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史者说
1、前面介绍了秦武王这位霸道小孩哥,在力量方面令人瞠目结舌,而本次的主角甘罗则是在智谋方面发挥到了极致。一文一武两位小孩哥,直接吊打了众多的成年人,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甘罗的辩才并不复杂,也并不高深,主要就是拉大旗扯虎皮,抓住对方的恐惧心理,用尽办法去恫吓、去威胁,最终逼得对方乖乖就范。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他小小年纪心思细腻,能够洞烛先机却又能灵活变通。
![]()
其实吕不韦联燕攻赵这个主意并不是太妙,赵国强大而燕国弱小,联弱攻强哪里有联强攻弱轻松,最好的策略应该是联合赵国攻打燕国,可是吕不韦主意已定,安排了张唐出使燕国,张唐却大大咧咧的拒绝了。这个时候你是甘罗怎么办?如果跑去跟吕不韦建议改为联赵攻燕,那结果会是如何?吕不韦有可能认为你是张唐的同党,不但张唐命运堪忧,你的前途也尽毁。
所以甘罗首先干的事情是说服张唐听命令,不要得罪吕不韦。于是乎,经过甘罗抽丝剥茧般将事情的严重性一分析,张唐立刻就明白了,忤逆权势滔天的吕相国后果是多么的严重,这才乖乖出使赵国。救下了张唐之后,甘罗就打算自己把事情全干了,他以替张唐开路的名义前去赵国,吕不韦欣然同意,他当然不希望自己派出的张唐真的被赵国给干掉了。来到赵国之后,甘罗就利用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赵王,从而改变了吕不韦原先的策略。虽然改变了领导的策略,但是却达到了领导最初目的-占领河间之地的城池,而且不费一兵一卒,就让赵国拱手相让,让领导非常满意,可谓皆大欢喜。
![]()
2、细细想来,甘罗这位小孩哥聪明的简直可怕,对人心的掌握和把控也炉火纯青,狡猾的好像一只千年的老狐狸,难怪秦始皇也赞赏不已,大笔一挥,给其封官加爵。只是,我个人并不喜欢甘罗。因为甘罗太早熟了,十二岁在现代只是个小学生,即使在古代也应该在求学阶段,可以享受那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一个儿童还是要给他一个完整的童年,这样才能保证他的身心健康,而过早接触成人的世界并没有太大的好处,因为进入这个大染缸之后,就再也无法保持那一颗赤子之心了。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有曾经提出一个童年决定论,认为人大部分的性格都是年幼的时候养成的,如果童年时候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就容易造成性格缺陷。甘罗一战成名之后却再无讯息,估计或多或少跟大师这个理论有一定的关系吧。最后还是送一曲《少年》给甘罗: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