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后的商业浪潮里,牟其中是个绕不开的争议人物。他不是循规蹈矩的商人,一生都在编织宏大蓝图,却也因这些蓝图三次走进监狱。有人说他是商业奇才,有人骂他是头号骗子,他出狱后的境遇,更让不少人好奇:这样一个人,还能东山再起吗?
牟其中的第一次入狱早在改革开放前,那时他因为发表激进言论被判刑。这次坐牢改变了他的想法,从空谈理想转向琢磨挣钱的门道。出狱后,他借了300块钱,在万县开了家江北贸易信托服务部,这就是后来南德集团的前身。
早期的他确实有商业头脑,靠着“罐头换飞机”的生意赚了一笔,也让他在商界有了名气。可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他的想法越来越不切实际,走上了忽悠的路子。
90年代中期,牟其中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计划:炸开喜马拉雅山一个50公里宽的口子,引印度洋暖湿气流到西北,把沙漠变成粮仓。为了让这个计划看起来可信,他组织小队去山脚下转了几个月,测地形、画地图,还估算要用上万吨炸药,甚至算出自称能让西北降雨增加20%的气流路径。
![]()
他在媒体上反复宣讲,1996年在北京开会时,还详细说爆破位置选在山脉西南段,要分段爆破防止地震,会找国际专家评估生态影响。可这些话全停留在嘴上,既没拿到技术支持,也没获得政府批准,更没买过一斤炸药,调研花的钱全用在了宣传上,目的就是营造自己有实力的假象。
忽悠完宏大工程,牟其中又把目标对准地方政府。1993年,他和满洲里当地政府签协议,拿到10平方公里土地的开发权,宣称要投资100亿建“北方香港”,包含贸易区、物流中心和口岸。当年6月,他在重庆开发布会,展示规划图,讲要修高铁、建免税区,预计拉来50亿外资。
之后他派了小队勘测,雇公司画蓝图,1994年初还平了土地,修了临时路和小仓库。可实际投进去的钱不到1亿,还多半是贷款和借来的,工程进度慢得可怜,到1995年只打了几根基础桩,主体工程压根没动。
他还想租俄罗斯的土地扩建口岸,最后卡在政策上没成。1997年资金链断裂,1998年政府收回土地,等到口岸建成,他连参加仪式的资格都没有。
![]()
同期,他还涉足卫星领域,1995年11月和俄罗斯合作投资发射航向2号卫星,负责采购和地面业务。上半年签完合同付了预付款,就宣称卫星要用于覆盖亚洲的通信业务。
发射前他在北京建了控制中心,装了接收设备,招工程师测信号,1996年卫星在哈萨克斯坦基地升空时,他还特意去现场撑场面。可卫星上天后信号一直不稳,业务根本展开不了,1997年因为维护费太高,他直接把股权转了出去,这个项目也不了了之。
这些空架子项目让南德集团债务不断上涨,为了填窟窿,牟其中走上了犯罪的路。1995年8月到1996年8月,他通过前妻介绍认识澳大利亚商人,共同策划虚构进出口货物,通过湖北一家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在银行骗开33份信用证,开证额8000多万美元,议付31单获得7500多万美元,造成银行实际损失3500多万美元。
1999年1月,他在上班路上被武汉警方抓获,2000年法院以信用证诈骗罪判他无期徒刑,南德集团也散了架,资产清零。2003年因为狱中表现良好,刑期减为18年。
![]()
2016年,75岁的牟其中刑满释放。此时的商界早已不是他熟悉的样子,互联网经济兴起,市场规则越来越完善,当年的人脉也大多断了联系。他出狱后确实提过一些新想法,比如搞新能源和农村建设,但都没拿出实际的资金和可行的方案。
更关键的是,他的信用早已破产,无论是银行还是投资者,没人敢再相信他。年龄也成了硬伤,快80岁的年纪,精力和思维都跟不上市场节奏。
牟其中的一生,靠忽悠站上巅峰,也因忽悠跌入谷底。他那些看似宏伟的计划,本质上都是没有实际支撑的空中楼阁,只靠宣传包装撑场面,终究会破灭。
如今的商业环境里,拼的是真实的技术、扎实的产品和诚信的经营,再也容不下“空手套白狼”的套路。所以即便牟其中出狱后仍有想法,想要东山再起,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他的经历,也成了商界一个深刻的教训,提醒着所有人,诚信才是最根本的立身之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