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总爱说自家历史牛气冲天,这事儿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尤其是那些声称古代韩国领土大得吓人,西边伸到印度,南边直达长江,把中国一半土地都算作自己的。不少韩国人提起这个就觉得心塞,觉得祖先的江山丢了太多,现在只剩个半岛大小的国家。话说回来,这套说法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主要靠一本叫《桓檀古记》的书撑腰。这书在韩国有些人眼里是宝贝,可在历史圈子里基本被当成伪造货色。
![]()
先说这本书的来头。《桓檀古记》据说是1911年由一个叫桂延寿的人编出来的,他是个太白教的信徒,太白教是韩国本土宗教,掺杂了点道教和民间信仰的元素。桂延寿声称自己收集了各种古老传说和手抄本,整理成这部书,还说由李沂帮忙校对。李沂是朝鲜王朝末期的一个启蒙思想家,活跃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死于1909年。这里就有个大bug,李沂1909年就没了,怎么可能在1911年监督编书?这点让很多人怀疑整本书的可靠性。桂延寿自己也挺神秘,历史记录里找不到太多他的踪迹,好像就这么冒出来编了本书,然后在1920年左右去世。
书没马上出版,而是私下流传,直到1979年才由李裕岦正式印出来。李裕岦也是太白教的人,他说原稿在朝鲜战争期间丢了,要么烧了要么洪水冲走,他就凭记忆和残本重新整理。1979年他先出汉文版,限量100本,后来1982年有日文译本,1985年韩文版,一下子成了畅销书。韩国那时正值经济腾飞,民族自信心爆棚,这书正好挠到痒处。
书里讲什么呢?它把韩国历史拉长到一万多年,分成几个部分:三圣记、檀君世记、北夫余记和太白逸史。开头说有个桓国,从公元前7193年就开始了,持续3301年,以贝加尔湖为中心,领土南北五万里,东西两万里,覆盖了整个东亚北部,包括西伯利亚和天山一带。桓国之后是倍达国,也叫神市倍达,从公元前3898年到公元前2333年,领土进一步扩大,西边到印度地区,南边直达长江流域,据说占了中国现在领土的一半。书里还说倍达国的国王派人去中原帮忙,比如太子扶娄教大禹治水,把中国上古史都扯到韩国祖先身上。
![]()
接着是檀君朝鲜,公元前2333年檀君建国,47代国王统治2096年,领土也超级大。后面还提到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些,但高丽王朝从918年到1392年,被描述成万里大国,西到喜马拉雅山,南到长江,北到北冰洋,连库页岛都算韩国的。唐朝和宋朝在书里被挤到西南角,只剩四川、云南那些小地方。总之,这书把韩国古代王朝画成亚洲霸主,领土横跨大陆,影响力辐射整个欧亚。
为什么韩国人有的人信这个,还觉得痛心呢?主要因为民族自豪感作祟。韩国现代国土就10万平方公里出头,跟中国960万比起来小多了。历史上,朝鲜半岛确实有过高光时刻,比如高句丽从公元前37年到668年,控制了半岛北部和辽东部分,但远没到印度或长江那么夸张。一些韩国人,尤其是民族主义强的,觉得自家历史被低估了,就靠这些书找补心理平衡。他们想象祖先丢了1300万平方公里土地,要么因为蒙古入侵,要么清朝逼迫,结果缩到半岛上。
![]()
这种说法在韩国网上和民间团体流传挺广,有人甚至跑去维基百科改词条,说中国文化是韩国传过去的。痛心的地方就在这儿,他们觉得古代辉煌没了,现在得努力证明韩国不比别人差。经济发展起来后,这种情绪更旺,韩剧、K-pop火了,他们就想在历史上也占一席。
但现实历史跟这书差得远。朝鲜半岛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国家是公元前后几个小政权,比如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箕子是商朝末年人,据《汉书》说,他跑到半岛教当地人农业和礼仪。卫满是燕国人,推翻箕子后代建国。汉武帝时候,设乐浪郡直接管半岛北部。后来三国时代,高句丽、百济、新罗分立,领土主要在半岛和东北局部。高句丽最强时,占了辽东和鸭绿江流域,但没跨过长江。新罗统一半岛后,676年左右,也就稳定在半岛上,还得给唐朝进贡。
高丽王朝918年建国,只控半岛中北部,连辽东都没全拿下。时间线上,唐朝618到907年,宋朝960到1279年,高丽建国时唐都亡了,怎么可能把唐宋挤到西南?中国这边,从夏商周开始,秦统一六国,领土就包括华北、长江流域;汉朝打通西域,到中亚;唐朝巅峰北到蒙古,南到越南,西近里海。这些都有《史记》《汉书》记载,还有甲骨文、青铜器实物。韩国那些领土说法,没古地图、古文献撑腰,纯属空谈。
![]()
学术界对这书的态度很明确,大部分韩国、北韩、日本、中国学者都视作伪史。原因一大堆:书里用现代词,比如“男女平权”“父权”“世界万邦”,这些是20世纪才流行;时间矛盾多,国王寿命动辄120到150岁,石器时代就有复杂官僚体系;内部记录还自相矛盾,比如王朝年限对不上。原作者声称的来源,安含老和元董仲,没历史记录证明存在,可能就是把三个人安含、罗元、董仲搞混了。
韩国主流历史学家不认可,教育体系没纳入教材。北韩也只用主体史观夸大自家,但不碰这书。日本学者一看就说假的,中国更不用提,视作民族主义产物。少数人觉得有研究价值,比如书里天文记录,1733年 BCE 五星连珠,经天文学家朴昌范验证,1734年 BCE 确实有类似现象。但这点小证据顶不住整体伪造嫌疑。韩国学者郑大均反思说,民族主义史学太宏大叙事,忽略真实面貌,还开了大门让没证据的判断进来。
这事儿影响不小,在韩国国内,有些在野史学家继续推,像安浩相,他迷信《桓檀古记》和《揆园史话》,歪曲文献美化韩国历史。20世纪90年代,北韩添了“朝鲜民族第一主义”,发掘檀君陵,说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其实是高句丽墓。南韩网页上冒出怪地图,说中国领土自古是韩国的,甚至世界各地。网上争议多,中韩日网友互怼,端午申遗、高句丽归属闹得两国关系紧张。2005年韩国申江陵端午祭成功,中国炸锅,虽然申的是本地节庆,但感觉不爽。高句丽问题,中国说东北历史一部分,韩国说自家祖宗,争了好几年。
说到底,这种痛心是现实跟想象的落差。韩国人爱自家文化没错,韩服、泡菜有特色,但非得吹成古代霸主,就过了。历史靠证据,不是靠热情编。韩国经济发展快,文化输出强,何必靠伪史找自信?邻国看笑话,自己也没好处。想想看,真实历史里,中朝交流多,《汉书》记箕子带文明去半岛,汉朝设郡,唐朝联新罗灭高句丽百济。这种小伙伴关系挺正常,没必要反过来统治中国。
韩国人要是多看正史,找自家亮点,比如新罗繁荣、高丽稳定,何尝不是好事。痛心归痛心,事实摆那儿,假的再吹也站不住脚。韩国起源论还说汉字东夷发明,东夷是韩国祖先,孔子老子有韩国血统。这些在韩国有市场,但拿不出实物,汉字起源有金文铁证。民族自豪过头,就成狭隘自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