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到了六十岁了,就算是步入老年人阶段了,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把六十岁当做是退休的年龄!
确实,到了60岁后身体就大不如前了,很多事情就要开始注意了,不然就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
而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话,它也是老祖宗的经验之谈,即“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 ,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何不能留,那如果九十岁又不能留什么呢?
“六十不交言”,并非真的不让六十岁的人说话,而是提醒彼此“慎言”,即和他人交谈,要懂得什么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了!特别是这个年纪了,很难在交到真心的好朋友了!
人到六十,多半卸下了家庭重担,看透了人情世故,说话容易带着“过来人的笃定”。遇上年轻人请教,若不分场合直言利弊,很可能变成“倚老卖老”;
碰到邻里纠纷,若凭着资历贸然评判,也容易卷入是非。
更关键的是,六十岁后气血渐缓,情绪波动易影响健康,与人争辩、多言是非,既伤和气又耗心神。
 ![]()
就像进村有个的张大爷,平时就爱凑在村口议论家长里短,常因一句话和人红脸,后来有一天也因为小事情,和他人挣的面红耳赤的,最后血压一上来,就栽倒在地,不久后就去世了!
村里很多老人都说,这太可惜了,年纪大了就更应该心态放平了,遇事只笑着点头,或者是装作没听见,反倒落得清闲自在。
“七十不留宿”,说的是到了七十岁的年纪了,就不要去别人家串门了,更不应该在别人家里留宿,就是过夜的意思!
这也是对衰老最朴素的体谅,因为人到了七十岁后,在古代就是古稀之年了!此时他们的身体机能大不如前,睡眠浅、起夜勤,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力也差。
若在亲友家留宿,硬床板、新被褥都可能让老人彻夜难眠;如果老人还有一些基础疾病,夜里若突发头晕、心慌,亲友既缺应急经验,又难第一时间送医,容易误事。这不仅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也会给别人增加麻烦!
就怕万一发生什么意外了,那么亲戚也都会很自责!有些子女如果胡搅蛮缠,那样麻烦就更大了!
这句老话,不是嫌弃,而是把“风险”想在前头,既是为老人的健康着想,也是为亲友免去不必要的担责。同时也是在提醒年轻人,如果老人来家里串门,走亲戚了,对方不想留宿,就不要强留,要尽量顺着老人的意思!
 ![]()
“八十不留饭”,说的是,到了八十岁的年纪很大了,不要随便在别人家吃饭了!
八十岁的老人,很多牙齿都基本掉得差不多了,他们对饮食有着特殊的要求,很多寻常人吃的饭菜,他们都可能吃不了,比如要吃一些软烂的食物!
同时,他们的肠胃功能已十分脆弱,别人家的饭菜再香,也可能不合脾胃。比如重油重盐的菜,吃了易腹胀;还有生冷的瓜果,碰了就腹泻。
更重要的是,老人吃饭慢,一顿饭往往要耗时许久,久坐不动易引发腿部发麻、血压波动等,这都会可能给他人带来不便。所以不留在别人家吃饭,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他人考虑!
年纪大了,就不应该在出去串门,给别人增加麻烦了!像奶奶,自从八十岁后,哪里都不去了,说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
至于九十岁后,不应该留什么呢?老祖宗同样有句忠告,说的就是“九十不留坐”,意思是90岁的老人了,能站就站着,想坐就坐着,不要久坐了!特别是去别人家里了,更是要注意!
九十岁的老人,身体已如风中残烛,久坐容易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起身时极可能突发头晕、站立不稳。
而且老人久坐后,腰背酸痛难捱,却可能碍于情面不愿开口。有次去养老院探望,护工反复叮嘱,和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聊天,务必让他们半躺着,每次交流不超过二十分钟。
这不是“不近人情”,而是明白:对高龄老人而言,每一次久坐,都可能暗藏风险,及时让他们休息,才是最实在的关怀。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医疗水平也高了,但这些老话并未过时。它从不是冰冷的“年龄歧视”,而是一代代人从生活里总结出的温情准则——既不高估自己的身体,也不苛责他人的周全。
对长辈而言,读懂这些话,是学会服老、爱惜自己;对晚辈来说,记住这些话,是懂得体谅、把握分寸。因为“孝顺”,不仅要孝,而且还要懂得顺从老人的心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