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称“文科都是服务业”的张雪峰,在经历近一个月的全网封禁后回归,画风突变,竟给文科贴上了“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标签。
“接娃放学”。10月下旬,沉默近一个月的网红名师张雪峰在微博上发布了这样一条简单的内容,配图是校门口的照片。这条看似普通的动态,却宣告了他的回归。
与此同时,他的小红书、B站、微博等平台账号也陆续恢复正常。封禁28天后,张雪峰悄然回归公众视野。
10月22日晚,张雪峰在抖音小号“张雪峰讲升学规划”开启复出后的首场直播。直播一开场,他明确表示:“今天不卖货,只连麦。”
01 画风突变:从文科批判者到鼓吹手
![]()
![]()
![]()
![]()
复出直播中,张雪峰的表现与以往大相径庭。他不仅没有像过去那样推销课程,反而刻意保持低调,多次感谢观众支持,却避开所有可能引发误解的话题。
最令人惊讶的是,他对文科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他竟然在直播中公开称赞文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并为文科列举了几个“有很强就业潜力”的新职业方向:网剧编剧、自媒体文案、高端销售。
这与他从前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2023年,张雪峰曾在直播中直言不讳:“所有文科都是服务业”,甚至更加尖锐地总结:“什么是服务业?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舔’。”
更早前,他还抛出过“孩子要报新闻我一定打晕他”的惊人言论,这些观点一度被新闻学子视作“黑话”,也在教育界引发了广泛争议。
02 封禁经历:消失一个月与舆论风波
张雪峰此次画风突变,与他最近的封禁经历密切相关。大约一个月前,张雪峰的抖音、快手、微博、B站等多平台账号被同时禁止关注,如此规模的“团灭”几乎前所未有。
当时,他的团队回应称:“因直播过程中出现不当言论,被举报后触发平台规则限制。”有报道指出,封禁可能与他在九三大阅兵后“消费爱国”的言论有关。
当时他曾情绪化地喊出“战争一旦爆发,个人捐5000万,公司捐1亿”,这种煽动性的表达触碰了红线。
在张雪峰被迫闭麦的那段时间里,外界的揣测并没有停下:从“触碰红线”到“公司解散”,各种谣言在网络上蔓延。
对于这些猜测,张雪峰在回归直播中哭笑不得地表示:“其实一个月之前,我就知道我一个月以后啥事没有,但是网上说得乱七八糟,吵得乱七八糟,没有一个是对的。”
03 真实原因:妥协与生存的选择
张雪峰为何改口?多位评论员指出,这很可能是一种生存策略。经历封禁风波后,他不得不更加谨慎地处理公众表达。
独立评论员张明扬直言,张雪峰“怂了”。此次事件给了他重要教训,或许还得到了知情人士的“训诫”,他今后不能那么过度高调,最好是“闷声大发财”。
“黑文科”这个话题是最大的舆论漩涡之一。张雪峰此番改口,主要意图可能是与这个曾让他举国闻名的话题做彻底切割。
换句话说,黑文科本身不危险,但由此带来的举国闻名太危险。
也有评论认为,张雪峰的转变不过是为了继续他的流量生意。如海在“张雪峰变形计”一文中指出,张雪峰是流量游戏的高手,所谓“舔”与“香”,无非是不同阶段的台词设定。
能持续上热搜的男人,谁还没几副面孔?
04 不变的本质:功利主义教育观
尽管张雪峰对文科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但他的评价标准却始终如一。纵览快评指出,张雪峰的“文科可为”实际上是“新瓶装旧酒”。
他评价文科的价值标准从来没变过,就是“好不好就业,能不能赚钱”。以前是用这个标准把文科“判了死刑”,现在又是用同一个标准,给文科开了一张有限的“生存证明”。
在他的表达里,文科的价值不在于其本身,不在于维系社会人文底蕴、塑造精神世界,而在于它能在功利主义的棋盘上挤到几个边角位置。
有媒体批评道,这根本不是为文科正名,这是对文科更隐蔽的矮化,是更潜移默化地制造学科焦虑。
05 生意版图:教育焦虑的商业变现
无论张雪峰的言论如何变化,其背后的商业逻辑始终不变。张雪峰的教育指导被很多家长认为“实用、有用”而备受追捧,而这已成为一门暴利生意。
据媒体报道,张雪峰近年收入超过8亿。2024年高考前,他旗下“峰学蔚来”推出的11999元、17999元志愿填报套餐提前售罄。
针对2026届考生的8999元“梦想卡”也被疯抢,3小时内2万份名额一抢而空,网友估算销售额高达2亿元。
张雪峰的商业版图早已超出志愿填报。股权穿透图显示,张雪峰直接持有峰学蔚来75%股份,还在研途教育等多家公司持股,业务覆盖教育咨询、图书出版、旅游等多个领域。
他甚至注册了“雪峰甄选”商标,把个人IP的商业价值榨到极致。
06 深层反思:张雪峰现象的社会根源
张雪峰的走红与争议,折射出中国教育体系的深层问题。他的走红从来不是偶然,精准踩中了当代家庭最痛的神经:教育焦虑。
1335万高考考生背后,是1335万个“不能输”的家庭赌局。对普通家庭来说,那些听起来“没用”的兴趣、情怀,在“毕业即失业”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有家长直言:“我不想听大道理,我只想让孩子选个能活下去的专业”,这正是张雪峰的核心受众,他们需要的不是教育启蒙,而是“生存指南”。
但张雪峰现象也引发了教育功利化的担忧。在张雪峰的世界里,专业没有冷热,只有“能赚钱”和“没出路”;大学没有精神,只有“就业竞争力”。
他把工学、理学捧上神坛,把文史哲、新闻等专业打入“天坑”,让无数孩子放弃热爱的领域,扎堆涌向所谓的“热门专业”。
复出直播结束时,张雪峰对着镜头深鞠一躬,语气诚恳:“以后大概率就踏踏实实帮大家解决问题,不会再口出狂言上热搜引发舆论。”
那个曾宣称“所有文科都是服务业”的网红名师,如今口中说着“文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从封禁到解封,一个月的时间里,张雪峰没有公开发声,却完成了一次姿态的转身——他不再以“敢言”自居,而是以“务实”回归。
但真正值得反思的,不是张雪峰说了什么,而是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张雪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