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举办的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前不久圆满落下帷幕,但在这个品牌本应彰显实力、招商拓渠的盛会上,却出现了一幅不和谐的画面:海南椰岛集团的展位前,动感音乐搭配男女模特热舞互动,各种大胆的操作让人看得目瞪口呆,手中的酒反倒成了这场表演的小配角。
![]()
相关视频一经流出,迅速引发争议:有人觉得“营销有新意,能让人记住就行”,也有人怒斥“简直是夜场式营销”。
01
急于“博出位”的背后是难掩的生存危机
海南椰岛作为保健酒领域曾经的明星企业,2000年登陆A股,成为“保健酒第一股”,凭借其核心产品椰岛鹿龟酒的成功,奠定了保健酒行业龙头地位,2010年营收达到巅峰的16.05亿元。
![]()
但由于集团盲目的多元化扩张以及内部高管频繁变动等多种原因,未能及时调整产品定位,错失转型良机,公司业绩一路下滑。据其财报显示,从2021-2024年,海南椰岛连续亏损,2024年营收仅1.75亿元,同比下降21.97%。
![]()
由于连续亏损,公司被“*ST”,退市风险就像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如今的海南椰岛已再难觅昔日光辉。
![]()
当下,白酒行业面临深度调整,并且有茅台、五粮液等头部企业压阵;保健酒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劲酒等品牌强势崛起,把海南椰岛的市场份额挤压得所剩无几。
在这样举步维艰的绝境下,海南椰岛“病急乱投医”,企图用这种低俗营销手段博得关注,来挽救江河日下的业绩,而全国糖酒会作为行业最大的流量入口,自然成了其“放手一搏”的舞台。
![]()
02
低俗营销:热闹一时的品牌毒药
酒,尤其是传统名酒,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代表着品质与品味。而海南椰岛的这次营销,看似是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博得了关注,实际上与酒的内涵背道而驰,只会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负面印象,对品牌形象的损害是难以估量的。
事实上,海南椰岛的“擦边式营销”并非个例。
此前,椰树集团就多次因其低俗广告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被处罚,近年来,椰树尝试直播带货,但主播着装与舞姿再度被指“擦边”,直播也频繁被中断。
![]()
当品牌形象与低俗挂钩,即便短期内销量有所提升,也难以获得消费者的长期认可与忠诚,依赖低俗手段获取流量,忽视了品牌的长期建设,反而可能让品牌渐渐失去自己的定位,甚至拉低整个行业的形象。
03
流量狂欢下,想破局别丢了“根”
在当今时代,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对营销手段有着更高的辨别能力,光靠“博眼球”留不住人。
对于企业而言,营销破局的核心不是制造短期话题,而是回归“价值传递”本质——通过产品和文化的双重深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对比近年劲酒的营销出圈,其成功绝非偶然。在短视频平台上,劲酒精准抓住年轻消费群体需求,围绕“养生功能”与“亲民价格”两大核心,衍生出“劲酒入喉,姨妈不愁”、“不是洋酒喝不起,而是劲酒更有性价比”等年轻化口碑内容。
![]()
凭借“东方威士忌”“姨妈神仙水”的标签,劲酒实现客群(尤其是女性消费群体)与消费场景的全面破圈,更通过互联网种草营销,将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用户认可。
这背后,是品牌对营销的精准捕捉和把控,不依赖噱头,而是将产品卖点与消费者需求深度绑定,用贴近生活的方式传递核心价值。
![]()
对于整个酒行业而言,海南椰岛的擦边营销风波,更像是一次“警钟”:消费者或许会因一次低俗广告被短暂吸引注意力,但绝不会因此成为忠实用户。
只有沉下心来做产品、做文化、做服务,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长久的走下去。
毕竟,酒是用来品的,不是用来“炒”的;品牌是用来沉淀的,不是用来“消耗”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