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歌手郑智化在微博上发文,讲述自己在深圳机场的遭遇:“深圳机场对残疾人的态度是最没人性的,远机位就算了,升降车停至机门居然离机门地板25公分,我轮椅推不进飞机,腿也没办法跨进机门……冷眼看着我连滚带爬进飞机。”
对此,深圳机场官方微信公开道歉,同时回应称,登机车与飞机舱门需保持高度差,是为“防止保障设备刮碰飞机,根据安全操作规范”,并表示对这次登机保障出现的不足,“联合航司立行立改”。
郑智化的控诉暴露了机场精细化服务存在不足,尤其是个别工作人员缺乏与人为善的同理心。机场及时道歉并承诺整改是必要的。
郑智化的遭遇,是残疾人群体可能会面对的窘境。2024年统计显示,中国残疾人口数为8550万,其中肢体残疾占到近40%。这是个庞大的群体,更是需要关爱的群体。为他们提供便利化的服务,是现代社会不容推卸的责任,在当下应该是“不是问题的问题”。
“登机车与飞机舱门需保持高度差”对于这样的操作规范,深圳机场必须考虑的问题是,每个航班上都可能有特殊人群,应当有日常的应对之策可以让他们顺利登机。然而,深圳机场抱定“规范”不放,机械的思维背离了最基本的人性化和服务至上的宗旨。在让残疾乘客尽显“狼狈”的同时,深圳机场也凸显了自身服务意识的不足,规范执行的僵化,与之“服务窗口”的形象相比,是一种更让公众惊愕的“狼狈”。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卷尺哥”走红,“深圳速度”受到舆论好评,反观深圳机场对待残疾乘客的态度,无异于自己“打脸”。给予他人包容和必要的尊严和体面,能检验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城市温度。从“卷尺哥”和郑智化的经历来看,深圳有速度,更要温度。
这起事件之所以引发关注,在于每一个人都从中看到了自己,想象出自己出门在外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尴尬。人们也很容易联想到,郑智化是知名歌手,网上发声会引起重视,普通人会有这样的“待遇”吗?要消除此种疑虑,唯有消除社会意识中的傲慢与冷漠。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曹玉兵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