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妍姐
“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来回摆动。”叔本华的这句话,道尽了命运的无常。当生活突然按下暂停键,有人在深渊里越陷越深,有人却能抓住谷底的青苔,慢慢往上攀爬。
那些真正熬过低谷的人,都悄悄避开了这三件事——它们是吞噬希望的黑洞,也是阻碍转机的屏障。
![]()
一、别让抱怨成为困住你的牢笼
朋友小夏失业那年,每天都在朋友圈抱怨“老板没眼光”“行业不景气”。起初大家还安慰她,可三个月后,连最要好的闺蜜都不再回复她的消息。
直到有天她在超市撞见前同事,对方坦言:“听你抱怨久了,连我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伏尔泰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当我们把所有不幸归咎于外界,就像把自己装进了透明的瓶子——看得见阳光,却触碰不到温暖。
抱怨看似是情绪的出口,实则是消耗能量的漩涡。真正聪明的人,会把“为什么是我”换成“我能做什么”,把指责的力气用来打磨自己。
![]()
二、别用自我封闭切断转机的可能
心理学上有个“花盆效应”:长期待在舒适区的人,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自我封闭。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老布,出狱后反而被自由压得喘不过气。去年冬天,我在读书会认识一位创业失败的大哥,他没躲在家里唉声叹气,反而每周都来分享“失败经验”,后来竟因此结识了新的合作伙伴。
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你是谁,不是由低谷定义的,而是由你在低谷中的选择决定的。
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只会让世界变得更小;主动推开窗,说不定会有蝴蝶飞进来。
那些在低谷期依然保持社交的人,不是不懂孤独,而是明白:贵人往往藏在“多走的那一步”里。
![]()
三、别因暂时的难放弃对美好的期待
作家余华在《活着》里写:“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可总有人在困境中弄丢了这份信念。
曾见过一位阿姨,丈夫病逝后就不再打扮自己,家里连窗帘都常年拉着。
直到有天她的小孙女说:“奶奶笑起来比哭好看。”这句话像根火柴,重新点亮了她的生活。
加缪说:“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低谷期最该守护的,是对生活的那点“贪心”——贪恋清晨的咖啡香,贪恋街角的桂花香,贪恋陌生人的一个微笑。
![]()
这些微小的期待,会像星星之火,慢慢燎原成重新出发的勇气。
“当命运递给你一个酸柠檬时,试着把它做成甜的柠檬汁。”这是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智慧。
人生的低谷,从来不是终点,而是转折点。避开抱怨、封闭与绝望这三个陷阱,就是在为自己积攒向上的力量。
![]()
就像沙漠里的胡杨树,把根扎得更深些,才能在沙尘暴后,依然挺直脊梁。
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让你更强大。而你现在扛住的每一份难,都在悄悄为未来的惊喜铺路。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