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访千年古刹水陆庵(散文)
作者/沈明义
【作家/诗人风采】
![]()
★沈明义,生于1948年11月,陕西西安人,大学文化,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陕西省优秀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四十余年,曾任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退休后在某民办学校任职。喜好写作,曾有多篇论文、散文在报刊发表,业余时间也尝试写诗填词。
![]()
【作家/诗人作品】
参访千年古刹水陆庵(散文)
沈明义
连阴雨下了二十多天,待在家里实在烦闷。老同学推荐我参加某会员“一日游”活动,参访千年古刹水陆庵,游览秦岭江山风景区,我便欣然报了名。眼看出游的日子到了,老天爷依然下个不停,心想要泡汤了。没成想清晨起来天竟放晴了,阳光重现,让人喜出望外。匆匆收拾好行装奔向玉祥门外乘车点,会员们大都到了,个个兴致勃勃等待出发。七点四十分准时发车,载着欢心载着欢笑载着欢歌驶向大美秦岭。
九点多到水陆庵,寺庙门前已停满大巴车,足有十多辆。水陆庵位于蓝田县河湾口村,南依秦岭,北临灞水,坐落于形似卧鱼的小岛尾部,三面环水,环境清幽。占地十几亩的寺院一下子涌来五六百游客,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我随着人流穿过山门走进寺院,迎面一尊汉白玉观音像立于水池中莲花座上,两腮丰润,眉目疏朗,樱唇微启,玉面含笑,手持净瓶杨柳,一副端庄恬静的慈悲相。整个院落是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前有山门,两侧有厢房,中间是中殿和大殿。
中殿三间阔,供奉弥勒佛塑像,两侧为四大天王塑像。弥勒佛袒胸露腹,大肚比丘,手持念珠,两腿一屈一盘,笑容可掬坐在蒲团之上,几乎填满了殿内空间。弥勒佛笑嘻嘻地看着来往过客,仿佛提醒世人要“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都说“量大福大”,可芸芸众生真正悟透者能有几人?
![]()
大殿即大雄宝殿,五间阔,门楣上方悬挂“水陆庵”大匾,为赵朴初书写,笔法苍劲有力,与古刹雄浑气魄融为一体。踏入大雄宝殿,迎面中隔塑有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勒佛像,三佛端坐须弥座上。中间释迦牟尼肩宽膀阔,宽袍大敞,黄面温静,法相庄严;两侧药师、阿弥勒佛儒雅端庄。三尊佛左右各有协侍侍立,双手合十,神态肃穆慈悲。佛像背光金碧辉煌,精美绝伦。中隔背面是三大菩萨塑像,观音菩萨高坐龙台,文殊菩萨骑青狮,普贤菩萨骑白象,还有地藏菩萨、十六臂观音像等,个个栩栩如生。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大殿四壁的泥塑彩绘群,相传出自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手。泥塑采用连环画形式,以悬塑、圆雕、浮雕等技法,演义了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传略故事与道教文化。内容有五百罗汉过海、释迦八相、千人听经图、释迦牟尼涅槃等,山水拱桥、园林瀑布、亭台楼阁、殿宇宝塔,错落有致,构思精巧,布局严谨,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布满整座佛堂。塑像大小不一,大的比真人还高,小的不过巴掌大,神情姿态各不相同,十分生动传神。塑像据说有3700余尊,当地人用“三十六斗菜籽”来形容数量之多,被誉为“天下第一彩色连环壁塑”。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彩绘大都脱落了,看起来灰蒙蒙的,不过这正显示出沧桑古朴的风貌。
大殿后面有一个小园圃,苍松翠柏森然而立,芳草杂花萋萋相间,墙外水流潺潺绕寺而去,环境清幽雅致。园角有亭翼然,名曰“悟道亭”,亭柱楹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取自李商隐《锦瑟》诗。亭边一块大石镌刻“灵境”二字,游客纷纷留影,不知可曾识得“灵境”含意?旁边另有一石,镌刻贾平凹1989年5月7日游水陆庵题字:“游关中名庵,独坐庵后,乱石如屋,苍柏森然,静欢流水,生极虚涵,草木精气入禅坐,忌想嚣烦世界,哪有几多境地?”(原文无标点)大概是作家游览古刹,触景生情,抒发自己人生感慨吧。但于我,今日漫步红墙灰瓦间,梵音低回,轻轻叩击我的心扉;青烟袅袅,心随佛光舒展,境因岁月沉淀,所有的执念也仿佛在香火中化作一缕青烟随风散去,忘却了尘世纷扰。
![]()
出了水陆庵对面是下悟真寺。下悟真寺规模较小,亦为四合院式布局,包括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偏殿。悟真寺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得名自“顿悟真说”。悟真寺分上下两院,上院位于莲花山腰,下院位于山脚,鼎盛时拥有殿宇庭堂4000余间、僧众千余人,为隋唐长安地区规模最大的佛寺之一,是净土宗祖庭。唐宋许多诗人都有题咏悟真寺的作品传世,白居易曾五天五夜游览悟真寺流连忘返,写下《游悟真寺》130韵长诗,成为古代描写寺院长诗之最。现在的下悟真寺是当代重建的,与水陆庵面对面。一座叫寺一座叫庵,近在咫尺,相伴千年。
一进山门是弥勒殿,弥勒佛大肚朝天笑呵呵注视着每位到访香客;四大天王身披甲胄,手持法器,足踏夜叉分列两侧,雄浑威武。进入寺院,左侧是地藏菩萨殿,右侧是耶稣观音殿,正中间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画栋飞甍金碧耀目,供奉着一尊长达18米的泥塑大卧佛,号称“世界第二大泥胎卧佛”。卧佛身披大红袈裟,右臂支首,左臂自然放置于身,两腿微曲叠放,右向侧卧狮子床上,庄严肃穆,仪态安详。卧佛两侧山墙装饰有《观无量寿经》等佛教经变故事的数百尊罗汉彩塑和壁画,与卧佛本体共同构成层次丰富的视觉艺术空间,展现了净土宗寺院的文化特征。不少游客上香跪拜,默默虔诚祷告,不知祈求佛祖保佑什么。我向来不信佛,但仰瞻佛祖圣像慈悲静谧的面容,忽然明白,真正的庇佑并非来自外在的祈求,而是源于内心生出的恬静与淡然,虽不能超凡脱俗,亦可带着被洗涤过的心,重新走入红尘,找回那份被遗忘的从容与力量,去寻找新的生活方向。
走出寺庙的禅意,脚步不自觉地轻快起来,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下,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碎梦。我又跟随大家上车,奔向秦岭深处的江山景区,走进那泼墨山水里,欣赏那山风染红的秋意。
![]()
~~~~ 诗艺国际 ~~~~
文学殿堂,文友栖园
不忘诗心,砥砺前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携手并肩,与时共进
欢迎长期赐稿,再现诗意生活
传统诗、词、曲、赋,现代诗歌
译诗,诗评,诗配画
文学理论
散文,随笔,杂文、小说
来稿请寄:153811241@qq.com
无限精彩,尽在【诗艺国际】平台!
长按&扫码即可关注
~关注,是一种支持;分享,是一种美德~

✾✾✾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不忘诗心,砥砺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