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加索地区空中力量平衡因两国战机采购重塑——阿塞拜疆以46亿美元从巴基斯坦购入40架中巴联合研发的JF-17“雷电”BlockIII战机,直接推动亚美尼亚加速与印度谈判引进Su-30MKI多用途战机以制衡,双方采购背后均涉及盟友协作与区域影响力博弈。
![]()
阿塞拜疆的空中力量升级:JF-17BlockIII采购
阿塞拜疆采购的JF-17BlockIII由巴基斯坦航空综合体(PAC)与中国成都飞机工业集团联合研发,集成歼-20相关技术特征,含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与先进电子战系统,核心用于替换老旧俄制米格-29,提升作战与打击能力。
![]()
此交易不仅是JF-17出口里程碑,更打破高加索地区传统俄制武器主导格局,标志中巴在该区域影响力突破——尤其是在印巴57空战中,JF-17也有立下战功,使得它成为极具性价比的选择。
亚美尼亚的制衡举措:Su-30MKI与多元防务合作
2023年底起,亚美尼亚与印度斯坦航空(HAL)磋商采购8-12架Su-30MKI。该战机为俄制Su-30印度定制版,由HAL本土生产,搭载印度自研航电、电子战系统及“阿斯特拉”超视距导弹(BVR),印度已列装270余架,后勤技术支持成熟。其优势在于双发推力矢量设计(AL-31FP发动机)、长续航、多任务载弹量(可携BVR导弹与精确弹药),成本低于法国“阵风”,且兼容亚美尼亚现有Su-30SM升级需求。
![]()
亚美尼亚已从印度引进“阿卡什”1S中程地空导弹系统(2024年11月首套交付,2025年中交付第二套)与“皮纳卡”多管火箭炮,同时联合法国采购“凯撒”自行火炮,旨在丰富武器来源,减少对俄依赖。
法国曾推销“阵风”,但因两重因素被弃:一是成本过高;二是此前印巴冲突中,有传闻3架印度“阵风”被巴基斯坦J-10CE(携PL-15导弹)击落,亚美尼亚担忧其在高对抗空域的生存能力。
亚美尼亚空军现状与防空体系升级
亚美尼亚空军规模较小(约5000人、70架作战飞机),核心承担要地防空与山地空域管控:
-现役主力战机:4架2019年引进的俄制Su-30SM、15架Su-25“蛙足”对地攻击机;
-旋翼机部队:30余架直升机(含米-24/35武装直升机、米-8/17通用直升机),辅以伊尔-76运输机及L-39、雅克-52教练机;
-防空转型:从苏制老旧系统(S-300、“山毛榉”-M2等)向现代化升级,“阿卡什”1S列装后显著强化中低空反巡航导弹与低速飞行器能力。
战略影响与潜在挑战
若亚美尼亚列装Su-30MKI,将获JF-17难以匹敌的能力:更长山地滞空时间、反辐射/防空压制(SEAD/DEAD)能力(可携反辐射导弹压制阿塞拜疆防空)、与“阿卡什”1S协同的防空-制空链条,能有效制衡阿塞拜疆依赖的无人机体系(2020年纳卡冲突中无人机起决定性作用)。
![]()
阿塞拜疆或加速JF-17升级(强化AESA雷达、提升电子战能力、配更远射程BVR导弹),同时深化与土耳其协作——整合土耳其预警机、加油机及无人机瞄准系统形成新的体系优势,迫使Su-30MKI耗油巡逻以削弱续航;此外可能增购机动地空导弹、电子干扰设备与假目标,降低Su-30MKI探测打击效率。
不过亚美尼亚的实施也有相应的风险——Su-30MKI列装需配套重型战机基础设施(跑道、加固机库等)、备件供应链与武器储备,且需规避制裁;同时需部署快速跑道修复部队、分布式阵地及抗干扰指挥系统,防止阿塞拜疆先发打击,否则Su-30MKI或沦为“面子资产”。
![]()
此次空中力量竞赛本质是“盟友体系与技术路线对抗”:阿塞拜疆依托中巴技术(JF-17)与土耳其协同,巩固空中优势;亚美尼亚绑定印度(Su-30MKI+防空)与法国(火炮),摆脱对俄依赖。但Su-30MKI能否成为“战争改变者”,取决于印度持续支持(技术、备件)、亚美尼亚体系化整合能力(战机-防空-指挥协同)及应对反制的效果,缺失这些支撑,区域空中力量失衡风险将持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