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球新能源战打响!供应链资源被抢,中国车企成本要涨

0
分享至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2025年12月31日,延续十余年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将正式落幕。

当政策“保护伞”即将收起,中国车企还没来得及缓冲,全球新能源供应链的资源争夺战已硝烟弥漫。

锂、钴等关键原材料被多国卡脖子,价格半年内暴涨30%,叠加国内补贴退坡的压力,曾靠政策红利领跑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正面临成本陡增的严峻考验。

这场全球博弈中,中国车企能守住优势吗?



购置税政策的调整堪称行业分水岭,这项自2014年9月起实施的免征政策,历经多次延续后,终将在2025年末画上句号。

根据2023年6月披露的公告,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能源汽车将改为减半征收购置税,且每辆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购置日期以购车发票或海关缴税凭证开具时间为准。

这意味着一辆售价15万元的新能源汽车,未来最多需多缴7500元税款,若2028年政策完全退出,税额将增至1.3万余元。



地方补贴的退坡更让成本压力雪上加霜,多地已推出额度有限、先到先得的补贴政策,深圳、杭州等新能源汽车消费重镇的补贴金额较2023年缩水40%,部分城市甚至明确2025年底前全面取消地方购车补贴。

双重政策调整下,车企长期依赖的隐形补贴正在消失,成本压力将直接传导至终端定价。

政策退坡的同时,全球新能源供应链的资源争夺已进入白热化。



中国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体系最全的新能源供应链,从锂钴原材料到三电系统再到整车制造实现全链条覆盖,但上游资源高度依赖进口,锂资源对外依存度超70%,钴资源更是高达90%。

2023年智利推动锂矿国有化,要求外资企业只能以合资形式参与开发,直接影响中国企业在当地的锂矿开采权,阿根廷则将锂矿出口税从4%提至15%,进一步推高原材料成本。

国际资源博弈已开始冲击中国车企的利润空间,2024年动力电池占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的比例仍高达55%。

而锂价从2024年初的18万元/吨飙升至年末的23.4万元/吨,单辆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成本因此增加近万元。



为应对资源卡脖子,宁德时代在阿根廷投资建设锂矿加工厂,比亚迪则入股非洲刚果(金)的钴矿项目,但海外布局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短期难以缓解成本压力。

供应链压力尚未缓解,市场竞争的格局又在发生深刻变化,曾被寄予厚望的纯电动汽车(BEV),至今未能突破固有短板。

尽管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充电网络,截至2024年底充电桩数量超600万个,但节假日高速服务区一桩难求仍是常态,北方冬季纯电动车续航缩水50%的问题也未彻底解决。



对缺乏固定车位安装家充桩的用户而言,数十分钟的充电等待与燃油车几分钟加满油的便捷性形成鲜明对比,成为购车决策的重要阻碍。

电池安全与保值率问题更让消费者犹豫,2024年国内仍发生32起新能源汽车电池自燃事故,虽占比不足万分之一,但引发的公众焦虑持续发酵。

同时,电池衰减导致的换电成本居高不下,一辆使用3年的纯电动车换电费用可达5万元,使得其3年保值率仅为45%,远低于同级别燃油车的65%。

这种差距在政策补贴退出后,直接削弱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吸引力,燃油车则凭借百年技术积累守住阵地。



在发动机热效率、变速箱平顺性和底盘调校等核心领域,大众、丰田等传统车企仍保有优势,部分燃油车发动机热效率已突破45%,百公里油耗低至5升,与混动车型差距缩小。

更值得关注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车型的异军突起,2024年其销量达514.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40%,其中比亚迪凭借DM-i技术拿下248.54万辆销量,市场份额接近50%。

这类以油补电的过渡车型,既解决了纯电续航焦虑,又比传统燃油车节能30%以上,精准契合了消费者的务实需求。

市场的理性回归,让政策退坡后的行业洗牌加速到来。



过去十年,政策红利催生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狂飙突进,渗透率从不足1%飙升至30%以上,一线城市更是超过50%,特斯拉入华带来的鲶鱼效应还催生了蔚小理等新势力,推动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

但长期政策喂养也滋生了问题:部分企业靠政策套利生存,缺乏核心技术却占据产能。

地方政府招商竞赛导致结构性产能过剩,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仅60%,当政策光环褪去,这些泡沫正在被戳破。

2024年已有3家造车新势力因资金链断裂退出市场,多家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某新势力年销量增长20%,净利润却亏损扩大至35亿元,根源在于失去补贴后,成本压力无法通过规模效应消化。

未来,缺乏技术壁垒和成本控制能力的企业将加速被淘汰,资源会向头部企业集中。

消费者结构的变化更倒逼行业转型,早期新能源汽车买家多为技术爱好者或受牌照限制的刚需群体,对价格和保值率敏感度较低。

如今市场进入大众普及阶段,消费者既关注智能座舱、高阶辅助驾驶等创新配置,更看重可靠性、耐用性等传统指标。



这要求车企从堆料式创新转向品质化竞争,而这正是传统车企的优势所在,吉利、长城等企业依托燃油车时代积累的品控体系,其新能源车型投诉率较新势力低30%。

技术突破的紧迫性也在加剧,现有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已接近300Wh/kg的物理天花板,若无法实现革命性创新,新能源汽车难以对燃油车形成真正的降维打击。

被寄予厚望的固态电池虽能量密度可提升至500Wh/kg以上,但商业化落地时间从2025年推迟至2030年,L4级自动驾驶技术受限于法规和成本,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应用。



头部车企已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比亚迪研发费用达200亿元,长安汽车也投入150亿元攻克电池与智能驾驶技术,但技术突破的不确定性仍存。

这场全球新能源战与行业洗牌,对中国车企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政策退坡剥离的是依赖补贴的落后产能,而非新能源技术路线本身。

全球资源争夺虽推高成本,却倒逼中国企业加速供应链自主可控,2024年中国盐湖提锂技术实现突破,产能占比从10%提升至25%,未来有望进一步降低对外依存度。

插混车型的崛起则为中国车企争取了技术迭代的时间窗口,比亚迪、吉利等企业已通过混动技术打开海外市场,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增长52%,在东南亚、拉美市场的份额超20%。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走过政策驱动的青少年期,正在市场驱动的成年期接受全球检验。

供应链的短板、成本的压力、技术的瓶颈,都是成长必须跨越的关卡。

但凭借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持续的技术投入和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中国车企完全有能力在这场全球竞争中站稳脚跟。

当行业泡沫褪去,留下的将是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它们将推动中国从汽车大国真正迈向汽车强国,这或许就是这场洗牌最深远的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破案了!医生的视频是男主自己用手机拍的,同步云盘后被曝光了

破案了!医生的视频是男主自己用手机拍的,同步云盘后被曝光了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14:54:24
水贝市场暂时处于半停滞状态

水贝市场暂时处于半停滞状态

财联社
2025-11-09 15:32:06
90年代,为什么中国选择了VCD而不是DVD?

90年代,为什么中国选择了VCD而不是DVD?

创业者李孟
2025-11-09 00:52:34
章泽天在英国和一帮富商共进晚餐,她的打扮一言难尽,肋骨外翻。

章泽天在英国和一帮富商共进晚餐,她的打扮一言难尽,肋骨外翻。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07 12:39:22
1换4,再见开拓者!杨瀚森交易大获成功,灰熊这次真捡到宝了

1换4,再见开拓者!杨瀚森交易大获成功,灰熊这次真捡到宝了

陈秣爱钓鱼
2025-11-09 23:21:30
陕西咸阳一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被公诉

陕西咸阳一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被公诉

上游新闻
2025-11-09 15:23:04
博主称甘肃临夏有货车私自向大夏河中排放粉紫色不明液体,经检测为含高锰酸钾的运鱼水,环保部门回应

博主称甘肃临夏有货车私自向大夏河中排放粉紫色不明液体,经检测为含高锰酸钾的运鱼水,环保部门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9 14:57:41
中储粮济宁直属库致7死事故调查报告公布,12人已被采取强制措施

中储粮济宁直属库致7死事故调查报告公布,12人已被采取强制措施

界面新闻
2025-11-09 15:18:44
一场台风,让菲律宾看明白了,马尼拉时报发声:菲律宾人,回家吧

一场台风,让菲律宾看明白了,马尼拉时报发声:菲律宾人,回家吧

李子橱
2025-11-09 21:10:03
燃爆了!到场观众62196人!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燃爆了!到场观众62196人!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BRTV新闻
2025-11-08 21:03:30
俄罗斯多名航空技术人员坠机身亡

俄罗斯多名航空技术人员坠机身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18:58:06
102分,哈兰德是本赛季英超范特西首位突破100分的球员

102分,哈兰德是本赛季英超范特西首位突破100分的球员

懂球帝
2025-11-10 03:02:25
太惨了!烟台渣土车压扁宝马车,死亡司机身份曝光,是年轻女教师

太惨了!烟台渣土车压扁宝马车,死亡司机身份曝光,是年轻女教师

火山诗话
2025-11-09 16:09:29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今年的中欧关系,怎么看?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今年的中欧关系,怎么看?

上观新闻
2025-11-09 19:56:17
从下一个星期一开始,人民币将会被踢出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期货合约

从下一个星期一开始,人民币将会被踢出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期货合约

流苏晚晴
2025-11-09 21:02:26
萧美琴现身欧洲议会,对百余议员发表“台独”演讲,中方罕见震怒

萧美琴现身欧洲议会,对百余议员发表“台独”演讲,中方罕见震怒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09 12:48:23
绝了,伦纳德绝了!NBA第一玻璃人超巨

绝了,伦纳德绝了!NBA第一玻璃人超巨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9 16:40:46
北京传来悲痛消息!14亿国人的“守护者”去世了,一路走好!

北京传来悲痛消息!14亿国人的“守护者”去世了,一路走好!

小娱乐悠悠
2025-11-09 11:56:12
新帅上任三把火,国足阵容将大洗牌,7位主力恐遭清洗 ,武磊在列

新帅上任三把火,国足阵容将大洗牌,7位主力恐遭清洗 ,武磊在列

球场新视角1号
2025-11-09 15:27:21
家门口发现人参,浙江男子直接生吃半根!结果悲剧了…

家门口发现人参,浙江男子直接生吃半根!结果悲剧了…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9 06:06:23
2025-11-10 03:20:49
不写散文诗 incentive-icons
不写散文诗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
3101文章数 3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态度原创

房产
亲子
旅游
健康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亲子要闻

宝妈必学,孩子防侵犯能力中的ACM为什么很重要?

旅游要闻

上海博物馆东馆:古今撞个满怀,逛一次就难忘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