26%。
随着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崛起,20万以上的价位区间内,消费者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理想、问界、蔚来、小米等品牌,这些品牌的销量猛涨,对传统豪华品牌形成冲击。在超豪华领域,尊界S800等新车型上市后表现强劲,9月份交付量接近2000辆,超过奔驰S、保时捷帕梅、奥迪A8等传统豪华车型。随着产能提升,新车型与传统豪华车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来源:一电快讯)
3、中国新能源车均价跌破16万,亲民车型成主流
10月18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新变化,均价跌破16万元大关。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新能源汽车均价较去年同期下降超8%,2025年前9个月均价为16万元,而9月最新均价为15.8万元,价格下降趋势明显,使得新能源汽车更加亲民,进一步走进大众消费视野。
价格下探的背后,是产业链成熟与政策推动的双重作用。电池成本较2022年下降约15%,车企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分摊,为价格下调提供空间。同时,地方政府持续推出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免购置税等政策,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购车成本。尽管小米汽车、问界汽车等高端品牌备受关注,但市场主流仍集中在亲民车型上,这些车型价格多在20万以下,更符合大众消费需求。(来源:一电快讯)
大售后
4、大众安徽与众06多车主遇“充电难”
“30多度,我一个女生,来回挪车、拔插,拖着那么重的枪,汗如雨下,绝望透顶。”杨曦对蓝鲸汽车记者直呼,自己18万左右买的与众06,像买了个“电动祖宗”,充电太难了,每次充电都要试好多个桩,非常焦虑。
杨曦的经历并非个例。近日,多名大众安徽与众06车主也向记者反映了相似的“充电难”经历。车主杜明对记者表示,自己提车至今一个半月,但快充的时候基本上有一半以上的次数都充不上电,“这个问题很烦人,在城市里充电要经常挪车换枪,在高速上有遇到试了好多枪都不行,只能硬着头皮去下一个。”
在深感充电焦虑、历经充电之苦背后,经过向多方反映、求助后,杨曦终于在10月中等到了大众安徽厂家的面对面对谈沟通。
杨曦对记者讲述了整个经过,称厂家的人解释是出于安全性考虑才这样设置,但其对这一解释并不满意,“我跟他们说,我们只是消费者,怎么设计是厂家的问题,用户只想要人车安全,然后顺利充电。不要再教我用什么手法来充电,去哪个品牌充电,承认有问题那么难吗?”
这次面对面沟通的结果,杨曦称,厂家的人承认存在充电问题,并承诺会在46周(即11月份中旬)通过软件升级解决充电问题,希望车主给他们时间。“厂家的人也说10月22日之前会给一个详细的答复,包括什么时候解决的时间表,二是若再次出现这一问题能否退车加赔偿,三是车辆质保问题,四是要在官方渠道发公告承认存充电兼容性问题等。”但截至10月22日蓝鲸汽车记者发稿前,杨曦还未等到详细答复。(来源:蓝鲸汽车)
5、因电动工具起火,一汽修厂5年心血被烧光
近日,深圳一家汽修厂因电动工具内的充电电池起火,导致维修车间被大火吞噬,现场设备尽毁,一片狼藉。店主称,该厂经营四五年,因一时疏忽,“从无到有,又回到一无所有”。
他表示,这是“血淋淋的教训”,呼吁同行务必重视安全——尤其是工具内的电池充电、存放及老化问题,应定期检查维护。“挣钱重要,但守住心血与安全更重要。”
6、嘉兴小区地库奔驰电动车充电后起火消防及时扑救
近日,浙江嘉兴市秀洲区高照街道一小区地下车库发生一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10月19日午时,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报警,称一辆奔驰电动车在充电时突然起火。消防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发现车库内浓烟弥漫,车辆有明火冒出,两侧的丰田和奥迪车辆也受到波及。经过约10分钟的扑救,现场明火被成功扑灭。起火的奔驰电动车被拖出地库,车身下部有大面积烧焦痕迹,但未被严重烧毁。
据消防支队介绍,起火车辆过火燃烧面积约2平方米。起火时,车辆处于预约充电模式,充电已经结束但充电插头还未拔掉。目前,奔驰方面尚未对此事做出回应,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受伤或被困。
消防部门提醒,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应严格控制充电时长,并时刻关注车辆充电状态,通过手机APP等后台监测充电过程中是否有异常数据或报警情况。(来源:一电快讯)
数据
7、国内现存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140.32万家今年已注册24.68万家
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24.68万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其中前9月注册24.61万家,同比增长6.02%。
![]()
10月11日,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140.32万家。
注册量方面,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整体增长态势,2021年全年注册18.73万家相关企业,同比增长104.75%,达近十年注册量增速峰值。2023年全年注册量首次突破30万家,同比增长26.43%至32.31万家相关企业,达近十年注册量峰值。2024年全年注册31.5万家相关企业,虽较前一年有所下滑,但仍处于高位。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24.68万家相关企业,其中前9月注册24.61万家,同比增长6.02%。
8、2025年9月新能源车渗透率飙升至57.8%,A级车表现亮眼
10月20日,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分析2025年9月乘用车市场情况。文章指出,9月份乘用车市场在高基数下实现了6%的增长,其中15万元以下市场较为活跃,小型电动车表现突出。2025年1-9月乘用车均价为17万元,较2024年下降0.7万元,9月均价16.8万元,同比下降0.4万元。
新能源车均价近期逐步下降,从2023年的18.4万元降至2025年的16万元,9月份为15.8万元,价格下降明显,显示出新能源车消费的活跃。新能源车渗透率方面,微型车渗透率100%,A0级小型车达到80%,A级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至44%,C级车新能源渗透率大幅提升,显示出高端电动化的优势。
纯电动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持续高增长,插混车型近三年表现突出,增程车型持续小幅增长。2024年新能源车占比达到48%,2025年9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57.8%,未来几个月新能源车贡献度预计将保持小幅提升。(来源:一电快讯)
9、特斯拉25年Q3营收281亿美元创新高,净利润17.7亿美元不及预期
10月23日消息,特斯拉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受美国消费者电动汽车购买潮推动,特斯拉三季度营收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但净利润为17.7亿美元(非GAAP规则),同比下滑29%,低于分析师预期的0.54美元。这一结果导致其股价在盘后下跌3%。
![]()
特斯拉Q3汽车业务营收增长6%,由去年同期的200亿美元增至212亿美元,得益于创纪录的汽车销量。然而,汽车业务毛利率(不包括监管积分收入)为15.4%,低于平均预期的15.6%。利润下降主要反映了电动汽车售价下调以及运营成本上升约50%,公司称这部分支出增加与人工智能(AI)及“其他研发项目”有关。
特斯拉的能源发电与储能业务Q3营收飙升44%至34.2亿美元,成为增长最快的板块。特斯拉计划在2026年启动Cybercab自动驾驶出租车、重型电动卡Semi以及新型储能系统Megapack3的“量产”。此外,公司正在建设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首代生产线。马斯克表示,Optimus3代可能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发布,预计年底前将在8-10个区域运营Robotaxi服务,并在奥斯汀实现全无人化自动驾驶运营,今年年底前将在内华达州、佛罗里达州和亚利桑那州开展业务。(来源:财联社)
10、宁德时代第三季度营收1041.9亿元;净利润185.49亿,同比增长41.21%
10月20日消息,宁德时代在港交所公告,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21%,平均每日净利润高达2.05亿元,位居全国车企之首。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35%。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0%。宁德时代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041.9亿元,同比增长12.9%;前三季度营收2830.7亿元,同比增长9.28%。作为参考,宁德时代2024年营业收入为3620.13亿元,同比下降9.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
截至2025年9月30日,宁德时代总资产达到896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91%,存货同比增长34.05%至802.1亿元,合同负债同比增长34.05%至406.78亿元。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同比增长67.46%至52.3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9.60%至806.6亿元。在动力电池业绩方面,宁德时代以210.67GWh的累计装车量和42.75%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来源:财联社)
企业动态
11、蔚来李斌立下四季度盈利军令状:重点车型营销、供应链保供、高质量软件交付
近日,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内部会议上强调了公司2025年四季度的盈利目标,将其列为个人VAU(VisionActionUpgrade)的首要任务。李斌指出,实现季度盈利是公司运营效率和经营能力的体现,也是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他提出,要实现四季度盈利,公司需做好三件事:重点车型营销、供应链保供与降本、按时交付高质量软件版本。李斌强调,盈利应通过增加销量实现,而非仅靠削减成本,以避免损害公司长期发展。
李斌还提到,公司将抓住接下来的七十多天,锻炼体系能力,为四季度盈利和未来几年的长期经营目标打下基础。他透露,四季度供应链至关重要,全新ES8的需求超出预期,12月份产能目标为每月1.5万台以上。这显示了蔚来对即将推出的新车型的高期望,以及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来源:一电快讯)
12、零跑汽车CEO朱江明:今年销量目标提前达成,明年将推更多新品,2-3款D系列以及两款A系列
10月17日,零跑汽车CEO朱江明在媒体沟通会上宣布,公司已提前完成去年定下的50万销量目标,并展望2026年将推出更多新产品。零跑计划在D系列推出2-3款新产品,A系列也将推出2款新产品,预计明年将是零跑产品线最丰富的一年。
零跑汽车昨晚发布了旗舰SUVD19,该车型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版本。纯电版电池容量为115kWh,续航可达720km,基于1000V高压平台打造,支持15分钟充电补充350km续航,最大功率540kW。增程版则搭载80.3kWh大电池,纯电续航500km,并配备40L油箱,以纯电为主,油箱作为辅助。
9月份,零跑汽车销量达到66657辆,同比增长超97%,月销量首次突破6万辆,创下全系交付新高。(来源:一电快讯)
13、日产新能源三车齐发,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加速智能化转型
近日,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三款新能源车型,标志着其在中国市场的全新战略布局。这三款新车型包括日产首款插电混动轿车N6、搭载华为鸿蒙座舱系统的天籁(参数丨图片)PLUS,以及日产首款插混皮卡FRONTIERPRO。这些车型均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展现了日产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本土化战略的深化。
日产N6作为品牌首款插电混动轿车,车身尺寸为4831x1885×1494mm,轴距2815mm,搭载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21.1kWh电池,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达130公里。天籁PLUS则以其15.6英寸大屏和HUAWEISOUND音响系统为亮点,外观采用全新V-Motion家族式设计。而FRONTIERPRO插混版搭载1.5T发动机+电机,配备32.8kWh电池,纯电续航135km,同时提供2.0T汽油和2.3T柴油的燃油版本。
日产此次的产品策略调整,不仅体现了其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也显示了其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的适应和转型。通过加强与中国的技术合作和市场响应,日产正寻求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实现新的突破。(来源:一电快讯)
14、比亚迪“来杯迪小饮”商标注册落地跨界餐饮拓展生态
10月19日,比亚迪“来杯迪小饮”商标正式注册成功,国际分类为43类餐饮住宿,涵盖咖啡馆、果汁吧、快餐馆等场景,此举并非突发——早在2024年11月,比亚迪已同步申请“来杯迪小饮”“吾迪小饮”双商标。
业界分析,比亚迪依托全国数千家线下门店,可将门店转化为“迪小饮”落地场景,提升车主保养、客户看车时的服务体验;“迪小饮”命名既绑定品牌,又具亲民属性,契合年轻群体偏好。
也有人分析,比亚迪申请此商标是为了给园区员工服务,毕竟比亚迪员工已过百万之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