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的中国是个多事之秋,毛主席正为国家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本不应该被打扰,但仍然有工作人员急促地冲了过来,给年近八旬的毛主席带来了一个重大消息,“毛岸青的夫人出现难产,医院领导询问保大保小”。
晚年的毛主席已经习惯了喜怒不形于色,但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脸上出现了少有的愤怒,表示这样的选择简直荒唐。
邵华早年的跌宕起伏
![]()
出于刻板印象,多数人都认为邵华作为毛主席的儿媳妇,定然是个经历丰富门当户对的传奇女子,但事实并非如此。
邵华在童年时期同样经历了许多苦楚,其父亲陈振亚是早年参加平江起义的老革命,母亲张文秋也是早期加入共产党的巾帼英雄,所以在1938年出生的邵华注定会走向跌宕起伏的生活。
仅一岁时,她准备跟随父母一同前往苏联,而新疆是必经之路,在路过新疆的时候,邵华一行人遭到了反动军阀的软禁,长时间被滞留在乌鲁木齐,和他们一同被囚禁在这里的还有160多名我党成员。
![]()
1942年9月,军阀头子盛世才将包括邵华全家在内的我党成员全都关进了监狱,这一年的她年仅三四岁,漫长的牢狱生活让邵华失去了父亲陈振亚,丧失至亲的痛楚让邵华在伤心的同时迅速成长,虽然年龄还小,但在思想上却更加成熟。
面对敌人分化瓦解革命队伍的表现,邵华用稚嫩的声音和长辈们一同反对,粉碎了军阀的阴谋,最终到1946年6月抗战胜利前夕,这批所谓的政治犯才在党中央的努力下被营救而出,邵华和大家一起回到延安。
任谁也没能想到,邵华同志人生的前8年时间都在监狱中度过,甚至在其他孩子还不懂事的年纪,就已经和敌对分子展开了斗争,之后在延安期间,在内心早就种下革命种子的邵华跟随队伍南征北战。
从延安到太行山,从西柏坡再到北京,邵华的青春年少全都献给了那个即将成立的新中国。
与毛岸青的喜结良缘
![]()
说出来或许很多人都不会相信,邵华这位巾帼女英雄和毛岸青的感情竟然来自于一个玩笑,似乎这场姻缘在邵华还未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
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5次党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当时的张文秋陈振亚刚刚结婚,休息期间大家都向她道喜,说一些早生贵子的吉祥话。
毛主席在这个时候却开玩笑一般地表示“我倒希望你生下一对千金,正好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岸英,一个叫岸青,我们正好可以结两对亲家”。
张文秋听到这里也顺着主席的话说了下去,当场就答应了下来。
![]()
这番愉快的谈论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话,不曾想命运的确是如此安排,张文秋在后来果真生下了两个女儿,刘思齐和邵华。
前者由于早年苏联留学的经历和后来工作的安排,认识了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两个人的交集逐渐增多,并且感情持续升温。
而当时的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二人形影不离,久而久之,这两个家庭之间的联系逐渐增多,住得也不算太远,二人经常骑着单车到邵华家里玩耍,张文秋对待二人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经常帮他们整理衣服,也经常会留他们吃饭。
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两个家庭之间的联系也越发密切,不过毛岸青和邵华之间从友情到爱情也有过一段漫长的经历。
![]()
1957年10月,毛岸青在苏联的学业完成之后回国,与邵华之间的通信越发频繁,后者在闲暇时期还会和姐姐一起前往大连去看望毛岸青。
这件事情当然不会逃得过毛主席敏锐的眼睛,后来还亲自写信询问毛岸青的想法。
但从内容来看,毛主席言语之间都是对邵华肯定和赞赏,而对于毛岸青来说,这封书信就是父亲的支持,所以最终迈出了那勇敢的一步,二人的情感得到了升华,1960年举行了婚礼。
毛主席对这桩婚事非常满意,虽然因为国事繁忙而不能到场参加,但却赠送了邵华一块手表和一台熊猫牌收音机以作新婚礼物。
![]()
二人的婚后生活非常浪漫,虽然毛岸青因为工作繁忙,只能周末回家,但作为妻子的邵华总是能及时准备好一桌丰盛的饭菜,简单用餐之后的外出散步似乎已经成为两人的惯例,一件温暖的大衣下簇拥着这对恩爱的夫妻。
值得一提的是,毛岸青也不是一个百无聊赖的工作狂,虽然早年的经历艰苦,但毛岸青同样出色,他不仅歌唱得好,还会拉二胡和小提琴等乐器,所以二人结婚之后,毛岸青经常会带邵华去参加各种舞会,二人总是能成为舞池中央最耀眼的一对。
![]()
但生活向来不是风平浪静,邵华在兼顾家庭生活的同时,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忙,而她参加工作正巧是在后来的十年动乱期间,由于社会的种种原因,所以心情一直不太好。
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毛岸青的身体状况也有所下滑,不仅如此,邵华还要照顾年迈的母亲,也就是说,家庭的重担基本都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尽管如此,她依然没有落下自己的工作,这才造就了后来的悲剧。
突发情况与毛主席的抉择
![]()
邵华在刚进入军事科学院的时候被分到了宣传部,主要负责的是部门内勤工作,大事小事非常庞杂,邵华也展现出了12分的努力,为了完成每天的采购任务,邵华在公交车三轮车和自行车之间多次转换,从西山到海淀,日复一日,从不松懈。
除此之外,她每天还需要负责资料的收发和通知的传达,由于当时的通讯工具并没有现在那么发达,所以邵华几乎每天都辗转于各个部门,为了做到精益求精,她总是尽可能将需要分发的东西传达到具体的个人。
即使后来怀了孕,邵华也坚决站好了最后一班岗,在前几个月依然进行着高强度工作,每天的进度从未落下,这种发奋图强的精神,也得到了单位同事的一致好评,但高强度的工作对身体始终是有伤害的,后来邵华在医院待产的时候就发生了意外。
![]()
或许是因为之前过于劳累,导致邵华出现了难产的情况,而且一时间未能解决。
这个医院的医生自然知道,眼前这位待产的孕妇是毛主席的儿媳妇,所以都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在稳定情况的同时,派人来到中南海询问毛主席的意见。
这时候已经是1970年,毛主席已经年近八旬,但依然坚持在中南海工作批阅文件等。
其实在此期间,中南海的工作人员并不想打扰毛主席,但因为情况特殊,又事发突然,所以不得不将事情告知。
工作人员将医生所说的话尽数转达,说邵华同志在医院分娩的时候出现了难产的情况,由于胎位不正而引发了危急情况,所以医院方面向毛主席请示,如果出现了大小只能保一个的情况,该当如何选择?
![]()
从语气上看,医院方面是想让毛主席做好最坏的打算,但面对这一询问的毛主席丝毫没有犹豫,年迈的身躯直接站立了起来,严肃地表示“这个问题简直荒唐,两个都要”。
如此的气势就像是对死神下达命令一般,原本还在犹豫的医院领导立刻返回,并让产科的主治医生们竭尽全力,务必确保两个人的平安,毛主席的话就如同有魔力一般,让这些踌躇的医生们有了坚定向前的勇气,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抢救之中。
经过了长时间的手忙脚乱之后,这场与死神之间的拼搏最终给了一个让我们满意的答复,母子平安。
后来毛主席想到这一次劫后余生,给这个孩子取名为毛新宇,代表着自己对小孙子的疼爱。
![]()
毛新宇曾评价他的爷爷毛泽东说“从我的内心和爷爷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对于他老人家的崇拜几乎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或许就是存在于血脉之间的联系。
对于毛新宇而言,他对自己出生时的凶险和危机或许只是从长辈口中得知,但和爷爷之间血脉的呼应却不可更改。
这就是毛主席对家人的感情,就像是对失去丈夫毛岸英的大儿媳妇刘思齐一样,主席对邵华也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来看待,所以在危急关头才会毫不犹豫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正是因为毛主席当时的果断,才让一个家庭重获新生。
参考文献
[1]唐小雨,华丽.毛岸青、邵华的传奇姻缘[J].档案时空,2007,(09)
:26-28.DOI:CNKI:SUN:FLDA.0.2007-09-009.
[2]唐小雨,华丽.毛岸青和邵华喜结良缘的故事[J].党史天地,2007,(10)
:29-32.DOI:CNKI:SUN:DSTD.0.2007-10-009.
[3]他为毛岸青、邵华操办婚事[J].党史天地,2007,(04)
:55-56.DOI:CNKI:SUN:DSTD.0.2007-04-01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