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郭书记的短视频,俺们的猕猴桃不仅卖出去了,还不愁后续销路!”10月26日,济源市承留镇村张河村水果采摘园负责人握着驻村第一书记郭红斌的手,难掩激动。这场从“愁”到“甜”的转变,源于一次及时的“云端”助销。
今年9月底,张河村猕猴桃采摘园如期开园,可持续阴雨天气打乱了销售节奏——采摘量骤降、客源锐减,挂满枝头的猕猴桃成了果农的“心头愁”。10月22日,采摘园负责人带着焦虑找到总工会驻村第一书记郭红斌,盼着能找到破局办法。
“群众有需求,我们就得立刻行动!”接到反馈后,郭红斌第一时间扎进果园,蹲在果树下查看猕猴桃品质,沿着园区摸清生长环境,很快找准了宣传突破口:“咱们的果子新鲜多汁,还能送货上门,这就是最打动市民的亮点。”
发挥自身宣传专长,郭红斌现场架起手机,从猕猴桃挂枝的饱满形态,到剥开果皮的水润果肉,再到果园生态种植的细节,逐一拍摄素材。当天,他便完成视频剪辑,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推广,文案直击市民“想尝鲜又怕麻烦”的痛点,清晰标注“新鲜现摘、市区送货上门”。
![]()
短视频一经发布,迅速引发关注。截至10月26日,点击量突破2.4万人次,热度直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量。10月23日至24日,驻村工作队全员上阵,化身“销售员”对接订单,变身为“配送员”穿梭市区——从东城区到西城区,他们往返多个小区,将刚从果园摘下的猕猴桃,一袋袋精准送到市民手中。
两天时间,工作队累计配送猕猴桃100余袋,每袋6斤、单价20元,直接为果农带来2000余元收入。更令人振奋的是,短视频的影响力还在持续发酵:一家爱心组织看到视频后主动联系,明确提出“包圆”剩余猕猴桃,彻底解决了果农的后顾之忧。
![]()
从线上短视频引流,到线下工作队配送,再到爱心组织接力“兜底”,郭红斌带领驻村工作队用短短4天时间,搭建起一条“云端+地面”的助农闭环,让滞销的“愁果子”真正变成了果农增收的“甜果子”,也用高效务实的行动,书写了驻村帮扶的暖心答卷。
编审:吕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