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职场中得罪人后主动破局?
其实很简单,学贾诩劝张绣投降曹操的经典谋略,就能帮你应对不少类似的困境。
但有人就会蹦出来问了:当年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曾夜袭曹操,曹操的猛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都相继战死,曹操自己也差点遇险。这么大的仇恨,张绣后来怎么还能跟曹操和解,甚至被重用呢?
问得好,这里咱得先理清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宛城,张绣原本在贾诩的分析下选择投降,可后来贪图美色的曹操却纳了张绣的婶婶邹氏为妾。张绣觉得受了羞辱,才在贾诩的策划下反叛。在宛城叛乱之后,张绣与曹操又进行过几次交锋,互有胜负。
直到官渡之战前,北方的袁绍与曹操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双方都在积极备战。袁绍和曹操都清楚,谁能争取到更多的盟友,谁就能在决战中占据优势,位于曹操南方的张绣集团成为了一个关键的战略棋子。
于是,袁绍和曹操几乎同时向张绣伸出了橄榄枝,张绣面临着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就在张绣倾向于投靠实力更强大的袁绍时,贾诩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归顺他是顺朝廷大义;曹操当下缺人手,我们去了是雪中送炭,比去袁绍那边锦上添花更受重视;而且曹操要成霸业,必然要展现宽容,不会因私仇耽误大事。
后来的事大家也知道了,张绣归降曹操,曹操不仅没提旧怨,还握着他的手热情欢迎,封张绣为阳武将军。这段历史里,贾诩的谋略不是靠求情,而是靠找共识、给价值,恰恰是我们职场破局能学的核心。
不过,历史背景和职场环境不同,我们不能照搬利益至上的逻辑,而是要从中提炼尊重、价值、协作的思路。三个方法教你既能化解矛盾,又能体现你的担当,比单纯道歉更有用。
第一招,别先纠结认错,先给对方需要的价值。贾诩没让张绣一见面就说“我错了”,而是先让曹操清楚,张绣带着部队来归降,能帮他对抗袁绍,稳固南方。核心不是道歉,而是“我能帮你解决问题”。
职场里也一样,比如你和同事因项目沟通闹了矛盾,不用上来就说“我不该跟您争执”,可以换个方式说:“哎,哥,上次项目的事我确实有点急,没跟您捋清楚节奏。不过我整理了一份后续客户跟进清单,还标注了两个能推进的合作意向。您刚接手这个板块,说不定能用上,我等下发您看看。”
这么说的关键不是否定认错的重要性,而是先以价值打开沟通缺口。对方更在意项目推进,你递上有用的东西,他会更关注你能帮到他,反而不会纠结之前的矛盾,毕竟职场里能解决问题,比口头认错更实在。
第二招,找共同目标,把恩怨变成一起做事。贾诩还有个聪明的点,没让张绣单独见曹操,而是让张绣带着部队跟曹操一起打袁绍。两人从仇人变成战友,共同对抗外敌时,旧怨自然就淡了。这招在职场特别好用,比如你之前不小心得罪了同事,现在他成了你的小领导,不用单独找他道歉,可以找机会说:“哥,咱们部门这个季度KPI有点紧,我之前跟的那个客户,最近提了个新需求,拿下的话能顶咱们一半的业绩。我一个人对接,怕考虑不周全,想跟您一起推进,您看行吗?”
他刚升职需要业绩撑场面,你送上门的共同目标,既给了他台阶,又能一起做事。等项目成了,你们一起拿成果,之前的小矛盾早就被一起赢的氛围盖过了。
第三招,不踩对方底线,更要让他看到你的不可替代性。贾诩算准了曹操的底线:可以不计较旧怨,但绝不能容忍张绣再反水。所以张绣归降时,带着全部部队来让曹操彻底放心,同时,张绣的兵力能帮曹操对抗袁绍,这就是他的价值。
职场里也一样,你可以有矛盾,但不能踩对方的死穴。比如同事最在意不被抢功劳,你就别在他的核心项目里抢风头;领导最看重团队稳定,你就别在关键节点闹情绪。更重要的是,要让对方看到你的价值,比如你跟某个大客户关系特别好,只有你能摸清对方的需求,或者你擅长做数据复盘,能帮团队避开风险。哪怕之前有矛盾,对方也会因为你能帮团队成事,愿意放下芥蒂。
职场不是利益博弈场,而是价值协作场。贾诩的谋略能成,本质是因为张绣能给曹操战略价值,而曹操能放下私怨顾全大局。放到现在就是:你愿意为团队创造价值,别人也愿意给你机会。下次再遇到得罪人的情况,别先慌着内耗,先想三个问题:对方现在最需要什么?我能帮他做什么?怎么一起把事做成?想清楚这些,你就不是在化解矛盾,而是在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比任何道歉都管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