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雨后天晴,秋高气爽,顺着关中环线、老西蓝路去了次厚镇和石鼓山,远山如黛、鸟语花香、气正风顺,感恩祖先,感恩时代,让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车子驶过关中环线,雨后的路面像一条深色的绸带,湿润而光洁。两旁的梧桐,叶子已染上深浅不一的秋色,黄的,赭的,间或还有几片倔强的绿。雨水洗净了尘埃,那颜色便格外鲜明,亮烈烈的,带着一种清冷的贞静。空气是沁凉的,吸入肺腑,有一股草木与泥土混合的清气,教人精神为之一振。这秋日雨后的晴,不像春日的媚,夏日的烈,它是疏朗的,高远的,像一块上好的青玉,冰凉而通透。
转入老西蓝路,景致便更见幽邃了。路是有些年岁的,蜿蜒在起起伏伏的丘壑之间。远远地,便望见了那秦岭“远山如黛”。这“黛”字用得实在是好,那山峦的轮廓,在薄薄的、尚未散尽的雨霭后面,呈现出一种画家笔下才有的、温润的青灰色,一层叠着一层,淡入天际。山体静默着,仿佛亘古以来便是如此,看惯了人间的秋月春风。这静默里,自有一种浑厚的、不容置辩的力量。
车轮不紧不慢地滚动,窗子开着,便有断续的鸟鸣溜了进来。那声音是清脆的,一粒一粒,像饱满的露珠滴落在玉盘上,却又被这广漠的、清寂的秋光衬得有些渺远了。路旁的野菊,一丛丛,一簇簇,开着细小而繁密的金黄的花,那香气也是细的,幽微的,不像花香,倒像是什么人把一缕阳光揉碎了,洒在风里,须得静心才能捕捉得到。这便是“鸟语花香”了,但这“香”与“语”,都滤去了秾丽,只剩下秋日独有的、淡远的意味。
厚镇静静地卧在山脚下。青灰色的屋瓦,被雨水浸得颜色深沉,偶有几缕未干的湿痕,在阳光下闪着幽光。这镇子,这山水,养育了我的先人。他们或许也曾在这桥上驻足,看同样的流水,感怀不同的心事。我的血脉里,流淌着他们看过的日月,耕过的土地。这念想,并非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踏实的、温暖的维系,让我觉着自己不是无根的浮萍。
辞了厚镇,便转往石鼓山去。山不高,但形势雄奇,真如一面巨鼓矗立天地之间。攀上山巅,风便大了些,猎猎地吹着衣袂。这风是干净的,有力的,带着山野的气息,这便是“气正风顺”了。极目远眺,渭河如带,田畴如棋,村庄与道路,都成了微缩的景致。天地是如此开阔,历史的风云仿佛就在这山间聚散。站在这儿,个人的那一点烦忧,便显得何其渺小了。
下山时,夕阳已将西边的云彩染成了温暖的橘色与瑰紫。回望石鼓山,它在暮色中成了一个黛青的剪影,愈发显得沉静、庄严。这一日的行走,像一次洗礼。我的心中,充满了对这土地,对这源流的感恩。这时代,给了我们安稳的现世,让我们可以自由地追寻、踏实地生活。这感恩,不是一句空话,它化作了脚下坚实的力量。
归途上,华灯初上,一片安宁祥和。那远山的黛色,那清冽的秋风,还萦绕在我的心怀。这秋日的旅程,让我更清晰地看见了来路,也更坚定了前行的方向。为了脚下这深厚的土地,为了这不负韶华的时代,是该抖擞起精神,好好做一番事业的。这念头,像一颗种子,在这气正风顺的秋日里,落进了心田,静待着萌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章文字部分来自于AI辅助创作,摄影作品是我的原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