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宝成铁路,不少人可能觉得它早被时代甩在后面,甚至有人说它快成“废线”了。但真不是这么回事!这条连接宝鸡和成都的铁路,全长有668公里出头,修的时候光填路基、挖土石方就干了7116万立方米,还打了304座隧道,加起来总长84.4公里,架了1001座桥,总长也有28.1公里,桥隧加起来占了整条线的17%。就这工程量,搁当年绝对是大工程,哪能说废就废?
![]()
![]()
有人肯定纳闷:当初修穿越秦岭进四川的铁路,为啥不选现在京昆高速、西成高铁走的西安-汉中-广元线,非得绕到宝鸡,多走那冤枉路呢?
其实最开始规划的时候,宝成铁路压根没打算从宝鸡起步,原本想从天水出发,往南铺铁轨过略阳进四川到成都,当时叫“天成铁路”。直到1953年,铁道部反复琢磨:既要能扛住运输量,又得好修,最后才改了主意,定了从宝鸡到略阳的线,“天成铁路”也改成了“宝成铁路”。
![]()
这么改可不是瞎拍板,全是基于当年的条件算过账的。首先是地形的事儿,从宝鸡到成都,铁路基本是顺着嘉陵江走的,虽说秦岭那段有个观音山展线,地形复杂点,但比从西安或者天水直接穿秦岭好修多了。那时候哪有啥盾构机?全靠人干,顺着河谷修,隧道不用挖那么长,桥也不用架得太复杂,工程量能省不少。可要是从西安往汉中走,就得硬挖穿秦岭,当年那技术,根本干不了这活儿。
再说说钱和时间的事儿。要是真从西安或天水起步修铁路,不光得修铁路,还得先修条配套的公路。那时候从西安到汉中、四川,只能走宝鸡的陈仓古道,就是1935年蒋介石修的川陕公路,后来咱们常走的108国道秦岭段,那都是70年代后期才通的。反观顺着嘉陵江修宝成铁路,能借着河谷的地形,施工方便还省钱,当年就想赶紧把西北和西南的铁路通上,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这条线显然最划算、最快。
![]()
还有个关键原因是运输需求。宝鸡连着陇海铁路,甘肃、青海、新疆那边的物资要运到四川,或者四川的货要运到西北,走宝鸡这儿中转特别方便。要是把起点放别处,这些地方的物资运输就绕远了,铁路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了。
而且宝成铁路当年修的时候,可是创下过厉害事儿。就说宝鸡到凤州那段,为了让火车能爬过秦岭的陡坡,工程师们设计了个观音山展线。过了杨家湾站,铁路绕出三个马蹄形的弯,还绕了个“8”字形的螺旋弯,一圈下来转了360度,三层铁路叠在一块儿,高度差了817米。就这设计,当年让火车稳稳爬过了秦岭,现在看也是个聪明办法。
![]()
宝成铁路修好后,对西北和西南的帮助太大了,不光拉货方便,沿线老百姓出门、办事也靠它,说是“生命线”一点不夸张。后来西康铁路、兰渝铁路修起来了,西成高铁也通了,宝成铁路的客运是少了点,但货运一点没闲着,现在北宝成段还是南北货运的主干线。就说2024年,国铁集团还说要给北宝成扩能改造,还要修复线,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都已经去现场看完线路了,光勘察设计就花了3588万。要是真成了“废线”,犯得着花这钱吗?
所以说,宝成铁路真不是“废线”,当年选线绕到宝鸡,全是结合当年的技术、钱、运输需求算出来的最优解。它是新中国第一条连起西北和西南的铁路,到现在还在干货运的活儿,对沿线的老百姓、对两地的往来,照样重要得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