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浙南往事:记忆里的九层糕,文成人舌尖上的时令诗

0
分享至

一层米浆一层暖

YICENGMIJIANGYICENGNUAN

JIUCENGGAO

——九层糕

作者/包芳芳

一日,母亲来电,嘱咐我回老家时务必带些九层糕回县城——小外公病了,偏偏念着镇上菜市场入口那家的味道。挂了电话,我才惊觉自己也已许久未尝,记忆里那股嫩滑糯香,竟也跟着翻涌上来。


九层糕,是文成人家再熟悉不过的家常小吃。它以籼米、槐花米为原料,添少许食盐、几片生姜,水磨成水粉后,用蒸笪一层一层炊熟,色泽鲜亮,滋味清甜。在当地,它总与节日紧密相连:端午、七月半、中秋、冬节,餐桌上少不了它的身影;平日里,也常有小贩在路亭或要道边叫卖,一口下去,满是烟火气。更因“九层”的寓意,藏着人们对“长长久久”的朴素期盼,尤其是七月半与中秋,几乎家家必买。

七月半时,人们会把九层糕切成菱形,按“三块在下、一块在上”的规矩盛盘,和其他菜肴一同供奉祖先,仪式过后,全家围坐分享。煮九层糕的吃法,藏着不同的舌尖巧思。有人独爱油煎之法,热油里滚过的糕体,外皮煎得金黄焦脆,咬开时却仍裹着内里的软嫩,层层米香在口腔里散开,脆与软的碰撞间满是层次感。到了中秋,村里人的吃法更添几分时令暖意——总爱把它和南瓜同煮。软糯的南瓜在汤中慢慢化开,香甜汁水丝丝渗入九层糕的缝隙里。煮熟的糕体吸足了南瓜的甜,入口软滑却带着韧劲,微微的粘牙感裹着清甜,每一口都是朴实的满足,越吃越有滋味,怎么也吃不腻。


印象里,在我们村做九层糕最地道的,要数春芽姨。每天夜里七点左右,吃完晚饭后的村民们或聚在一起闲聊或看电视,只有春芽姨家的厨房灯是亮着呢,透过路灯,你还可以看见她家上方飘起的袅袅炊烟,再走近些,还可以闻到一股独有的米香,那是炊九层糕的香味。我来到春芽姨家,老人家已经早早地将浸透的白米磨成了水粉,加水搅拌成了米浆,再倒入烧好的黄栀和槐花米(方言音)水。做九层糕春芽姨有自己的窍门,黄栀是天然色素,先敲碎,和槐花米一起倒入锅中,烧的时候需要先用温火在锅内翻炒,再加水,然后用小火熬成浓液起锅,滤去杂质,装入瓶中,随用随取。一旁的老伴也没闲着,在灶台前忙着加水、架蒸锅,往蒸锅底部铺好洁净的“炊巾”,再从水桶里舀出米浆,均匀地浇在“炊巾”上。盖锅盖前,他还会在锅盖周围围一层毛巾,生怕热气跑了,影响第一层米浆的熟度。

墙上的闹钟滴答作响,春芽姨时不时搅一搅水桶里的米浆,防止米粉沉淀;五分钟一到,她取下毛巾揭开锅盖,手腕一扬,第二层米浆便稳稳地铺在第一层上。我曾好奇:“九层糕不该是九层吗?怎么倒了十四层?”春芽姨笑着解释:“以前是九层,论块卖;现在论斤卖,层数就多些,大家吃得也实在。”说话间,她和老伴一起把刚炊好的九层糕倒进器皿里,放在凳子上晾凉。


那圆盘似的九层糕泛着金黄,还冒着热气,米香混着黄栀的淡香直往鼻尖钻。光洁的糕面看着Q弹得仿佛一碰就破,切开后的九层糕,层次分明,软糯、滑溜,还有那一股韧劲,真想咬一口。这么一大块九层糕足足有17斤重,做完一块九层糕,夫妻俩并没有闲下来,接着开始做第二块,每天,他们都要花三个多小时在炊九层糕上。

最忙的时候要数七月半和中秋,夫妻俩得连轴转三天三夜。白天,春芽姨推着脚踏三轮车去镇上菜市场卖,往往刚摆好摊,九层糕就被抢空,她又得马不停蹄地赶回家,拉上老伴刚做好的,再赶回菜市场接着卖。对珊溪人来说,节日里少了九层糕,就像少了点什么;而对老两口而言,看着大家捧着九层糕时满足的模样,再累也觉得值,那是属于他们的幸福。


离开前,我总忍不住回头望一眼:灯光下,有时春芽姨烧火,老伴就舀米浆;有时她浇米浆,老伴就添柴火。一层米浆蒸熟,再盖一层,锅盖掀开又合上,热气裹着米香升腾,一层一层的温暖仿佛也裹住了我。就连冬日的寒意,也在这氤氲的热气里,慢慢消散了。

声 明

本公众号由文成县文广旅体局与文成作协联合开设

文章版权归“淡墨文成”公众号所有

欢迎转载 | 注明出处

※ 征 文 启 事 ※

淡墨文成致力刊发与文成相关的文化类文章,诚邀各位作家、专家、文史爱好者和广大市民踊跃供稿,优稿优酬。投稿邮箱:danmowencheng@126.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刚刚,山东下雪了!

刚刚,山东下雪了!

琅琊新闻网
2025-11-17 16:03:40
巴特勒18+10勇士轻取鹈鹕3连胜,库里9+5穆迪单节7三分比肩传奇

巴特勒18+10勇士轻取鹈鹕3连胜,库里9+5穆迪单节7三分比肩传奇

湖人崛起
2025-11-17 10:25:40
癌细胞已经扩散,但患者能吃能喝,这是好事吗?肿瘤医生说出实情

癌细胞已经扩散,但患者能吃能喝,这是好事吗?肿瘤医生说出实情

原来仙女不讲理
2025-11-17 19:23:41
三星杯廖元赫2-0丁浩夺冠 他成中国围棋史上第26位世界冠军

三星杯廖元赫2-0丁浩夺冠 他成中国围棋史上第26位世界冠军

劲爆体坛
2025-11-17 16:06:02
狂飙8三分破纪录,勇士奇兵熬出头!库里两战轰95分后喜迎3大利好

狂飙8三分破纪录,勇士奇兵熬出头!库里两战轰95分后喜迎3大利好

锅子篮球
2025-11-17 20:25:44
50岁龚琳娜独居深山,房子后面是一片坟地,离婚后养猫为伴不害怕

50岁龚琳娜独居深山,房子后面是一片坟地,离婚后养猫为伴不害怕

疯说时尚
2025-11-13 16:41:48
赵露思就这样再出神图!穿“老头衫”练舞,这颜值是真实存在的?

赵露思就这样再出神图!穿“老头衫”练舞,这颜值是真实存在的?

小椰的奶奶
2025-11-16 16:00:36
李湘一家人现身机场,穿黑色也遮不住肉肉,这得有200斤了吧

李湘一家人现身机场,穿黑色也遮不住肉肉,这得有200斤了吧

阿笎评论哥
2025-11-17 10:54:21
第二个“默克尔”出现,给欧洲指了明路!中方对其发出邀请

第二个“默克尔”出现,给欧洲指了明路!中方对其发出邀请

历史求知所
2025-11-16 17:50:07
NBA赌球调查升级:湖人成重点目标,詹姆斯“小圈子”全员被查

NBA赌球调查升级:湖人成重点目标,詹姆斯“小圈子”全员被查

夜白侃球
2025-11-17 19:58:08
林晓洁主任:桂圆和它们“天生一对”,一起煮水喝,孩子长高个!

林晓洁主任:桂圆和它们“天生一对”,一起煮水喝,孩子长高个!

大明爱养生
2025-11-11 11:46:10
合同仅剩1个月!国安“索圣”下赛季恐离队,一项数据仅次于武磊

合同仅剩1个月!国安“索圣”下赛季恐离队,一项数据仅次于武磊

体坛鉴春秋
2025-11-17 18:01:12
爆冷!天津女排1-3不敌福建无缘四强,李盈莹难救主,庄宇珊爆发

爆冷!天津女排1-3不敌福建无缘四强,李盈莹难救主,庄宇珊爆发

骑马寺的少年
2025-11-17 18:46:51
十女配一男都不够,成为世界上最缺男人的国家,美女多到嫁不出去

十女配一男都不够,成为世界上最缺男人的国家,美女多到嫁不出去

素衣读史
2025-11-10 17:32:56
卓伟爆料男主曝光,曝喻恩泰拉黑妻子,不见儿子,抚养费断了好久

卓伟爆料男主曝光,曝喻恩泰拉黑妻子,不见儿子,抚养费断了好久

花心电影
2025-11-17 17:23:04
“欧盟要求官员:对中国,口气软一点”

“欧盟要求官员:对中国,口气软一点”

观察者网
2025-11-17 20:07:03
日本突发!集体跳水!

日本突发!集体跳水!

山西晚报
2025-11-17 17:09:40
真实的座山雕有多可怕,比电影残暴百倍,连日本人都拿他没办法!

真实的座山雕有多可怕,比电影残暴百倍,连日本人都拿他没办法!

诗意世界
2025-11-10 15:48:11
受贿1.17亿、侵吞168万,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显刚被判无期

受贿1.17亿、侵吞168万,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显刚被判无期

界面新闻
2025-11-17 17:26:00
日本发生持刀伤人事件,一名女子被刺伤,紧急送医

日本发生持刀伤人事件,一名女子被刺伤,紧急送医

极目新闻
2025-11-16 19:58:32
2025-11-17 20:48:49
意大利华人网0039 incentive-icons
意大利华人网0039
了解意大利,关注华人网!
1627文章数 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吉林白城回应"使用地砖铺贴河床":系必要的工程措施

头条要闻

吉林白城回应"使用地砖铺贴河床":系必要的工程措施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手机
亲子
公开课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教育要闻

“新型攀比”正在流行:孩子深受其害,家长却一无所知

手机要闻

OPPO Reno15 Pro手机发布:“为直播而生”,售价3699元起

亲子要闻

什么叫溺爱?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