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海,“进化的力量·刘润年度演讲”第五年如期举行。在这场以“大迁徙”为主题的演讲中,知名商业顾问刘润与创业者、企业家共同探讨了在生态位“干旱”的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迁徙”实现生存与增长。
如何活下去,并获得增长?
刘润认为,答案在于开启一场“大迁徙”。
在其2025年度演讲开头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位正在经历系统性“干旱”。他以非洲角马跨越马拉河的大迁徙作喻,呼吁企业穿越生死,奔向新生。
![]()
许多成功企业陷入“路径依赖”的陷阱,在旧卷子上追求满分。刘润在演讲中警示的“品类僵化”现象无处不在——床忘记了人会坐着刷手机,餐桌忘记了电器需要用电。这种对旧需求的过度投入,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惰性。
商业的进化从来不是线性优化,而是非连续性的跨越。刘润敏锐地指出,我们正从迷恋“不变的产品”转向拥抱“变化的需求”。这背后是对商业本质的重新审视。
当一家顶级婴儿车企业发现自己的核心能力不是“制造婴儿车”,而是“为无法言说的爱设计最好的产品”时,它便成功地从萎缩的母婴市场跨入了蓬勃的宠物经济。
这种跨越的勇气,源于将企业的“能力”与“产品”进行深刻剥离的思考——产品会过时,但核心能力可以穿越周期。
当下,更为深刻的是消费者心理的结构性转变。
“价值重排”不是简单的消费降级或升级,而是同一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的价值判断分裂。我们看到消费者对一杯咖啡锱铢必较,却对一个潮玩一掷千金。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是消费者通过精打细算维持生存底线,同时通过“心价比”消费来确认自我价值、抵御失控感。
“该省省,该花花,骑着单车去酒吧”,商业必须理解这种心理机制:应对来自外部压力时发生的内心失序。刘润解释:“骑着单车去酒吧,省下的是路费,花掉的是对苟且生活的反抗。”
![]()
在这场大迁徙中,最危险的莫过于将时代的机遇误解为个人的能力。刘润将其概括为“老登心态”——一种“上行期”与“调整期”的共情鸿沟。作为70后,刘润提醒企业家们,不要要求年轻人与你共情,而应与年轻人共情:“理解他们面对的残酷、他们的挑战、他们的机遇、和他们的复杂性。然后给他们温暖的力量。”
不出海就出局已成共识的当下,刘润也带来了他的“避坑指南”。提醒出海企业不要带着“故乡的地图”走向世界,真正的全球化不是简单的产品输出,而是能力的本地化共生。
面对智能革命的冲击,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的价值。当AI从工具进化为“智能体”,能够自主规划、执行甚至协作时,人类必须转向那些AI做不了也不愿做的事情——建立有温度的信任,迸发源自热爱的创造。这不是对技术的抗拒,而是在人机共生中找到新的定位。
在这场浩荡的大迁徙中,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
每个企业都需要找到自己的“第四百万零一种活法”。无论是哨刺金合欢的“空房子”策略,还是织布鸟的“终局式体验”,都告诉我们:商业的成功不在于规模大小,而在于是否找到了与自身禀赋相匹配的生存之道。
商业进化之路,是一场认知与毅力的双重考验。
刘润的演讲最终指向一个朴素的道理: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真正可靠的或许不是最聪明的策略,而是那种近乎固执的坚持。
![]()
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李鑫智 综合报道 图源刘润公众号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