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九年,老朱从内部揪出了一桩“空印案”。明朝各级地方要派“上计”粮官到户部对账,账目核对完毕,钱粮交齐,递上自己地方领导出具盖章的文书,户部主事给你再来个回执,你可以回家了!如果核对数字有误,你得赶回原籍重新统计,再来京获取回执。在信息交换不发达的明朝,这样一来一回大半年过去了,啥事都别干了。
![]()
地方为了节省来回交换书信的时间,地方负责人会提前给进京负责对账的“上计”盖一部分空白文书。这被老朱认为是利用空白文书套取朱家的钱粮,勃然大怒,屠刀落下,砍了2万多人的脑袋,流放了数万人。
湖北云梦一个叫范岳的县丞也身陷“空印案”之中。因为罪责稍小,免了死罪,但活罪难逃。范氏一门因“空印案”被发配到了苦寒之地——沈阳卫。从此,范家定居沈阳。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范文程出生于此。祖父范沈官至沈阳卫指挥同知,父亲范楠未入仕途,但家学渊源深厚。少年范文程聪颖勤学,十八岁考取沈阳县学生员(秀才)。
![]()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明金抚顺之战爆发,号称辽东重镇、北方铁桶的抚顺,五天沦陷。这一战,努尔哈赤赚得钵满盆满,抢获9000匹战马、7000副盔甲。努尔哈赤率后金军大肆掳掠汉民。二十一岁的范文程与兄长范文寀被卷入乱军之中。
《清史稿》称兄弟二人主动“仗剑谒军门”投效努尔哈赤,但更多史料表明他们实为俘虏,被编入镶红旗为奴,饱受凌辱近九年。努尔哈赤时期,汉人地位卑微,范文程仅以“书房官”身份处理文书,才智未得施展。
天聪三年(1629年),皇太极为削弱明朝边防,亲率大军绕道蒙古突袭蓟镇。范文程随军出征,虽无正式官职,却在战场展露锋芒。他单骑劝降大安口五城守军,又率火枪队击退明军围攻,因功授游击世职。一次劝降尤为典型——大凌河之战中,他孤身至明军堡垒下陈说利害,竟使七十三名军民放弃抵抗归降,皇太极当场将所获牲畜悉数赏赐于他。
![]()
自古王朝开国谋士能够善终者,凤毛麟角。要么像李善长一样被清算,要么像张良、范蠡一样识趣隐退。范文程是开国功臣中,活得最潇洒安全的一个,历经四朝,朝朝深受倚重。论当汉奸的段位。范文程也是最得夷狄国主信任的一个。在“非我族人,其心必异”的民族成见影响下,汉奸往往都会被他的主子时刻防着,而范文程则深受满清贵胄信任。
天聪七年(1633年),明将孔有德、耿仲明泛海投金,范文程持谕招抚,助其部众安插东京(今辽阳),为清军首支汉军力量的建立奠定基础。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文馆为内三院,范文程任内秘书院大学士,执掌外交敕书与机密奏疏,参与所有军国决策。史载皇太极议政必问:“范章京知否?”若范文程因病缺席,他便下令:“俟范章京病愈决定。”
![]()
崇德六年,松锦战役打得热火朝天。睿亲王多尔衮攻打锦州,久攻不下,无事可干,就把所得战利品,私自提前分了。这一回,皇太极真是气炸了。城池还没攻下来,就提前给士卒发了金银细软,他们哪还有心思战斗下去,就派范文程去把多尔衮、肃亲王豪格、阿巴泰、安平、贝勒、杜杜等人责骂了一顿。
范文程摊上事了,他奉旨调查,最终促成多尔衮自请死罪、豪格削爵的重罚,虽经皇太极宽减为降爵罚银,却埋下日后恩怨。三年后皇太极暴卒,八旗权贵为争摄政之位剑拔弩张。多尔衮与济尔哈朗拥立幼主福临(顺治帝),但风波未息——郡王阿达礼、贝子硕讬密谋拥立多尔衮为帝,事败被杀。范文程因原属硕讬麾下,险遭株连,被紧急拨入镶黄旗避祸。
![]()
崇德八年,皇太极一死,老满洲贵族就开始找范文程的麻烦。豫郡王多铎是一个“母老虎倒爬树”的愣头青,在一票贵族的怂恿下,虎了吧唧闯入范家,把范文程小妾刘氏给抢走了,强行让这位江南来的刘氏给自己“辅导”了三个月的中原文化。
老满洲贵族一看,多铎这厮太虎了,大伙纯粹是打嘴炮过过瘾,没想到他来真的。最终,在贵族的调解下,多铎仅罚银千两、削十五牛录了事。另外摆一桌酒席赔罪,这事就翻篇了。
范文程隐忍未发,却对朝局生出戒心。
![]()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消息传至盛京。清廷犹疑是否入关时,范文程抱病上书多尔衮,力陈千载良机:“明之衰亡已如朽木,当直取中原,以安天下。”他提出三大方略:以“复君父仇”之名讨伐李自成;严令清军“勿杀无辜,勿掠财物”;招抚汉官“复其职”、百姓“复其业”。多尔衮采纳其议,挥师入关。
山海关之战后,清军沿途遭遇汉民逃亡。范文程扶病草拟檄文,以“义兵之来,惟诛闯贼”安抚人心,署名颁布各城。这份宣言迅速稳定局势,五月初二清军入京时,百姓已渐归田里。他随即实施善后之策:禁止士卒劫掠,严惩借“捕贼”之名诬告的宵小;又奏请以帝王礼厚葬崇祯帝,令官民服丧三日。此举赢得故明士绅涕泣归附,京畿秩序旬日恢复。
![]()
清廷定鼎北京后,范文程总理枢要,昼夜值守宫中,革除明末“三饷”苛税,推行“满汉一体纳粮”,甚至当廷斩断案角震慑反对的满洲贵族。但多尔衮权势日炽,自封“皇父摄政王”,党羽刚林、祁充格等把持朝政。范文程为避祸托病家居,渐被排挤出议政核心。
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病逝,其心腹因篡改《太祖实录》遭诛杀。刑部以“同改”罪名议定范文程革职抄家,顺治帝却特旨开脱:“昔年硕讬谋逆,范文程未预;睿王悖逆,彼托疾避嫌,人所共知。”仅作革职留任薄惩,次年复官。
![]()
晚年的他主持重开科举,三任会试主考,倡言“举才不分满汉”,促成《赋役全书》《洪武宝训》译制,为清朝财税与文化整合奠基。顺治十一年(1654年),他屡疏乞休,退隐林下。
康熙五年(1666年),范文程病逝,谥“文肃”。康熙亲撰祭文,题“元辅高风”匾悬其祠堂,极尽哀荣。这位曾为明朝秀才的谋士,因投效异族背负“贰臣”之名,皇太极称其“朕之心膂”,多尔衮誉其“功冠群臣”。
沈阳故宫高悬他手书的“正大光明”匾额时,在明末腐朽与清初勃兴的夹缝里,一个汉奸士人终于逃避了历史的拷问,修成了“正果”。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