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蒋介石成了校长,也就是在这里,他亲自挑选了一批自己心仪的“天子门生”。其中,就有他一直都十分看重的“八大金刚”。
他们分别都是何应钦、顾祝同、钱大均、蒋鼎文、陈诚、刘峙、张治中、陈继承。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国民党败退台湾的时候,有一位却并没有选择跟去台湾,他就是张治中将军。
![]()
今天,咱们一起看看这位“与众不同”的“金刚”,后来怎么样了吧。
![]()
张治中老家在安徽巢湖,1890年出生的时候,家里就靠着几亩地过活,他从小就没过过啥好日子。
不过就算是这样,爹娘还是勒紧裤腰带送他去上私塾,小张治中也很争气,学习一直都十分努力,别的孩子课文都只能磕磕巴巴背下来的时候,他却已经能够将注释都记熟了。那时候科举还没废除,14岁的张治中也参加了考试,遗憾的是并没有中。
这个时候,家里已经没有能力再继续供他读书了,张治中只能开始了自己颠沛流离的日子。
![]()
在丰乐河镇的吕德盛商店当学徒时,他得早起晚睡,扫地、记账、伺候掌柜,啥杂活都干;后来去扬州盐务缉私营当备补兵,再到安庆巡警局做备补警察,最后进了扬州巡警教练所,学了好几个月才成了正式警察。
这段底层生活也不是白白混过去的,他亲眼见着老百姓被官府欺负、被洋人压榨,心里慢慢就埋下了想改变这一切的念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张治中在报纸上看到上海已经改旗易帜了,立马就收拾东西往上海跑,加入了学生军。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后,学生军就被调到了南京,改编成陆军入伍生团。
1912年冬天,他又被编入武昌陆军军官第二预备学校,1914年毕业后,在陆军第八师当起了入伍生,之后凭着本事考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科第三期,1916年毕业时,张治中就被分到安徽“安武军”见习。
![]()
可没过多久,安徽督军倪嗣冲就要带着“安武军”北上,帮段祺瑞解散国会,张治中不愿意跟着他们干这种违心的事,就干脆离开了安徽,一路南下到了广州,参加孙中山发起的护国运动。
在驻粤滇军第八旅当上尉差遣时,他跟着部队打福建,从警卫队长做到连长、营长,也算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
1918年,张治中所在的滇军在潮州被桂军缴了械,他被送到上海,后来又应同学邀请去川军第五师当少校参谋,1920年升成第三独立旅参谋长。可1921年,部队里出了叛乱,他差点被杀,最后装成伤兵才逃出来,回到老家养病。
1922年秋天,张治中去了上海大学,主要学俄文,还在英语学校补英文。在上海大学,他接触到不少进步思想,眼界宽了不少。1923年初,朋友邀他去广州,在靖国桂军总司令部当参谋,后来又去虎门帮着建桂军军官学校,当大队长管校务。
黄埔军校成立之后,张治中就被自己的同学推荐到了黄埔军校工作。次年,他正式走马上任,成了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总队上校副总队长,4月又代理总队长。
![]()
在黄埔的日子里,他还兼过不少职,像军事委员会航空局局长、航空学校校长、第二师参谋长这些,但他最看重的,是和周总理、恽代英这些共产党人的合作。
那时候,他还向周总理提过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可当时国共两党有约定,中共不吸收国民党高级干部,这事也就没成,但他和共产党人的友谊,倒是一直延续了下来。
蒋介石也很赏识张治中,从黄埔时期起,两人就合作了20多年,张治中一直都深受蒋介石的信任。
不过,张治中和其他的国民党将领不一样,在“内战”期间,虽然他也曾带兵打仗,却从来都没参与过“剿共”。并且,每次打完仗,他都主动把兵权交回去,老老实实回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继续教学生。
![]()
那时候,带兵可是件风光又有权的事,但张治中却一点都不贪恋权力。就连蒋介石这样多疑的人都好几次想让他继续带兵,不过都被张治中推辞了。
![]()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突袭上海,张治中主动向蒋介石请战,并说:“如果没有别的人可以去,我愿意去!”
随后,他就被任命为陆军第五军军长,兼第八十七师师长和左翼指挥官。他带着部队接替第十九路军,在江湾北端到吴淞西端的防线跟日军血战。
那时候上海街头炮火连天,士兵们看着他亲自在前线指挥,士气都提了上来,硬生生跟日军拼了好几个月。虽然部队损失惨重,但也让日军吃了不少亏,这一仗在抗战史上,也算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张治中当了京沪警备司令长官。
![]()
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他又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带着部队在张华浜、川沙口等地跟日军厮杀。可当时国民党抱着消极抗战的想法,蒋介石更是想着让国际上调停。
9月11日起,中国军队从进攻改成防守,张治中跟蒋介石在军事指挥上有了分歧,心里不痛快,9月22日就向大本营辞了职。
这年11月,张治中调任湖南省主席,还兼省保安司令。他到湖南后,想把湖南建成“新时代的湖南”,提出“廉正勤勇”当省训,还采取了不少措施,缓解伤兵安置、兵役征调还有土匪作乱的问题。
那时候他还兼着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校务委员会委员,12月又兼了新办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长沙分校主任,除了按军校计划培养初级军官,主要还训练湖南的保安团队干部、警察和在乡军官。
![]()
可好景不长,1938年10月,武汉和广州先后被日军占领,湖南从抗战后方变成了前线。11月上旬岳州失守,日军快打到长沙了。
12日上午,张治中接到蒋介石的电报,说要是长沙守不住,就把全城烧了。他没办法,只能让长沙警备司令酆悌和保安处长徐权安排焚城的事。可负责放火的保安第二团官兵,没等命令就提前在13日凌晨放了火。大火把长沙烧得一塌糊涂,老百姓损失惨重。
事后,蒋介石把酆悌等人当“替罪羊”杀了,张治中受了革职留任的处分,没多久就辞了湖南省主席,去了重庆。
1939年3月,张治中被调到蒋介石身边,当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管军事,成了蒋介石的近臣,能参与最高军事机密。
![]()
1940年9月,他又接替陈诚,当起了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还兼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临时干事会书记长,管国民党军队的政治教育和三青团的工作。
在蒋介石的手下里,敢当面提意见甚至吵架的人没几个,张治中就是其中一个。跟蒋介石相处的那20多年里,他不管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问题,只要觉得不对,就会当面跟蒋介石说,有时候还会争得面红耳赤。
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专门给蒋介石写了封万言书,说处理中共问题的方式不对,劝蒋介石要跟共产党合作,一起抗日,可蒋介石没听进去。
![]()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之后,全国群众都盼着能够就此和平,过上太平日子,张治中也一边在主和的人里面奔走,一边劝蒋介石恢复国共和谈。蒋介石在各方的压力之下,最终还是同意了,还邀请毛主席前去谈判。
![]()
中共决定派毛主席、周总理、王若飞去重庆,蒋介石就派张治中去延安接人。8月27日,张治中和赫尔利坐专机到了延安,第二天就陪着毛主席等人飞重庆。之后,他跟张群、王世杰、邵力子一起,代表国民党跟周总理、王若飞谈判。
9月13日,他又被派去迪化(现在的乌鲁木齐),跟朱绍良、吴忠信处理“伊宁事变”,缓解当地民族自治和中央统辖的矛盾,10月3日,他还被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
10月10日,谈了40多天后,国共双方在重庆桂园签了《双十协定》。11月,张治中又坐专机送毛主席回延安,中共还为他办了欢迎晚会。第2天他离开时,毛主席去机场送他,在车上跟他说:“你为和平奔走是有诚意的。”
1946年1月,张治中代表国民党参加军调处33人小组,还是主张和平解决国内问题。3月,他调任西北行营主任,管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还兼新疆省政府主席,后来又改任西北行辕主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长期住在兰州。
![]()
1948年夏天,解放战争到了战略决战的时候,张治中已经看出蒋家王朝要完了,可他对蒋介石还有几分忠心,明知没用,还是最后一次劝蒋介石,可蒋介石根本听不进去。
后来,南京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失败,解放军加快了解放全国的步伐。那时候张治中还在北平跟中共和谈代表团谈判,本来他准备回到南京复命,可周总理劝他留下来,还派了人去接他的家人。
就这样,张治中才下定决心留在北平。可这样以来,国民党当局又不乐意了,甚至还发了骂张治中的文章。这可把他气得不轻,随后张治中就发表了文章公开要跟国民党反动派彻底决裂。
新中国成立后,张治中当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还兼国防研究小组组长。可国民党那边,却通过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把他的党籍开除了。12月,他跟着彭老总去了新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这一年,他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此后,张治中就一直在大陆为祖国的建设尽一份自己的力量。特殊时期,张治中自己也遭到了不少不公对待,还是周总理出面保护他,他这才得以躲过一劫。可看着那些同样遭受不公平对待的干部们,他还是忍不住写信给毛主席,为那些干部们辩解。
毛主席知道以后,还特意让人善待他,说自己也算没看错人。
![]()
1969年4月6日,张治中在北京去世,享年79岁。这位为了和平奔走一生的将军,最终在他为之努力的土地上安息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