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英雄的舞台?
曹操横槊赋诗,诸葛亮舌战群儒,关羽温酒斩华雄。这些名字亮出来,满场皆惊。
可翻遍《三国志》,有些名字像不起眼的尘埃,却在关键处掀了风浪。他们没列传,没功业,只凭一件事,让历史拐了弯。
![]()
一、许贡门客:刺断江东猛虎骨
建安五年,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
马快,随从跟不上。
忽然窜出三个人,持弓带刀,是许贡的门客。许贡曾给曹操写信,说孙策像项羽,该早作控制。信被截获,许贡死在狱中,这三人是来报仇的。
孙策拔剑迎战,却被箭射中脸颊。随从赶到时,门客已死,孙策血流满面。
没人把这三个门客当回事。他们没名没姓,只是三个为旧主报仇的死士。
可这一刺,江东变了天。
孙策死时才二十六岁。他本想趁曹操与袁绍对峙,偷袭许都迎回汉献帝。这步棋若成,江东势力提前北上,曹操腹背受敌,刘备未必有机会取荆州。
但孙策死了。孙权接位时才十八岁,只能先稳内部,偷袭许都的计划成了泡影。
《三国志》里,这三人只占寥寥数语。可他们的箭,射穿的不只是孙策的脸,还有江东提前争霸的可能。
匹夫之勇,有时比名将的雄才大略,更能戳中历史的命门。
![]()
二、王平:街亭溃兵里的定盘星
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马谡守街亭,王平是副将。马谡要上山扎营,王平劝山下有水源,能守能战,上山必被断水。马谡不听,他是诸葛亮看重的参军,哪听得进一个降将的话。
王平早年随曹操征汉中,战事失利后降了刘备。他没读过书,识字不过十个,在蜀汉将领里,算不得起眼。
街亭果然出事了。张郃断了蜀军水源,山上士兵乱作一团,马谡拦不住,军队溃了。
就在这时,王平站了出来。
他带着一千人,鸣鼓自持,摆出反击架势。张郃怕有埋伏,没敢追。王平趁机收拢溃兵,退回汉中。
这一战,蜀汉丢了街亭,北伐被迫中止。可若没有王平,溃兵会被全歼,诸葛亮主力可能被包饺子,第一次北伐就输得底朝天。
后来王平守汉中,曹爽率十万大军来攻,他以三万兵力死守,没让魏军前进一步。
街亭之败,马谡成了千古笑柄,诸葛亮自贬三级。可若没有王平,这场败局会更惨,蜀汉可能提前十年衰落。
历史的翻盘,有时不靠名将力挽狂澜,而是靠小人物在溃乱中守住的那一点秩序。王平的一千人,是蜀汉北伐的救命绳。
![]()
三、马忠:永安城里的救火队长
章武二年,刘备在夷陵大败。
吴军追得紧,刘备逃到永安,身边只剩几千残兵。孙权派李异、刘阿率部跟进,驻扎南山,随时可能攻城。
刘备又气又怕,旧伤复发,卧床不起。蜀汉精锐折损大半,关羽、张飞已死,诸葛亮在成都稳定后方,能来救驾的将领寥寥无几。
就在这时,马忠来了。
马忠是巴西阆中人,之前只是牂牁郡太守,负责地方治安,从没打过大规模的仗。可他听说刘备兵败,带着郡里士兵,星夜兼程赶到永安。
他没带多少人,却带来了士气。
刘备见了他,很惊讶:“我在夷陵输了,众人都怕吴军,只有你敢来,这是上天派你来帮我的。”
马忠没说豪言,只带着士兵加固城防、巡逻警戒。李异、刘阿见永安有了防备,又听说诸葛亮调兵,没敢攻城,不久就退了。
永安之围解了,刘备才有时间安排后事,托孤诸葛亮。
若没有马忠,刘备可能在永安被活捉,或在慌乱中病死。那样蜀汉群龙无首,诸葛亮未必能顺利接权,孙权可能趁机吞并蜀汉,三国就成了魏吴对峙。
马忠后来平定南中叛乱,镇守边疆。可很多人只记得他是“蜀中无大将”时的配角,忘了他在永安救过刘备的命。
历史总爱记住开疆拓土的英雄,却忘了有些小人物,只是站出来挡了一下,就保住了一个王朝的命脉。
![]()
四、卫瓘:剑阁关上的收官人
景元四年,钟会、邓艾伐蜀。
邓艾偷渡阴平,逼降刘禅。钟会在剑阁与姜维对峙,心里却想反。姜维看出心思,劝他杀魏将、据蜀自立。钟会心动,可手下魏将未必肯从。
这时,卫瓘来了。他是监军,来监督钟会、邓艾,没带多少兵,却有脑子。
钟会想拉卫瓘一起反,卫瓘假装同意,暗地里给魏将通风报信。钟会发现后关了他,可卫瓘趁夜逃出,召集魏将:“钟会要反,不反抗都得死。”
魏将本就不愿反,纷纷起兵。钟会、姜维战死,成都混乱被平息。
更关键的是,卫瓘后来杀了邓艾。邓艾灭蜀后居功自傲,不听指挥。卫瓘怕他谋反,也怕他抢功,派人在绵竹杀了邓艾父子。
这两件事,看似是卫瓘的私心,却稳住了灭蜀后的局面。
若钟会、姜维反成,蜀地会再陷战乱,魏国平叛要花更多兵力,司马炎篡魏计划会推迟。若邓艾活着,可能拥兵自重,与司马氏对抗。
后来在西晋,卫瓘卷入权力斗争被杀,算不得传统意义上的忠臣义士。可在灭蜀后的混乱里,他的果断(或是私心),让历史没再出现波折。
《三国志》里,卫瓘记载不多,可他在剑阁关后的操作,给三国时代画了个句号。
![]()
五、小人物的重量:历史并非英雄的独角戏
读三国,总爱盯着曹操、刘备、诸葛亮。他们是舞台中央的人,一举一动影响大局。
可许贡门客、王平、马忠、卫瓘,这些名字在史书中若隐若现,却在关键处让历史拐了弯。
许贡门客的箭,断了孙策的争霸路;王平的一千人,保住了蜀汉北伐希望;马忠的驰援,给刘备留了托孤时间;卫瓘的算计,给三国画了句号。
他们没名将光环,没谋士谋略,可做的事,比某些名将的大胜更关键。
历史满是看不见的岔路口。英雄决定大方向,可小人物的一个选择、一次行动,就能让方向改变。
这些小人物,是历史的“岔路开关”。他们在关键时刻按了一下,历史就走了另一条路。
读三国,莫只看英雄的璀璨。那些被忽略的名字,藏在史书的夹缝中,却悄然执掌历史的舵轮。
![]()
六、今时的启示:每个“小人物”都在写历史
三国的小人物离我们远,可他们的故事离我们近。
今天的社会,也不尽是“大人物”能改变世界。
一个医生抗疫时的坚守,一个老师在山区的付出,一个普通人危难时的伸手,这些微小的事,都在悄悄改变生活。
就像许贡门客没想到,一刺会改变江东格局;王平没想到,一千人会保住蜀汉北伐。我们也未必知道,自己的一个选择、一次行动,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但这是历史的真相:不只英雄能写历史,每个“小人物”,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写着属于自己的那一笔。
读三国的小人物,不用感叹他们的“幸运”。历史从不由英雄唱独角戏,每个认真生活、认真做事的人,都在参与历史的书写。
![]()
邀您互动[心]:
这四个小人物,你觉得谁的行动对历史走向的改变最大?
1、一箭改江东的许贡门客;
2、街亭救局的王平;
3、永安救主的马忠;
4、收官三国的卫瓘。
你还知道哪些被一笔带过、却可能改变了历史的小人物?欢迎来评论区,共同挖一挖史书里的“隐藏款”!
点赞+关注@史简,一起读史品三国[玫瑰][玫瑰][玫瑰]
#三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