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行业开始慢慢淡化香型概念,一些专业品酒师的品酒活动、品酒大赛,行业已经不再分香型品酒,同时也不考盲品辨别香型,因为有些酒实在没法辨别香型。
就拿浓香和浓酱兼香酒来说,能够完全盲品出这两个香型酒是不可能的。毫不夸张地说,就我来出题,都可以让全国95%以上的国家级评委翻车。
原因其实很简单,有些有明显酱香风味的浓酱兼香酒,酒厂非要说这是浓香酒,有些完全是浓香风味的酒,酒厂非要说这是浓酱兼香酒。
对于酒厂来说,选浓香还是选浓酱兼香取决于自己的营销战略,两个香型之间的区别这么乱,谁能盲品出来?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酒企用自己的企业标准做独特香型酒。仔细研究你会发现,这些酒企集中在山东、河南、江西。为什么集中在这三个地方,因为这三个地方没有“大哥”。所谓大哥,就是领头羊酒企。
山东特产是芝麻香型白酒,曾有很多酒企酿造,芝麻香酒的代表是景芝酒,景芝酒在山东的实力还不及扳倒井和泰山。现在芝麻香市场盘子一般,其他酒厂也不会跟着景芝一起做芝麻香,毕竟做大芝麻香,最大利好肯定是景芝。
![]()
于是乎扳倒井开始推自己的国香型白酒,趵突泉开始推泉香型白酒,欣马开始推马场香型和槐花香型白酒……
江西也是如此,江西特产是特香型酒,特香型白酒的代表是四特酒,然而四特酒在江西发展也一般般。不知不觉,我们发现江西老大李渡开始推元窖香型白酒,章贡开始推馥合赣香白酒,婺源开始推清酱特香酒……
![]()
至于河南,就没有一个算得上代表的香型白酒,于是大家各自为政,河南老大仰韶推出了陶香型白酒,贾湖推出了原香型白酒,皇沟推出了馥合香型白酒……
![]()
香型越多,感觉就越乱。有些小众香型酒,本身就是浓香、酱香、芝麻香混调的酒,按理来说就是一款兼香型白酒,结果酒厂非要宣传成一个独特香型,编一个高大上的故事。
其实从酒厂角度,这样做主要是卖这些酒要教育消费者,教育消费者最好就把消费者教育成我的粉丝。举例来说,如果我是山东的一家大型酒厂,酿的芝麻香酒品质不错,但我又不是景芝酒,我的芝麻香酒就不想叫芝麻香型。因为芝麻香的热度不够,这个香型并不能够给我带来足够的流量,让我把酒卖出去。
因此我怎么卖都要服务、培育、教育消费者,这中间会有很大的费用,但我辛辛苦苦培育好了这些消费者,如果标准的是芝麻香型白酒,我的客户流量有可能被景芝、杨湖、水浒这些酒厂稀释。从厂家角度,我肯定不愿意给别人做嫁衣,于是我即便酿出一款芝麻香酒,我也要叫别的香型,只有这样我的客户才不容易被挖走,我才更加值得培育、服务这些客户。
当香型概念被酒厂营销所绑架的时候,香型概念的各种问题和弊端也就出来了。其实即便香型概念没有被酒厂营销绑架,这个概念里面还是有诸多问题。
白酒香型是在1979年第三次全国评酒会中推出的,当时行业专家为了方便评酒打分,于是分了香型。
区分香型的优势是能简单区分白酒风格路数,但这个概念在推出之初便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然而未等香型概念完善,白酒便进入到市场经济时代,于是香型便成了营销概念的工具。
香型概念完善除了要完善定立香型以外,对香型的判断和保护也需要完善。比方说在凤香型白酒和特香型白酒中,市面上大量存在凤兼浓、凤兼酱、凤兼浓酱、凤兼浓酱芝、特兼浓、特兼酱、特兼浓酱风格白酒,这些白酒都叫凤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而这也让消费者不知道什么是凤香型白酒,什么是特香型白酒。以至于到了今天,陕西的消费者没有多少人知道什么味道是纯凤香,江西的消费者没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纯特香。
![]()
那么凤香,特香领域为什么有这么多其他风格白酒。因为在陕西和江西,凤香和特香是被认可的香型,消费者觉得这种香型酒是高大上的,是可以为之付费的酒。但他们能够接受的口感就是偏浓,偏酱的口感。酒厂利用香型概念做宣传,然后再用其他香型白酒“挂羊头卖狗肉”挣钱,因为这种挣钱方式可以让酒厂省掉很多教育消费者的费用。
![]()
所以不难理解,现在为什么四川一些酒厂酿出的酒明明是浓香酒,滴一两滴酱酒调味,酱味还没有七代五粮液重,然后就打浓酱兼香型白酒标准,宣传自己是川派兼香酒。原因很简单,浓香酒到处都有,已经烂大街了,因此浓香酒卖不出价格。打兼香酒就不一样,又可以吹一个高大上的概念。
![]()
由于酒厂在行业里的话语权太重,现在行业也没法推动香型保护,做好香型保护肯定会得罪一些大酒厂的利益。毕竟市面上大量中低端标注凤香型和特香型的白酒,都大量调浓香和酱香酒,这种风格已经变型的酒怎么能叫凤香型和特香型?一旦行业把保护这件事一刀切,那么这些酒厂该怎么办?
思来想去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行业开始慢慢淡化香型概念,虽然香型是行业推出的,但让香型概念再这样无序发展,香型肯定会影响白酒在整个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当前白酒行业正处于一个调整期,其实这个调整期意味着中小酒企未来将进入到市场细分阶段,打造新概念、新香型是细分的一种手段,从某一方面,未来的企标香型酒会越来越多。
对于消费者来说,喝到口里觉得味道喜欢的白酒即为好酒,至于那些乱七八糟的香型概念,笑一笑得了。当前绝大多数消费者连浓酱清都不知道,谁还知道那些稀奇古怪的香型?说到这里,关于这一期的内容,作为酒友及行业的您怎么看?欢迎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同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