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学术氛围正浓。10月23日,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四楼会议室内,一场骨转移多学科诊疗(MDT)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本次会议集结了乳腺科、泌尿科、肿瘤科、胸外科、骨科、血液科、肾内科、药剂科、核医学科、影像科等十余个科室的专家力量,共同探讨骨转移这一临床难题的解决方案。
![]()
凝聚共识,明确方向
下午三点,会议在执行主席韩建军教授的主持下准时开始。大会主席赵建军副院长在致辞中深刻阐述了骨转移多学科诊疗的重要意义。他指出,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上升,骨转移已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建立规范化的诊疗路径。这次全院范围的MDT研讨会,正是为了打破学科壁垒,整合优质资源,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
![]()
层层深入,智慧碰撞
会议设计了“共识要点”、“临床问题”、“观念碰撞”三大篇章,层层递进地探讨了骨转移诊疗的各个维度。
在第一篇章“共识要点”中,史健教授对《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要点》进行深入解读,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权威指导。随后,张敬勉教授分享了《骨转移影像学诊断及评估策略》,系统讲解了各类影像学检查在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每个专题后的“思维碰撞”环节,各科专家踊跃发言,就诊断标准、评估时机等实际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
![]()
进入第二篇章“临床问题”,张国川教授聚焦《骨转移瘤的外科治疗》,从手术适应症、术式选择到围手术期管理,分享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在讨论环节,骨科、肿瘤科、影像科专家各抒己见,就手术时机的把握、多学科协作模式等达成了重要共识。
![]()
第三篇章“观念碰撞”。常媛教授的病例分享真实展现了临床诊疗中的复杂情况,陈成教授、戴玉娜教授等的病例探讨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各科室专家的共同剖析下,一个个疑难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协作的优势。
建立机制,形成共识
经过三个小时的深入交流,会议取得了以下几项共识,一是建立了骨转移MDT常态化工作机制,明确了各科室在诊疗流程中的职责与协作规范。二是形成了具有医院特色的骨转移诊疗路径,在影像评估、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评价等关键环节达成了共识。三是强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推动各科室打破专业局限,共同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
此次骨转移全院MDT学术研讨会,不仅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跨学科协作的有效机制。相信在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的骨转移诊疗水平将实现新的飞跃,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祉。在医学发展的道路上,这种打破学科界限、凝聚集体智慧的探索精神,必将推动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