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拿2000多,干1小时都嫌亏,多做一分钟都是赔本买卖。”华南某水利设计院的员工李明(化名)在聊天框里敲下这句话时,电脑旁还堆着没改完的水利方案——但他没打算动,“领导年入60多万,凭啥让拿低保工资的人当牛做马?”
![]()
这场由降薪引爆的职场闹剧,早已不是个人情绪的宣泄,而是整个设计院陷入内耗泥潭的缩影:员工罢工、互相推活、跟甲方当众吵架,曾经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如今乱成了一锅粥。而这一切的根源,藏在“员工月发2千,领导收入未降”的刺眼对比里。
放在几年前,这家水利设计院还是行业里的“香饽饽”。业务稳定、待遇优厚,不少员工靠着这份工作在当地买房安家,日子过得踏实。可随着行业行情下滑,项目量锐减,设计院的“好日子”也到了头。今年年初,一纸降薪通知砸下来,彻底打破了平静——普通员工月薪骤降到2000多元,刚够当地低保水平;而领导们的收入丝毫未受影响,月薪2万多,年底绩效奖金一算,一年能拿60多万。
“2000多块钱,连房贷的零头都不够。”李明算了笔账:他每月房贷5800元,孩子幼儿园学费2000元,再加上水电、伙食、父母的医药费,一个月至少要1万5才能勉强维持。如今工资砍半再砍半,家里的开支全靠之前的积蓄撑着,“存款眼看要见底,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着,不知道下个月该怎么过。”
和李明一样焦虑的员工不在少数。院里大多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房贷、车贷、子女教育费压得人喘不过气。原本以为“稳定”的铁饭碗,突然变成了“吃不饱”的瓷碗,大家的工作积极性瞬间跌到谷底。“以前加班改方案,想着能多拿点绩效,现在干多干少都拿2000多,谁还有动力?”
消极情绪像瘟疫一样在院里蔓延,很快变成了公开的“摆烂”:领导安排任务,员工们集体“装忙”,你说“手头项目没做完”,我说“要对接甲方杂事”,互相推诿,谁也不愿多干一点;该按时提交给甲方的方案,有人故意磨洋工,拖到截止日期还没动笔;甚至有员工在跟甲方开会时,因为对方要求修改方案,直接当场发飙吵架——甲方被吓得不轻,后来连小事都不愿再找设计院,业务量更是雪上加霜。
有人说这些员工“太偏激”,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是憋了太久的委屈。“不是不想好好干活,是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李明坦言,大家不是反对降薪,而是反对“只降员工、不降领导”的双标:领导拿着几十倍于员工的收入,却把压力全转嫁给基层;员工拿着低保工资,还要应对甲方的随时召唤、没完没了的杂事,“凭什么领导岁月静好,我们就得勒紧裤腰带还拼命?”
面对这样的局面,领导们也没辙。一边是甲方催着要成果,一边是员工消极对抗,想批评几句都没底气——毕竟只给2000多的工资,确实没资格要求员工“做牛做马”。有人试着找员工谈话“画大饼”,说“等行业回暖就涨薪”,可这话没人信;也有人想按“绩效”施压,可连基本工资都没保障,“绩效”成了没人在乎的空壳子。
设计院就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降薪导致员工摆烂,摆烂导致业务流失,业务流失又让设计院更难涨薪,最后只能在“内耗”里越陷越深。曾经热闹的办公室,如今经常没人说话,只剩下敲击键盘的零星声响,和偶尔传来的抱怨声。有人把简历偷偷挂在招聘网站上,有人利用业余时间跑外卖、做兼职,大家都在为自己找后路,没人再关心“设计院能撑多久”。
最让人唏嘘的是那些年轻设计师。他们刚入行没几年,还没来得及在行业里站稳脚跟,就遇上了寒冬。看着前辈们要么摆烂、要么跑路,自己也没了方向:留下来,拿着微薄的工资耗着,看不到希望;离开,又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毕竟整个行业行情都不好。“年纪大的同事还能靠积蓄撑一阵,我们刚毕业没几年,连退路都没有。”刚入职两年的王琳(化名)说,她已经在准备考公,“不想再在设计院耗着了,看不到未来。”
这家水利设计院的困境,不是个例。近年来,随着工程行业下行,不少设计院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业务减少、收入缩水,可“领导与员工收入差距大”的矛盾,却让原本可以共渡难关的团队,变成了互相消耗的对手。其实大家都明白,行业寒冬里,需要的是上下一心、共克时艰,而不是“牺牲基层、保全上层”的自私做法。
如果领导能主动降薪,和员工一起分担压力;如果设计院能公开薪资结构,让待遇更透明;如果管理层能多听听员工的诉求,而不是只会画大饼、施压——或许这场内耗就能避免,大家也愿意再拼一把。可现实是,双标的待遇、冷漠的管理,把员工的心彻底凉透了。
如今再问“设计院还能撑多久”,没人能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靠压榨基层、放任内耗,是撑不了多久的。一个企业的生命力,从来不是靠某几个人的“高收入”撑起来的,而是靠所有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当员工觉得“付出有回报、公平被尊重”时,才愿意和企业一起扛过难关;反之,再大的设计院,也会在人心涣散中慢慢垮掉。
对那些还在院里挣扎的人来说,无论是继续等待还是提前找出路,都希望他们能少一点内耗,多一点对自己的规划。毕竟行业再难,日子还要过,与其在抱怨和摆烂里消耗自己,不如尽早为未来打算——毕竟真正的安全感,从来不是企业给的,而是自己挣来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