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你刷到过徕芬吗?那个产品、宣传到设计都透着股“理工直男”味的品牌。
但你可能不知道,它用仅仅6年就在小家电赛道狂飙到年入40亿。而故事的开头,是一个17岁辍学捡垃圾浙江小伙——叶洪新。
他其实不算什么天选之子。
虽然21岁踩上淘宝电商红利赚到1000万,但之后,可以归结为一场理想主义的破灭:造载人飞行器,被政策卡死;做电动滑板车,又因过于追求技术完美忽视成本,烧光全部资金。
但就是这两次任性,让他阴差阳错攒下了创立徕芬的资本:电机和高速马达技术。
2019年徕芬诞生,但没有爆火开场。叶洪新曾在采访中回忆,“一开始销量就只有几单,几个月,一直没有起色。”
而转机,居然是个草台班子的作品:2021年9月,前一天入职的剪辑师和美工,赶工出了一条发布会视频。
视频中,没有明星,只有叶洪新对着自己捣鼓出来的PPT,硬核地拆解着产品参数。但硬是靠着这股“苹果味”,撬动了B站200万播放量。
叶洪新咬牙赌上1000万投流,换回了1个亿销售额。
而这还只是一场大戏的开场。
2022年,在一条名为《吊打戴森的吹风机为什么做不大》的视频里,叶洪新与前红杉资本合伙人王岑两个光头谈论着吹风机。
王岑犀利地问:“徕芬凭什么跟戴森比产品力、品牌力,凭什么跟小米的供应链和性价比比?”,叶洪新回答“风力更大、噪音更小、价格只有1/5”,总结成四个字,那就是“全面超越”。
戏剧冲突拉满,播放量超2亿,GMV狂揽6000万。
“技术平替”的人设,彻底焊死在徕芬头上。
自此,它也在“技术普惠”的路上一路狂奔。
2023年,徕芬电动牙刷首创“无限位器”,刷头60°扫振实现精准清洁,但大家的焦点却是神似苹果的包装盒设计;2025年,徕芬剃须刀T1 Pro登场,内部做工的精密度连测评博主都连连惊叹,大家的吐槽却直指它撞脸松下,像个缝合怪。
叶洪新曾经坦白过产品打造的逻辑:“更好用”、“更实惠”、“更好看”的产品才能成为爆款。
而对戴森的“致敬”,源于他发现“戴森的设计就是最优解”。
这固然没错,但用户的期待阈值一直在提高:要“更优解”,而非曾经的“最优解”。
当叶洪新说“任何产品都值得重做10遍”,我们期待的,不是下一个模仿、致敬出来的爆款,而是敢用原创技术和设计重新定价的颠覆者。
毕竟,能做出如此多技术颠覆的公司,何必永远活在别人的设计图纸里?所以,你怎么看?
扫码链接新浪潮!
*本文由浪潮新消费原创,作者一町。欢迎加首席交流官白帆微信(fan_062400),围观新浪潮朋友圈,深度交流资源对接, 加入行业创始人社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