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要过度介入孩子的因果

0
分享至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安东尼朗读音频

北大临床心理中心唐登华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妈妈,向他咨询,“都说三十而立,我这儿子三十岁了还一事无成。”

唐教授不明所以,细细询问后发现其中关窍。

从小到大,这孩子的所有事都由妈妈做决定。

大学专业、毕业后从事的工作,都是妈妈亲自帮孩子选好;

就连好不容易谈上的女友,也因为妈妈嫌弃对方家境不好,让儿子分手。

后来,这位妈妈又拼命给儿子介绍对象,有的条件不错,硬逼着儿子去相亲,每次约会回来,妈妈还会问得特别仔细。

唐教授调侃说:

为了省事,妈妈干脆陪着去约会,或者干脆妈妈替儿子去相亲,选个自己喜欢的当儿媳妇得了。

这句话是玩笑,但也是唐教授在提醒:

看似孩子不成器,问题却出在妈妈身上。

很多人以为对孩子好,就是帮孩子避开所有麻烦、扫清所有障碍。

其实不然,真正伤孩子最深的,从不是他成长里要尝的那些辛酸苦辣,而是父母把他护得太周全。

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莫过于过度介入孩子的人生,破坏孩子的因果。


之前知乎上有个热门讨论,叫“你越是帮孩子做好每一件事,孩子越做不好每一件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给大家分享三个真实例子。


一个是邻居丽姐的儿子乐乐,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大小事都由丽姐一人包揽。

详细到孩子每天吃什么,几点喝水,何时写作业,上学带什么东西。

所以,整个小学阶段,乐乐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可乐乐上初中住校后一切都变了。

没有了妈妈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孩子宛如一个才接触生活的孩子,学习一落千丈,生活一塌糊涂。

一个是网友@黎吧啦的分享。

她高中时文科成绩很好,学校老师和她本人都想选文科。

但是父母不同意,说亲戚家孩子学理科好就业,硬生生把她的分班表改了。

她拗不过家里,只好去了理科班。

可理科实在不是她的长项,再拼命也学不进去,最后连本科线都没过。

最后是朋友@杨子的亲身经历。

朋友大学毕业后,父母不让找工作,让她去考公,四年都没能上岸。

接连的失败,让她彻底崩溃,最后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

这个结果自然违背了父母当初的初衷。


教育专家李玫瑾曾说过:

父母过度介入孩子的人生,本质是一种情感剥削。

这种情感剥削里,包含着父母对孩子的高要求、高期待、高压力。

短期看,似乎是给孩子灌输了貌似正确的建议,指出了正确的道路。

但长期下来,既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和成长的宝贵机会,也会让孩子心力交瘁,在无措中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很喜欢一句话:好的山水画,需要留白。

其实好的养育,亦如此,需要父母留有余地,给孩子发挥的空间。


网上曾有个问题:

现在的父母为什么活得越来越累?

有个高赞回答说:

因为你总是操心你的孩子,很少关心自己。

话虽浅显,却道出了当代父母的现状。


前段时间重温电视剧《大考》里,有一幕让我记忆犹新。

妈妈董碧华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才,为此,她不惜辞去工作,在家全职陪考。

她把所有精力都给了儿子,照顾孩子生活起居,一日三餐,儿子写作业时也全程陪着。

本以为儿子会感激她,没想到却趁她累睡着时偷偷画起了漫画。

董碧华醒来看到时怒不可遏,一气之下撕毁了儿子的漫画。

当然,孩子也不甘示弱,盛怒之下对妈妈说:

你是不是有病啊? 你真是太恶毒了,你连后妈都不如!


董碧华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哪一步出了岔?

为什么工作没了,时间废了,最扎心的是儿子眼里也没她这个人。

说到底,不过是她拼命掌舵孩子的命运,结果把自个儿的船也凿沉了。

现实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不少的父母。

有人为孩子全职陪读,砸锅卖铁买学区房,房贷压力如山;

有人为孩子日夜蹲守培训班,做各种时间计划,自己一口热饭都没时间吃;

倒不是说,为孩子付出就是错误。

只是啊,一生都为了孩子而活,围着孩子打转,等孩子好不容易长大,自己又老了。

等老年再回看一生,发现自己年轻时想做的事一个没做,想去的地方一个没去,等再想做时,已然没了精力。


听过一句老话:

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也。

事情做得过度了,跟做得不够一样。

教育中,父母为孩子,倾尽所有精力,用“透支式付出” 燃烧自己,最后的结果也多半是双向损耗。

不如一半爱孩子,一半爱自己。

不因孩子所累,常怀养己之心,也让自己的人生可以多一些光彩。


听过一个有意思的寓言故事。

一个小和尚日夜参禅、功课做得尽善尽美,却始终无法开悟。

第二日,他向老和尚请教。

老和尚不语,只是先让他用装满水的碗融一把盐,盐久未化;

然后,又让他用装满水的碗融半把盐,盐很快化开。

老和尚笑容可掬,对小和尚说:“盐不是越多越好。”

盐太多,就会超出水能融化的能力。

教育也一样,若太过使劲,过度介入孩子的人生,就超出了双方能力所能承受的极限,伤人伤己。

只有学会用巧劲,才能让教育事半功倍。


第一,善用“自然惩罚效应”,不做孩子的“橡皮擦”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

儿童所受到的惩罚,只应是他的过失所招来的自然后果。

这就是自然惩罚效应,即让孩子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行为自然引发的后果买单。

而不是父母替孩子解决问题后,再惩罚孩子。

比如孩子不吃饭,过了饭点就挨饿,这是自然后果。

但这时若父母惩罚孩子不能看电视,这就是外在的、即时的惩罚。

这种惩罚往往会用力过猛,孩子既不知缘由,也不能真正理解自己错在哪里。

第二,巧用“留白效应”,给孩子做决定的权力

作家白落梅说:“真正完美的人生当留白。”

我想说:真正优秀的教育,必须留白。

也就是,留出一些空白让孩子发挥,想象,自行决定做法。

比如孩子的衣食住行,父母可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

再比如孩子上兴趣班,交友等方面,亦是如此。

只要不出大问题,都应该尽管放心让孩子自己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妙用“霍桑效应”,调控对孩子的关注度

什么是“霍桑效应”呢?

心理学上的解释是,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时,他的言行举止,就会刻意发生改变。

当父母过度关注孩子时,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并不是他们最自然的表现。

所以,当孩子表现优秀时,可以多鼓励他,增加孩子继续努力的积极性;

但若是孩子犯了错,可以适当降低对孩子的关注。

避免讲道理或硬碰硬,减少他们因犯错带来的内心焦虑和不安。

从而,给他们一个自我修正的时机。


听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

一段健康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父母与孩子的互相配合,而不是父母单方面的介入。

好的亲子关系,是互相进步,共同成长。

若父母一味发力,孩子被迫接受,只会失去教育的价值,孩子成为父母的附属品。

同样,父母也会在教育中失去自我,成为孩子的养料。

学会守好自己与孩子的边界,经营好自己,是每个父母都需要学习的课题。

点亮,与所有父母共勉。

作者 | CC

主播 | 安东尼,朝鲜冷面下藏着一颗韩国烧烤的心。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十点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详解徐杰落选国家队3大原因:身高+功能劣势 秀恩爱难掩场外丑闻

详解徐杰落选国家队3大原因:身高+功能劣势 秀恩爱难掩场外丑闻

醉卧浮生
2025-11-13 16:07:27
婚姻事业全无,沉默4年后,赵薇罕见参加婚礼,49岁的她面相全变

婚姻事业全无,沉默4年后,赵薇罕见参加婚礼,49岁的她面相全变

boss外传
2025-11-12 16:00:03
大疆之后,深圳五个年轻人,又杀出一个“全球第一”!

大疆之后,深圳五个年轻人,又杀出一个“全球第一”!

史纪文谭
2025-11-12 11:24:53
红军城围歼战还是来了

红军城围歼战还是来了

那山星火
2025-11-11 07:49:33
女人坐了28年牢,出狱去办证,民警一查系统,当场愣了

女人坐了28年牢,出狱去办证,民警一查系统,当场愣了

卡西莫多的故事
2025-10-30 11:33:46
全运会乒乓球:女单大爆冷!世界冠军陈幸同2:4被淘汰,无缘4强

全运会乒乓球:女单大爆冷!世界冠军陈幸同2:4被淘汰,无缘4强

国乒二三事
2025-11-13 12:21:29
台海观澜 | 日本敢不敢武力干涉中国的统一

台海观澜 | 日本敢不敢武力干涉中国的统一

经济观察报
2025-11-12 11:15:03
安徽少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不久后病逝,父亲:他画去学校的火车,激励自己撑过化疗

安徽少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不久后病逝,父亲:他画去学校的火车,激励自己撑过化疗

潇湘晨报
2025-11-13 10:46:39
比抗议一万次都管用!薛剑重提“敌国条款”,击中日本“命门”

比抗议一万次都管用!薛剑重提“敌国条款”,击中日本“命门”

阿天爱旅行
2025-11-13 15:41:57
都是谁在生娃?上海一产科医生: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都是谁在生娃?上海一产科医生: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2 20:04:42
江苏女排攻防节奏流畅,边攻强大!全运几无对手,唯山东可拼一拼

江苏女排攻防节奏流畅,边攻强大!全运几无对手,唯山东可拼一拼

金毛爱女排
2025-11-13 00:00:03
王伟烈士的妻子阮国琴退役了,如今他的儿子 也是一位海军现役军官

王伟烈士的妻子阮国琴退役了,如今他的儿子 也是一位海军现役军官

Ck的蜜糖
2025-11-13 11:46:35
欢迎来国家发改委吃早餐

欢迎来国家发改委吃早餐

新浪财经
2025-11-12 20:31:47
150万创业,36岁套现15亿退场,摩拜创始人胡玮炜现状如何?

150万创业,36岁套现15亿退场,摩拜创始人胡玮炜现状如何?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13 06:53:04
蒋介石问冈村宁次:屠我30万同胞你后悔吗?冈村宁次回8字,全场哗然

蒋介石问冈村宁次:屠我30万同胞你后悔吗?冈村宁次回8字,全场哗然

萧竹轻语
2025-11-12 19:27:40
陈梦逆转孙颖莎晋级,半决赛将迎战新对手

陈梦逆转孙颖莎晋级,半决赛将迎战新对手

潘鍵旅行浪子
2025-11-13 13:35:42
国台办表态,积极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吕秀莲称,我们宁愿一个中华

国台办表态,积极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吕秀莲称,我们宁愿一个中华

科普100克克
2025-11-13 12:30:12
木村拓哉全家福罕见曝光,和工藤静香结婚25年,终于被日本人认可

木村拓哉全家福罕见曝光,和工藤静香结婚25年,终于被日本人认可

译言
2025-11-13 10:55:28
全运乒乓球大爆冷!头号种子提前回家,林高远4-1霸气冲冠

全运乒乓球大爆冷!头号种子提前回家,林高远4-1霸气冲冠

舟望停云
2025-11-13 13:43:55
恒大怎么做到亏损八千亿的?终于搞懂了,许家印不跑是有原因的

恒大怎么做到亏损八千亿的?终于搞懂了,许家印不跑是有原因的

历史伟人录
2025-11-06 14:42:35
2025-11-13 16:55:00
十点读书 incentive-icons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
22354文章数 9668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土殖的洗脑真搞笑!

头条要闻

外交部: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 中方必将迎头痛击

头条要闻

外交部: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 中方必将迎头痛击

体育要闻

保罗,看看你对马刺干的好事!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深夜重磅!GPT-5.1发布,奥特曼大谈情商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旅游
时尚
本地
教育
手机

旅游要闻

中外游客在大美新疆感受“多彩”魅力

今年最好看的4件大衣!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教育要闻

两次运用等高模型求解,有难度

手机要闻

荣耀 500 系列官宣,外观革新,“双超”体验引发期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